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90創業者也有年輕人的通病,浮躁,情緒波動比較大,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把握機會創業和營銷。他們是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很懂互聯網,在許多領域漸漸嶄露頭角。
90創業者做的產品偏互聯網化,要讓他們做O2O項目,難度還是很大的,做線下資源整合還是很難的,他們偏線上營銷能力。他們做的產品主要針對年輕用戶的需求點,社交類的、娛樂類的輕類型產品多一點。
有國外生活或學習背景的90后創業者跟國內的90后創業者,在產品思維和營銷策略方面差別不算太大,這說明全球信息太通暢了,和國際接軌比較容易。
總的來說,有國外經歷的創業者,會考慮全球市場,更有機會走向全球。國內創業者很難得到國外資源,格局沒有那么大。比如我們投資的一位90后創業者,曾在美國留學,就更了解美國市場,在國內組建研發團隊成本更低,進行跨國資源整合的能力,肯定比本土創業者強。
90后創業者,更善于包裝或者打造個人品牌,發揮個人效應。這種方式對于做品牌和營銷,總的來說利大于弊。90后不想被表象化,強調做自己,很獨立,不在乎權威。
那么,如何把握個人品牌跟公司品牌的平衡?因為現在競爭環境更加殘酷,信息傳播、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非常發達,個人形象與品牌比以前更加重要。
在創業階段,個人聲譽、形象如果好,能夠博得大家的眼球和好感,肯定比公司品牌傳播更容易。通過個人營銷,隨著個人聲望和品牌影響力增強,就會帶動公司品牌成長。
90后創業者,比如馬佳佳和余佳文,都把自己弄到風口浪尖。馬佳佳的個人營銷非常成功,但她的產品和公司品牌沒有跟上。余佳文有自己的產品,并在校園推廣。他上了《中國青年說》節目后,因為一番言論才廣泛引起關注。當天晚上他的朋友圈貼出數據,他的應用軟件下載量排第四,這個是幾千萬廣告費也未必能實現的,對他來說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事情,雖然挨罵,但他辦成了一件大事情,用出位的方法和語言引起爭議進行炒作,從效果說是很成功的。
的確,90后創業者對產品、服務的理念,在營銷、傳播的層面比較強。移動互聯網浪潮更有利于他們的品牌傳播,用互聯網思維運營,做產品,用戶體驗可以做得更好。互聯網思維最終就是要有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和好的用戶體驗。
90創業者很注重用戶體驗,因為他們了解年輕人。總的來說,他們是既注重營銷又注重產品又注重體驗的。但因為創業嘛,獲得的資源少,所以他們很積極地做營銷,善于運用媒體,甚至有些過度運用媒體。
90后創業者善于跟資本打交道,懂得運用資本的力量。因為他們生長的年代就是資本膨脹的年代。很多推廣活動、會議,他們很容易見到投資人,知道怎么走資本路線。90后創業者語速都很快,表達力都很強,跟人打交道顯得比較成熟。
有個說法大概是,60后悲壯地創業,70后為了生活為了發展創業,80后是有明確目標的更理性的創業,90后是天馬行空的創業,為了所謂的夢想,毫無顧忌,沒有包袱地創業。
90后創業者還沒有經歷過公司發展的較長歷程,不知道里面水有多深,后面有多少個坑。不管以前的創業者還是現在的90后創業者,產品和服務永遠是最關鍵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找到志同道合能力互補的團隊合伙人,不管個人能力有多強,未來的世界就是合作的世界;要加強管理,大家一起踏實地做出好產品,服務好用戶,構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VChello微投網是專業的O2O模式股權眾籌平臺,初創即獲得青年天使會及廣東天使會多位知名天使聯合投資。VChello專注于天使期的TMT領域,采取領投+跟投的模式撮合投資,匹配最佳資源,并提供專業的投前、投中、投后系列綜合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為創業者對接優質投資人,為天使和VC挖掘潛力項目,協助創投雙方進行深入溝通,實現快速眾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