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透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李東榮3月30日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與小微企業融資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時表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多方共同努力。李東榮在講話中指出,從長遠來看,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將是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環節。
據悉,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后組織商業銀行建立了支付清算系統、反洗錢系統、征信系統和服務動產融資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和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這些金融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對促進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東榮講話全文如下。
尊敬的Nena女士,奚曉明副院長,方寧副主任,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本次國際研討會。首先,我代表人民銀行,向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的各位專家,政府有關部門的各位領導,金融機構、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各位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本次研討會以“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與小微企業融資”為主題,契合當前國內外關切,具有很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將有利于推動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研究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局,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發展。
環顧全球,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是一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時,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在我國,小微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重要平臺,是科技創新的支撐力量。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對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是,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微企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近期社會各界對小微企業資金問題的關注度不斷上升。
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關乎國計、惠及民生。近年來,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金融管理部門,出臺了多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改進和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加快金融市場發展,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11年末,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1.8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增速比大型企業貸款高7.1個百分點。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0.8萬億元,同比增長25.8%,增速分別高于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14.2和12.5個百分點,順利實現了小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增量的政策目標。
小微企業融資難在我國并不是一個新問題,也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從國際上看,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資金供求缺口問題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學術界稱之為“麥克米倫缺口”(Macmillan Gap)問題。因此,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多方共同努力。其中,從長遠計,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將是一個重要環節。建立健全金融基礎設施,提高中央銀行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金融機構改善金融服務,是人民銀行的重要職能。近年來,人民銀行為改善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先后組織商業銀行建立了支付清算系統、反洗錢系統、征信系統和服務動產融資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和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這些金融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對促進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在這方面,人民銀行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先后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雙方自2004年便開始開展“中國動產擔保物權變革 ”項目合作,提出的八大研究成果成為200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編“動產擔保物權”的八大條款,為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奠定了法律基礎,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也據此建立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和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截至2011年末,應收賬款登記量總量突破50萬筆,累計查詢63萬筆,我國動產擔保交易變革 特別是應收賬款質押擔保融資業務取得豐碩成果。同時,中國動產擔保物權變革 項目的成功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2010年11月,在韓國首爾G20峰會上各國首腦簽署的文件中,中國擔保物權變革 項目在全球164個中小企業融資挑戰范例中名列首位。
借高望遠,送翠成蔭。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關系重大,影響深遠。希望金融業和社會各界能夠更加重視研究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制度解決途徑,更加關注、了解和支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小微企業融資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嘉賓利用本次國際研討會的平臺,暢所欲言、獻計獻策,為推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出真知灼見。我相信,在各位專家學者、政府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等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取到更大進展,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將會得到更好地滿足。
最后,預祝本次國際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