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公司的主題是永遠是銷售。這個月,我們除了要完成預定的目標之外還想挑戰更高的目標。因此我們做了以下工作:分隊、取隊名隊呼、結對子、相互挑戰及獎懲辦法等。我們常說:市場如戰場,但實際上戰爭遠遠比銷售要殘酷、復雜的多。每每想到這里,我就越發深刻地感受到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如果用她的一些理念來指導銷售,我們一定能漂亮地完成任務。上個月我有幸在家里將這本紅色之書讀了兩遍,在此斗膽寫點體會,也算是我的一個總結,希望能激勵自己,同時希望同仁們指正。
一、戰爭的最終勝利是指標的達成。
我們都知道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內戰爭時以反圍剿失敗最后進行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而告終。經過8年抗戰之后,第二次國內戰爭從1946年開始進行了僅3年多的時間我們就把國民黨基本從大陸逼退,從而有了新中國的成立,革命最終取得了勝利。今天,我們幸福地生活在充滿機遇的好年代,但是,我們知道革命是怎么取得勝的嗎?讓我們來看看毛主席老人家當初的計劃。
1.對第一年工作的總結:1946年6月-1947年6月:共殲敵正規軍70-80萬人,偽軍、保安隊等雜部30-40萬人,共計殲敵約120萬人(97.5個旅)。
2.1947年6月以后我軍目標:因第一年每月平均殲敵10萬人(8個旅),則第二年(1947年6月-1948年6月)可共殲敵96-100個旅(1947年7、8月份已殲16.5個旅)。如此一來,從1946年起我們用5年左右時間就可以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有可能的,只要我們每年殲滅國民黨100個旅左右,就可以達到此項目的。因為當時國民黨共有兵力370萬,再加上敵軍計劃征兵100萬,共計約近500萬左右(也就是500個旅左右)。所以:5年內革命取勝,這是總目標。
3.目標細化:在這里我們都知道著名的三大戰役,它們發生的背景是什么呢?這實際上是主席目標再分配的一個好例子:
1948年7月-1949年6月,期間希望殲敵正規軍115個旅左右,此數分配于各野戰軍和各兵團。要求:
① 華東野戰軍殲40個旅左右,并攻占濟南、蘇北、豫東、皖北若干大城市;
② 中原野戰軍殲14個旅左右,并攻占鄂、豫、皖若干城市;
③ 西北野戰軍殲12個旅左右;
④ 華北徐向前兵團殲閻錫山14個旅左右,并攻占太原;
⑤ 林彪、羅榮恒配合羅瑞卿、楊成武兵團殲衛立煌、傅作義35個旅左右,并攻占北平等城市;
⑥ 林、羅再于九、十兩月殲錦州至唐山一線之敵18個旅左右,并攻占此地。
呵呵,算算,以上分配數目共133個旅,主席有望超額完成任務。事實上,三大戰役共進行4個月19天,殲敵144個旅(154萬人)全部超額完成任務。
4.最終結果:
第一年殲敵:97.5個旅;
第二年殲敵:94年旅;
第三年上半年不完全統計殲敵:147個旅。
最終用了3年多的時間把國民黨打退到廣東、臺灣。主席提前兩年完成了任務。
以上的數字及有些原話都來自《毛澤東選集》。目標是多少?每月完成多少?每個區域完成多少?這些項目您熟悉嗎?您看明白了嗎?算明白了嗎?
我深深地被振憾了。以前我在電視上看到打仗就是槍林彈雨、你死我活,兩軍相遇勇者勝,至于能殲滅多少敵人,那完全看情況,哪里會有什么數?何況人世間最不可控的除了自然災害就是戰爭了,戰爭哪有什么理性的數字可言?我并不提倡任何一場戰爭,因為它總是以犧牲多少生命來作為勝利或失敗的標準,但就從目標與分解目標的角度,我覺得,主席的做法讓我們這些每日 與銷售指標打交道的人汗顏。我不禁問自己:你的目標是多少?你是如何分解的?這些數字你有把握完成或超額完成嗎?如果這是關乎到身家性命的一組數字,你又如何對待呢?我想,這就是我們應該從中借鑒的銷售思想:連戰爭都可以用數字化的指標來完成,銷售本來就是用數字化的指標來衡量的,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好。每個人自己全年的銷售指標是多少?每個月要實現多少?各區域要實現多少?各團隊要完成多少?甚至每日 要完成多少都要算算,這樣完成起來才有把握。
二、指標的達成需要具體的思路與方法。
光想打勝仗還不行,重要的是要有打勝仗的思路與方法。主席在三大戰役期間,每次戰前都要寫一份作戰方針發電報給各野戰軍。下面摘錄《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中的原文:“關于淮海戰役部署,現在提幾點意見,供你們考慮。(一)本戰役第一階段的核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占領新安鎮,運河車站……為達到這一目的,應以兩個縱隊擔任殲滅敵一個師的辦法,共以六至七個縱隊,分割殲滅……,以五至六個縱隊,擔任阻援或打援。……從北面威脅徐州,使邱清、李(敵人)兵團不敢以全力東援。……(二)第二階段,以大約五個縱隊,攻殲海州、新浦、連云港……估計這時,青島之五十四師、三十二師(指敵援軍)很有可能由海運增至海、新、連地區……故我須用五個縱隊擔任攻擊,其余兵力擔任箝制邱李兩兵團……(三)第三階段,可設想在兩淮方面作戰……(四)你們以十一、十二兩月完成淮海戰役。明年一月修整。……”
看完每個作戰方針,即使我們不懂軍事,但也會覺得條理清晰,有法可施。由此我想到,在銷售指標的達成過程中,我們還要想到具體的思路與辦法來完成每個小目標,否則,再大的目標也是空設的。有什么樣的思路呢?就我個人而言,第一步:穩固現有的市場,以此來確基本的銷量;第二步:開發新的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第三步:培育中小客戶成為大客戶,讓原有的銷售訊速提升。一句話就是:穩定老客戶,開發新客戶,培養中小客戶。每一步中又需要很多的方法來實現,比如開發新客戶常用的方法:轉介紹、報紙廣告招商、網絡招商、下市場一線從終端逆向尋找客戶等等。再細究下去,每個細小的環節也有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這些如打仗在基本功,我們要常常訓練自已,提升自己。
三、所有的夢想要靠團隊來實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毛主席的個人夢想也許是成立新中國,也許是成就自我。包括共產黨這樣一支龐大的團隊,所有的夢想的實現,都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靠團體力量,群眾的力量。關于團隊管理,有幾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紅軍士兵大部分由雇傭軍隊來的,但是一到紅軍即變了性質。首先是紅軍廢除了雇傭制,使士兵感覺不是為他人打仗,而是為自己打仗,為人民打仗。紅軍至今沒有什么正規的薪響制,只發糧食、油鹽柴錢和少量的零用錢。
——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就是:出主意,用干部這兩件事情。
——愛護干部的方法:第一,要指導他們;第二,要提高他們;第三,檢查他們的工作;第四,幫助改正錯誤;第五,照顧他們的生活困難。
——要了解情況,唯一方法是向社會做調查。要做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懂得中國的事情的。第二是開調查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主席也說過,中國革命取勝的三大法寶就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以我的理解,就是今天的設立目標、執行力與團隊建設。團隊為什么很重要?因為事在人為,人管理不好,所有的夢想都無法實現。現在我們也在強調以人為本、人性化、和諧,但我們更應該激發團隊成員的工作主動性,同時要愛護、尊重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還是那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作為我個人而言,我要真心地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同時也要向每個人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為團隊中有用的一份子。我也希望我們天遠這支優秀的團隊,能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永不自滿,最終實現我們的夢想。
說實話,看完書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勇氣寫出來自己的體會。因為面對偉人的圣賢書,以我一個平庸之人,怎敢妄自菲薄,說三道四。但確實她讓我的銷售管理思想有了進一步提升,我要感謝她!希望這種思想的光芒永遠照亮我的行程,希望大家也能有所收獲,也希望各位同今年的銷售指標能達成甚至超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