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自然界,動物能夠適應環境,頑強的生存下來,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生存之道,狡兔三窟且善于奔跑,螞蟻雖小,但無比團結,大象力大不說智商也不低,鳥能飛翔,魚會游泳,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求生本領,否則的話早就被無情的大自然淘汰了,而為什么別的動物沒有狼這樣炙手可熱呢?而狼的本性是什么呢?是自私、貪婪,看到獵物就窮追不舍,見到食物就會無情的掠奪,有時連自己的同類都不會放過,這是狼求生的本能是無可厚非的,但人自稱是高等的社會化動物,卻還要提倡和崇尚這種最原始的本能東西,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難道非要具備狼性的人才能事業有成,獲得成功嗎?在我看來在這是一個誤區,這種狼性的東西在誤導著我們的思想。因為這種狼性在我們人的社會中也是常見的,甚至是現在某些人的真實寫照,這些人把自己變得狼性十足,人性消除,也在短期達到了一些目的,獲得了所謂的成功,于是便引來無數追隨和崇拜,所以最能代表這種人性格的狼文化便大行其道,也就使很多人進入了一個誤區。從另一方面說,現在的社會文化是多少有些反道德的,老實就是無能,笑貧不笑娼,在越來越現實的人們眼里,把到達目的列為第一,而手段則成了次要的,更多的人沒有看到狼的正面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倒是學會了狼的殘忍,特別是對待同類上,對待利益沖突上,比起狼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前有個同事特別愛看狼文化的書,他告訴我,在狼的團隊中是沒有老弱病殘的,因為當狼群中一旦出現了這樣的同類,其他的狼會沖上去把它撕碎,分而食之,所以狼的團隊里總是保持的最優秀的。聽得讓人心驚肉跳,試問作為人,誰愿生活在這樣的同類中間?難道這也值得人學習?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自己不是智者,還勉強算是個有仁愛之心的人,誰也會有私心,但是要以狼的這種秉性做為處事觀,在我們的社會中是萬萬行不通的,是與我們的做人的道德觀是絕對相悖的,一個人如果在生活中暴露出這種習性,他很難被社會所接受,有些狼性不改的人無不受到人們的唾罵與譴責,有的人父母生了重病,把老人丟到路邊或者醫院后,便不見了蹤影;有人生下有殘疾的孩子就遺棄,在這一點上還不如狼,在印度發現的狼孩就證明了這一點。我的這位同事自己也成了受狼害的活生生的例子,他曾經靠著自己頭腦靈活,下手恨,能制定各種花樣的促銷政策,在化妝品市場上曾經風光一時,他的信條是不能根據客戶的訂貨單來給客戶配貨,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庫存來出貨,這樣不會出現庫存積壓,他曾經聲稱自己賣了幾百萬的產品,沒有在自己的倉庫里爛掉一瓶貨,對于賣出的貨從來不退,不管客戶如何的反應,他絕不心慈手軟,拼命忽悠圈錢。開始有很多的人感覺他有能力,跟他合作,但再沒有第二次,時間一長人們對他開始敬而遠之。手下的員工他常常以各種理由拖欠工資,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還給工資?在我這里學了多少東西,我還沒收你們學費呢。離開他的人給他這樣的評價:他就象一只狼,連跟隨他多年兄弟都開口咬了。結果是他的名聲直接臭了,最后混不下去,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熟悉的行業,另謀出路了,這無疑給他周圍的一些崇狼族上了生動一課。其實在自然界,狼的殘忍和狡詐也使得人們對其展開了長期的剿滅,所以現在野生的狼幾乎快已經絕跡了,反倒是一些溫順的動物,對人有利用價值,而很好的生存下來,也有的很多令人厭惡的動物的生存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也有如老鼠和蚊子等,數量眾多,繁殖力強,人們雖不喜歡,對它們卻也無可奈何,哲人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狼的本性并沒有使它們得到很好的生存,還不如蚊蟲和老鼠,那么人們又何必單單對狼而情有獨鐘呢?
狼在求生的過程中確實表現出一些高超的捕獵行為,這只是它的本能而已,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不應該只是看到這些,盲目的學習,更多的應該從狼的身上吸取教訓。舉目而望,但凡真正能夠做出事業的人哪個是出言必稱狼的?相反都是非常人性的,如娃哈哈的老總宗慶后有一條原則,就是年齡超過多少歲的職工,企業不能辭退。還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東方或是西方,不管晉商喬致庸還是劉永好,李嘉誠或是比爾.蓋茨,無不是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為他人提供了優良的產品和服務,帶動了社會發展,在積極回報社會的同時,也造就了個人事業的輝煌的。而不加選擇與批判的學狼的東西,就會發現在這個都是人的社會里會難以有容身之地。
在空暇之余,我們經常討論分析狼文化盛行的原因,其實結合當今的社會人所處的經濟和思想環境來思考,是不難得出結論的,狼性之所以受推崇,就是它能與現代人自私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吻合起來了。并且在生活中有些人會覺得它非常的實用,又特別的現實,因而競相效仿。如果仔細地尋找,還能發現很多狼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從一些所謂成功的人身上找到。而一旦人一味的崇尚學習這種東西,很容易會走入誤區,對自己對社會都沒有好處。想想看,其實學做人才是最難的,我質疑這種狼文化,不是為了別的,只是想讓我們大家都能做好事業,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