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企業家的減壓之道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2008年,習慣了順風順水很多中國企業家普遍感到壓力很大。重壓之下,如何保持心境平和,順勢而為,擴大自身優勢是需要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的。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2008年,習慣了順風順水很多中國企業家普遍感到壓力很大。重壓之下,如何保持心境平和,順勢而為,擴大自身優勢是需要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的。
隨著新聞出版總署發布關于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達芬奇”)舉報央視節目報道失實、欄目編導索取錢款一事的調查報告,達芬奇造假門的真相越來越清晰了。達芬奇對該報告不予回應,說明造假門有接近尾聲的跡象。
領先者遭遇困境并不鮮見。當面對行業變局和新玩家出其不意的沖擊,他們往往暴露出強大背后的脆弱:成本高昂、保守心態、創新不足,種種因素摻雜在一起,混合成為致命的毒素。
前言: 3·15對于企業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今年的“3·15”,麥當勞、家樂福等知名企業均上了央視的曝光臺。麥當勞被曝光使用過期食材和食品衛生問題,家樂福因為返包銷售過期食品而榜上有名,中國電信
王老吉商標案在2012年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迎來一紙仲裁,真是耐人尋味。一個15歲前途無量的孩子要被生母從養母身邊奪走,而他自己卻無能為力,不能做出任何反抗。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傳播還是公關活動,“創造機會”都是非常重要的,不斷深度挖掘消費者的內在需求并細分這些需求,就會產生一個又一個市場機會。
約定商廈以建代租,項目建成掃地出門
今年以來,萬科地產不斷被曝出各種質量問題,從“地板門”、“紙板門”、“設計門”,以及各地持續發生的業主維權事件,再到“豪宅漏水門”等,房地產行業龍頭企業萬科正在遭遇一場嚴重的消費者信任危機,購房者對萬科的信任感在短期內難以恢復。
從國際范圍來看,中國廣告全球份額在過去幾年內穩固增長,2011年已經達到39.9%,預計到2012年將達到40%。
我們所處一個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方式多元化、立體化。在資本市場,以2009年創業板重新開閘為時間標志,公眾對IPO企業關注度越發高漲,甚至形成“凡是媒體批評的老百姓都相信,凡是媒體吹捧的老百姓都懷疑“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