•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山寨企業沒有未來

    管理運營 25
      《環球企業家》雜志2012年5月刊一篇標題為《中國山寨手機公司玩轉印度:擊敗三星惹惱諾基亞》的文章稱,一家名叫基伍國際的中國企業,在開發印度市場時堅持生產售價低于50美元的特色手機,取得驕人業績,并由此進入公眾視野。《環球企業家》是這樣介紹基伍國際的:2010年在印度市場出貨量高達3500萬部,市場占有率為21%,遙遙領先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為13%的諾基亞;基伍國際手機連續兩個季度躋身全球手機行業前十。文章舉例說,諾基亞一款型號為X2-02的音樂手機 零售 價格超過人民幣500元,而基伍國際類似的產品出貨價僅相當于人民幣120元,零售價約為人民幣300元。

    《環球企業家》如此總結:取得這樣的成績,諾基亞花費了10年時間,三星用了6年時間,而中國山寨手機廠商基伍國際僅用了2年時間。

    我們無法判斷此篇報道的真實性有多大,當然也不能武斷地得出“基伍國際是一家山寨公司”或“基伍國際不是一個山寨公司”的結論。

    撇開基伍國際不論,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山寨型公司沒有未來。迄今為止,全球尚未有“因為善于山寨別人而成為令人尊敬公司”的先例。

    中國企業為何偏愛價格競爭

    國際化說起來一言難盡,個中滋味恐怕只有當事企業才有切身體會,多數人對國際化的理解過于狹隘、程式化。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多數人認為代工型國際化沒有前途,而當事企業往往不這么認為,相反,它們對代工更多是肯定,比如富士康。自主品牌國際化絕非易事,不下幾年功夫是出不了成績的,富士康曾試圖啟動自主品牌戰略,但是在嘗試了3年后決定放棄。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幾乎所有啟動國際化戰略的中國企業,都會習慣性地選擇低價路線,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長虹。2002年,長虹向美國出口電視機不足30萬臺,2003年猛增至300萬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售價過低,結果導致美國對中國彩電反傾銷。隨后幾年,中國彩電幾乎無法進入美國市場。

    基伍國際開拓印度市場的價格策略與當年的長虹相似,一部手機出貨價僅人民幣120元,零售價約為人民幣300元,價格之低到令人難以想象。與中國企業相反,我們發現幾乎所有來自外國的產品在中國走的都是中高價位路線,即使來自越南的香蕉干也不例外。

    低價路線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容易遭遇反傾銷制裁,二是對品牌形象危害巨大,三是造成企業利潤大量流失。問題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中國企業對低價戰略情有獨鐘?答案其實很簡單:一則對自己的產品沒信心,不敢賣高價;二則低價已經成為它們的習慣性動作,它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低價能取悅海外消費者。

    事實上,山寨型公司的國際化風險非常大。山寨型公司靠專利侵權起家,沒有屬于自己的專利,在法制健全的國家,這類企業很難有立足之地。在中國,山寨之所以泛濫,很大程度上因為中國尚未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對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還很薄弱。而成熟的國際市場不同,在中國受到庇護的山寨型公司,一旦走出國門,很容易遭遇知識產權壁壘,2004年中國DVD產業的遭遇,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綜觀國際企業,無一不走“名牌+高價”路線,中國企業應該尊重國際企業基本規則,放棄低價與侵權思維。

    品牌再造

    然而,國際品牌的桂冠沒那么好戴。但是,再難這一步也要走。這是中國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市場一體化時代,僅僅在中國有所作為是遠遠不夠的。

    LG的品牌再造經歷,也許能給中國企業提供某種啟示。

    2003年之前的LG,給人的印象是“洋品牌中的土品牌”,產品售價無法與三星、松下相比,中國消費者對LG品牌普遍缺乏好感。顯然,LG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2003年春,LG啟動為期5年的“品牌再造”計劃,通過不斷向中國市場投放最新開發的產品,積極參與中國公益活動,逐步改變了消費者的看法。LG巧克力手機、100英寸等離子電視、對開門豪華大冰箱,都是LG當時投放中國市場的。5年之后,LG在中國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悄然改變。如今,已經沒有人認為LG是一個低端品牌了。

    如果說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之初不得不走低端路線,比如基伍國際,但是站穩腳跟之后仍不能適時對自己的品牌再造,則前途堪憂。從目前的情況看,基伍國際未來的前景不容樂觀,其市場短見有可能導致它無法持續發展。早在2004年、2005年,中國家電企業曾掀起一輪國際化熱潮,許多企業奔赴海外設立分公司,大約一年后,這些公司不得不將海外人員撤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原因,在于它們發現國際化和自己的想象相差太大了,僅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

    在品牌的改造上,海爾做出了有益嘗試。在經歷一連串挫折之后,海爾于2009年重新進行品牌規劃,引入卡薩帝品牌,意在重建國際消費者對海爾品牌的全新認知。

    從 營銷 主導向技術主導轉型

    綜觀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大多數走得坎坷艱難,包括海爾、聯想、TCL這些重量級企業。目前,中國企業國際化最為成功的當數華為,截至2011年,華為超過70%的營業收入來自國際市場,未來可持續增長的空間仍然很大。

    深入研究不難發現,制約中國企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的根本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技術,一個是品牌,如果不突破這兩個瓶頸,則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將受到巨大制約。

    先說技術。把中國企業與國際企業比較,我們發現二者有一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國際企業基本上都是技術主導型企業,技術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成為企業成長貢獻最大的力量。這類企業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產品創新能力強,通過不斷推出領先產品推動企業發展,蘋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中國企業大多屬于營銷主導型企業,產品多為追隨型產品,即別的企業推出之后跟進生產,這類企業產品力不足,對營銷的依賴性偏高。

    中國企業必須盡快完成從營銷主導向技術主導轉型,適應國際市場游戲規則。在這一方面,一些中國企業已經做得不錯,比如格力。

    再說品牌。很多人這樣問:為什么阿迪達斯、耐克的鞋子比李寧、安踏貴得多?因為它們比李寧、安踏的鞋子好得多嗎?答案是:此乃品牌附加值不同使然。雖然海爾被認為是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品牌,但是在國際市場上海爾仍然難與真正的國際品牌抗衡,這是海爾產品沒法像三星、西門子那樣賣得貴的根本原因。可以說,中國企業一日不突破品牌瓶頸,則一日不可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國際企業。一旦企業被貼上山寨的標簽,則永遠不可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品牌。低價策略或許能讓企業風光一時,絕對不可能讓企業盛行一世。事實上,“山寨+低價”的 營銷戰略 ,讓企業一開始就處于不利的位置,未來發展的空間十分有限。

    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明確表達過一個觀點:占領一個市場的時間越短,退出這個市場的時間越快,這是無數企業反復證明了的鐵律。至今商業世界沒有靠山寨贏得未來的先例,未來也不會有。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基伍國際們不要把國際化想象得那么簡單。


    京ICP備12005558號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538prom精品视频我们不只是| 99re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xxx国产精品xxx|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