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為什么我要說谷歌比華為差?差距在于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 23

    什么?!Google比華為差,有沒有搞錯?

    沒有。Google是一家萬眾敬仰的先鋒公司,華為只是一家傳統的科技公司,華為也像其它公司一樣,言必以Google為榜樣。整體上當然Google要牛逼得多,2016年Google銷售大約750億美元,和華為相當,但利潤高于華為許多。Google更被評為全球品牌價值第一名,而華為只是一家做得不錯的傳統科技企業。

    2015年8月,原來的Google公司加了個帽子,改名Alphabet公司,原來的Google業務則成為其子公司。2016年,Google的業務仍然占到Alphabet公司的99%。也就是說Google百分之九十的人從事的純粹是浪,根本無收入,別說賺錢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Google的潛在盈利能力驚人,把Google之外的90%人裁掉,只減少1%的收入。就算剩下這10%的人絕大部分一個月不上班,也基本上不影響收入。它的廣告業務就是一臺自動運作的巨型印鈔機。

    而華為從事很苦逼的傳統業務,他沒有一塊自動化賺錢的業務,每分錢都像農民種地或者生產線上的工人一樣靠勞動所得。華為就像擠牙膏一樣賺錢,而Google則是可勁浪費,生怕利潤太高。 

    十年前,分析師、包括各種人士就覺得Google最大的問題是收入過于單一,Google自己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它2015年拆分就是為了解決收入單一的問題,然并卵,沒有效果。人們看對了收入單一這個事,卻預測錯了天花板。十年前、五年前、三年前,都沒有預料到光靠文字搜索廣告能掙這么多錢,而且現在還在以大于20%的速度持續增長。而全球廣告行業也只有6000億美元的總量,那么多的電視臺、互聯網、媒體、戶外,Google一家的文字廣告就超過了10%的份額,確實難以想象。

    Google是科技的大膽探索者和引領者,它最大的問題是驅動商業成功的能力不足,他總是給別人做嫁衣。

    “云”這個已經開始結出果實的商業模式當年是Google率先提出的,Google有技術、有全球最多的服務器。而現在云這領域的玩家Google根本排不上號,Google云計算收入只有亞馬遜和微軟的零頭。

    2004年,由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舉辦的第一屆無人駕駛汽車陸地挑戰賽。設計長度為240公里,第一名由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悍馬獲得,但是這輛悍馬也僅僅行駛了11.78公里。2005年,Stanford的Stanley以6小時53分58秒的成績跑完了全程142英里的崎嶇路程獲得2005美國Grand Challenge冠軍。Google從這個比賽中看到了門道,很快把斯坦福大學的這個自動駕駛團隊挖走,2009年開始正式進軍汽車自動駕駛研發。

    幾年之中,Google的自動駕駛總被提起,說成是很酷、很有需求的項目。

    然而,現在Google的自動駕駛項目很不樂觀,一方面,特斯拉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另外一方面,Google還沒有琢磨清楚怎么在這個領域玩。自動駕駛已經群雄并起,Google的自動駕駛顯得越來越渺小,Google能否在自動駕駛領域拿到一大杯羹,這很不樂觀。

    繼搜索業務成功之后,Google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2005年以5000萬美元收購了Android公司。2007年發布Android手機操縱系統,很快就干掉了微軟經營十年的智能機操作系統。

    然后,Google開始嘗試做手機,從網售到零售,從主打低價性價比到賣高價,從自研到收入Moto都嘗試過了,在這個領域始終沒有起色。

    2012年Google發布了能錄像、能投影到視網膜的眼鏡,聲勢浩大,搞的全球都在炒作。然而,叫好不叫座。前幾年Google收購波士頓動力,做出來一個踹不到的狗和自己站起來,不容易倒下的機器人引爆刷屏,然而,很快Google就把這家公司賣給豐田了。

    沒戲的項目太多了,沒有需求的坑也不少。那些證明有真實市場需求的,Google基本上都做了先烈。可以說,Google現在是科技的標桿,卻成了一家架在神壇上不能落地的公司。

    在看看華為,與Google相比顯然笨、憨,缺乏科技范。盡管年開發投入百億美金,但沒有什么性感的科技,更談不上引領潮流。就像大型汽車企業每年投入百億美金研發一樣。

    華為的過人之處是超強的商業實現能力。從電信設備起家,然后終端艱難前行,現在收入260多億美金,雖說盈利能力還不牛逼,Google可能未必看得上這種傻憨笨的業務,但這個東西放在中國的環境中絕對是香餑餑。

    在數據通信市場,思科打跑了DEC、IBM、Baynetwork、Lucent等一系列當時的牛逼公司,只有華為像小強一樣打不死,堅持下來。雖然活的不牛逼,但自食其力也不錯了。

    華為的業務橫跨直銷、代理和消費品,堪稱一個奇跡。在商業實現能力上,華為絕對勝過Google。

    為什么強如Google,自己發現的桃子卻常常被敵人摘走?

    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Google聚集了一堆高智商,肯吃苦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他們可以通宵達旦的編程、搞科技。然而,你讓這些人像民工一樣做地推,就傻眼了。他們可以吃的了那份苦,卻吃不了與人打交道、求爺爺告奶奶的這份苦。Google要想把科技變成商業,必須是那種不怎么需要求人,直接通過技術搞定的事。 

    比如,Google的搜索其實和傳統廣告相比,不需要地推,不需要人工操作廣告。也就是說他實現了廣告自動化,通過內容引流,通過更好的技術讓廣告主滿意,然后鈔票就進來了。

    Android也差不多,把產品做的比較好,然后免費,這樣就省略了商務推廣的麻煩,然后就流行了。

    Google被別人搶奪的幾個業務,基本上都需要干與人打交道這種苦逼活,這是他們最不擅長的。

    而華為則是職業民工,沒有Google那么牛逼的頭腦、靈感和創新能力,但有地推的百折不撓精神,啥活都可以堅持干。相對于Google的靈感經濟,華為更像流汗經濟。

    往細里說,這固然與行業、起家等固有因素有關,也與公司的指導原則有關。華為在捋直從研發到市場的鏈條上做的特別合理,無出其右。其它公司則因為這些環節不匹配,工程師研發出來東西,市場上也賣不掉,發生腸梗阻。除非,工程師研發出來一個超越一切的牛逼之物,然而,大多數情況都是從不行到行,有一個爬坡的過程。

    舉個例子,華為手機在第一款高端暢銷品出來之前,大概干了五款沖擊高端的機型,都不成功,但他能堅持,最后守得云開見月明。再看看聯想,當時干了一票樂Phone,不靈,然后就退卻了。Google干了機票手機,搞不定好像也沒啥招兒。

    看看搶了Google桃子的亞馬遜、微軟、英偉達、特斯拉等等。這些公司在干臟活方面絕對秒殺Google。

    所以,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態位。笨一點就要苦逼一點,做點低賤的事,也會活的不錯。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日韩三级电影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6一12呦女精品|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久久精品国产2020|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