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渠道為王”、“決勝終端”是中國營銷界人士耳熟能詳的“經世警言”,而一些曾經風靡一時的營銷手段,如小區域代理、終端攔截、會議營銷等,如今已經演變為“疲兵耗戰”般的資源戰和人海戰。價格戰、終端戰、廣告戰、促銷戰此起彼伏,但是,結果往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沒有在“戰爭”中積累下未來發展的資源、能力和后勁。更可怕的是,“不服水土”的老外成了“中國通”,資本、技術、品牌的“大棒”開始發揮巨大的威力,一批批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企業或品牌倒在沖鋒的路上。中國彩電行業、手機行業集體衰退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想通過一招一式的優勢,僅僅采用單點策略突破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戰略營銷、模式制勝的時代已經到來。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是不可能找到擺脫現實營銷困境的路徑,不可能構筑持久的競爭優勢的。
營銷環境:行動趕不上變化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濃縮了歐美國家近百年的發展速度,“中國速度”在技術、消費者價值、流通業態、市場競爭等方面都體現出加速的變化。
在技術方面,突飛猛進的創新速度“拉跨”了一批又一批企業,10年前的“貴族專屬”的模擬信號大磚頭手機已經發展成為“大眾普及”的數字信號多媒體日常通訊工具;在消費者價值方面,價格、款式、時尚、品牌、體驗等消費者價值,感性和理性的消費理念在盤旋、起伏、輪回中不斷提升、演變,導致企業的市場份額或急或緩地發生著結構性變化,如國內白酒行業近兩年的發展正印證著這樣的變化,白酒新貴的崛起和傳統名酒的回歸,使得白酒行業板塊格局悄然發生裂變;在流通業態方面,大賣場、連鎖超市等新型業態擠壓沖擊下,企業開始重新認識和打造傳統渠道,同時,郵遞直銷、網絡直銷、電視直銷、電話直銷以及其他基于人流聚集的渠道、終端等“第三渠道”迅速崛起,渠道、終端多元格局已經成形,并不斷細分和演化;在市場競爭方面,粗放競爭不斷地升級,一些企業在一味的資源消耗戰中迷失了方向,雖贏得了暫時的市場份額,但失去了未來發展的能力。
現實困境:策略無法替代“模式”
現實中,大多數國內企業最具備的是大規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而普遍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方面缺少核心能力,于是越來越多的廠家企圖將競爭優勢建立在營銷環節上??蓢鴥攘魍I發展相對滯緩,難以承接這樣的使命:首先是行業離散,業態復雜,廠商協同差,分銷效率低下,使企業在制造環節的高效率無法體現在市場優勢上;其次是各級渠道成員市場推廣和服務功能弱,難以為產品和服務增值,無法傳遞和發揮產品的差異性。
這種分銷環節的薄弱,導致整個企業營銷效能低下,紛紛陷入同質化的惡性競爭。不是打價格戰、促銷戰和終端戰嗎?企業就設法比競爭對手打得更好,于是你低價,我就打折;你買一贈一,我就有獎銷售;你廣告轟炸,我就終端攔截……于是大部分營銷人員,甚至有些經理都認為營銷就是如何打廣告、如何做促銷和如何做終端,希望像金庸筆下的武林大俠,得到一本《葵花寶典》之類的武功秘笈,便能一勞永逸地稱雄天下。
也許基層營銷人員確實需要這樣的營銷思維,以便能見利見效地解決眼前的市場問題。但打廣告、做促銷和做終端僅僅是在策略層面上落實既定的營銷戰略,而不能代替營銷戰略本身。而制定正確的營銷戰略和模式,并適時進行有效的調整和轉型,正是一個合格的營銷總監必須擔負的責任。否則企業的營銷往往會出現“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現象,即市場是靠“一招鮮”干起來的,也是這“一招鮮”拖累的。當年以TCL通訊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占據半壁江山,是靠下沉的渠道和形象代言人等推廣手段沖來出的,這使得企業沉迷于此、樂此不疲,沒有在產品、品牌和服務上進行有效提升,結果幾年過后,國產手機集體失語。這種悲劇在國內彩電和微波爐行業也反復重演著。企業的營銷決策者如果不能及時洞察競爭環境變化,不能在戰略和模式層面上思考企業營銷命題的話,那就非常危險了。
模式思維:讓營銷要素立體化
盡管營銷理論不斷創新,各種新理論層出不窮,營銷從經典的4P理論發展到11P、4C和4R等理論,但單一的策略要素研究是難以解答企業現實營銷難題的,必須從策略要素的“有效組合”中找出成功的答案,這就是有效的營銷模式。
其實“模式”這個概念一點都不抽象,我們日常都在使用各種各樣的模式。比如下棋,“馬后炮”、“雙炮連環”等都是棋手常用的套路,這就是一種組合方式(或稱為模式),使得馬和炮組合效能遠遠大于孤立的馬和炮的簡單相加。同理,有效的營銷模式就是各種營銷策略有效組合的結構和方式,尤其在單一策略運作失效的今天,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能為企業制定和選擇成功的營銷模式,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營銷總監的核心職業能力。正如兵法的三十六計,單論某一個計策可能大部分人都能高論一番,但如何應對“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如何精妙組合運用這三十六計,這便是高超的藝術,所以世上如果有常勝將軍的話,絕對都是國寶級的稀有動物。
傳統營銷思維,4P是孤立和平行化組合,而非立體化的結構組合,但恰恰是結構產生力量。如何設計和安排這個結構,就要從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競爭格局和企業資源與能力等方面出發,明確目標市場和競爭要點,并圍繞這些要點配置營銷資源和展開相關的營銷活動。我們在多年的營銷咨詢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別以4P(或11P)策略中的任何1P為中心策略,其他策略作為其鋪助性支撐的立體組合結構(見圖1)。企業首先要明確市場競爭的關鍵環節,并將相應的營銷要素確立為核心策略,如果營銷要點在渠道爭奪上,那么就將營銷的人力、物力重點配置在渠道上,同時其他產品策略、促銷策略和價格策略也圍繞爭奪和建設渠道展開,于是就形成了“1P+3P結構組合模式”。同樣,產品、價格和促銷也都能成為營銷的要點,其他策略圍繞其展開,形成不同中心的“1P+3P”的結構組合。
這樣就避免了以前各營銷策略間相互脫節,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況。因為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行業競爭結構、不同的企業資源和能力,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營銷戰略核心,因而有不同的營銷模式。只有找到有效營銷模式,并適時實現不同模式的動態組合和及時升級轉換,才能使企業營銷處在戰略管理層面,超越僅僅在策略層面上打轉的競爭對手,獲得持續的市場良性發展。
成功案例
案例1:美的廚電,改變競爭規則,打造立體化渠道
中國廚電(煙機、灶具、消毒柜等)行業一直被專業廚電制造商方太、老板、帥康、華帝四巨頭所引領,他們牢牢占據了行業中端市場領導地位,其營銷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國美、蘇寧等大賣場為主流渠道,以巨大的央視廣告投放、高額的渠道費用、搶眼的終端表現、每年30%以上的款式變化、每年30%以上價格提升和個性化的服務為手段。顯然這種所謂“高舉高打”的營銷模式是非常燒錢的,好在廚電產品是低關注度、高參與度的購買特點,加上理性的主流消費價值還沒有形成,高企的產品價格還有人買單,于是一套廚電產品要價萬元以上變得很平常了。
這種營銷模式的背后是浙江廚電制造產業集群,像方太等企業前身就是從事模具制造的,其模具開發和五金制造能力很強,加上現有的規模優勢,因此具有以較低成本實現個性化、多款式的能力,才能夠在國美、蘇寧買得起專柜,同時維系高促銷、高價格、高服務的開支花銷,是典型的產品為核心的營銷模式。
而以美的為代表的綜合性大家電廠商,具備的是標準化家電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分銷的能力,但如果要走“方老帥”們的路,肯定是沒有出路的。要想發展,就必須改變現有的游戲規則。美的要選擇營銷模式是:以立體化渠道為核心,輔助以品牌提升推廣、產品的模塊化、服務的標準化等策略,發揮大規模制造和分銷優勢,定位大眾主流市場。一方面將“方老帥”們逼向高端小眾市場,另一方面壓制雜牌廠家,使自己成為國內廚電行業的主流品牌,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相信只有這樣的戰略轉型,才能實現跨越性的發展。
案例2:三得利低檔酒,單純“促銷”模式升級
最近幾年的中國白酒行業,東北酒異軍突起。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06年全國白酒產量(包含規模以上和非規模以上)700~800萬噸,東北酒大約100多萬噸,七分天下有其一。東北酒板塊崛起主要有四點原因:第一,目標客戶定位:流動人口、外來打工者和城鄉低收入群體;第二,切割市場縫隙:國營、上市品牌白酒企業中高端發展留下的中低端市場;第三,經濟地理優勢:消費者對東北酒的“純梁”認知;第四,營銷策略創新:靈活多變的促銷策略。
白酒行業一直以來熱衷于“模式”,諸如:“盤中盤”模式、“直分銷模式”(百年皖酒)、“1+1”營銷模式(洋河)、“361度深度協銷”(雙溝)等。相對于這些“名門正派”,東北酒運作模式更像霍元甲,不拘泥于門派,博采眾家之長;更像李小龍,武術搏擊的核心就是快速打倒敵人。最初東北酒不象其他板塊的企業,不在廣告上尤其是電視廣告上下功夫,甚至不在渠道、終端上下功夫,集中資源在促銷上下功夫,在消費者以及渠道促銷的方式、方法上不斷創新,即所謂以“促銷”為核心的模式。2005年,黑龍江三得利酒業(旗下有龍江家園、十里八村、金高粱三大產品品牌)主要也采取此種模式運作。
單純的促銷模式的弊端有二:一是,進入市場初期,尤其是淡季,針對消費者促銷的力度大多會比較大,但是,后期尤其是在旺季,必然要大幅降低力度回收利潤。這樣操作,很可能會使消費者轉向其他力度更大的品牌,這是很多東北酒品牌喪失市場普遍的景象;二是,在終端和渠道的管控能力弱,以促銷方式“沖開”渠道,極易發生竄貨、亂價情況,導致市場丟失。因此,必須要從狹義的促銷模式,轉向以渠道為核心的營銷模式。
從2006年開始,三得利開始加強渠道運作,在“淡季做市場,旺季做銷量”思想指導下,開展以“終端大比武”為主題的利基市場核心終端、亮點終端群建設;在“廠商一體化”思想指導下,協同經銷商進行二批商的“一級半”渠道建設。施行營銷模式轉型2年來,三得利扭轉了前2年徘徊發展的困境,2006、2007年增長率都在50%以上。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法則要求企業必須審視市場營銷環境的變化,洞察行業新的競爭規則,必須從招式營銷、策略營銷思維提升到戰略營銷思維,以模式重新構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過分地說,“模式制勝”的營銷時代已經到來了。(作者簡介:程紹珊,北京迪智成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博,項目經理,高級咨詢師。)
模式思維下的4P魔方

程紹珊 北京和君營銷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深度營銷管理實務》系列課程、《營銷戰略管理》、營銷創新與管理實務
- 本文分類:市場營銷
- 本文標簽:魔方思維模式
- 瀏覽次數:19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4-05-19 21:48:27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yx/29487
- 上一篇 > 從“營銷效率”轉向“營銷增值”
- 下一篇 > 經銷商如何應對渠道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