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態倫理又稱為企業環境倫理,是處理企業與生態關系的倫理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的總和,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德訴求。它與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企業生態倫理問題的提出,發端于企業活動與生態環境關系的變化。談到企業經營倫理,人們會想到企業與所有者、企業與員工、所有者與管理者、企業與政府、供應商、社區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倫理關系的構建與體系規范,即企業倫理主要側重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注重企業的社會道德和企業的人際道德,而很少注意到企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實際上,處理人與自然道德關系的生態倫理也是企業倫理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當今中國的大多數環境問題都同企業活動有關,我們的企業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工業企業能源消耗比重接近70%,江河的污染有一半以上來自工業企業,大氣污染90%來自工業企業。城市污染、農村污染大多也與企業行為或產品品質有關。因企業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環境事件屢有發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所以,企業除了把自己的產品、自己的服務做好以外,應該隨時考慮怎樣能夠為社會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務,即應該承擔與其相匹配的責任。當前,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制約國家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當我們貫徹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時,承擔環境保護責任,構建生態倫理,企業責無旁貸。
從短期來看,企業履行環保社會責任,構建企業生態倫理可能要犧牲一部分眼前利益,比如增加污染處理的費用,更新使用更加節能環保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贊助社會公益環保事業等等。我們的一些企業往往也以此為借口,忽視生態倫理,沒有承擔起相應的環境保護的責任。實際上,從長遠來看,倡導生態倫理與企業利益是互利共生的,企業履行環保社會責任是一種推進企業長遠發展,實現生態生態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雙贏的高姿態明智之舉。
首先,企業的生態倫理建設有利于增強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推進,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和市場機制將更加完善,那些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將不會再有生存的空間,中國企業只有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走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節約資源的集約化經營道路,才能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為此,企業生產必須把“持續發展”作為總體目標,充分考慮到環境生態的維持,努力改善企業環保與發展的沖突關系,提高企業的環保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企業生態倫理的必然要求。其次,建設企業生態倫理,綠色生產,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獲得參與國際競爭通行證的迫切需要。今天的中國經濟已經同世界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參與國際競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就是因為生態倫理的缺失,中國的產品屢遭“綠色壁壘”的阻擋,被擋在了發達國家的門外。因為西方國家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各種環境標準的制訂和實施相比發展中國家而言比較完善。發達國家充分利用與發展中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差距,以環境保護的名義構造出形形色色的綠色壁壘,以保持本國產品的競爭力,使國內市場免受沖擊。我國由于長期以來忽視綠色產業的發展,盲目開發出口產品,放松對產品安全和防污標準的監督檢驗工作,沒有形成無公害的管理體系,許多產品不符合環保標準。因此,只有強化企業生態倫理建設,才能使我國企業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在未來的全球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建設企業生態倫理,是企業樹立公民形象,提升社會認同與支持,獲得長遠利益的重要選擇。今天,中國民眾的環保意識已然有了巨大的提高,中國人開始越來越注重企業的環境行為,關注企業的公民責任。一個在環保方面負責任的企業無疑會在社會公眾心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優秀的企業公民將會受到公眾的尊重、信任與支持,負責任的企業形象無疑會給企業帶來競爭上的巨大優勢,并促進其與消費者、政府和社會其他各方面的良好關系,實現企業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倡導企業生態倫理,意味著企業主動承擔起環保的社會責任,向社會表明了企業對待環境的態度,也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需求。生態倫理標準的明確
自覺履行企業生態環保義務,建設企業生態倫理,首先要求我們的企業主動建立起明確的生態道德標準,在企業制定決策和生產經營過程中,明確什么樣的行為符合生態道德,什么樣的行為屬于生態不道德,以生態道德標準來約束企業的行為。企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最終都可以歸結為道德價值判斷問題,優先考慮何種價值的問題及采取行動的意愿問題,所以是價值取向問題和意愿選擇問題。因此,生態倫理建設要我們的企業必須建立起正確的企業生態倫理道德評價標準,學會用生態整體思維的方法去進行經濟運作,除經濟分析外,還要進行環境影響分析,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從生產技術和工藝的使用到產品的開發,從產品的設計、組織生產、成品出廠到使用后的整個生產過程,都必須考慮到有利于環境的保護,把環境的安全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方面,主動承擔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實現生態倫理和企業效益的“最優化”,做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優秀公民。生態倫理氛圍的塑造
生態倫理建設呼喚企業的自覺行為,要求我們的企業以生態綠色為導向,在綠色價值觀的指導下,營造良好的企業生態文化,使企業組織內部形成濃厚的關心環境、愛護環境的企業生態倫理氛圍,在外部樹立企業關注環保、主動承擔責任的優秀形象。企業作為社會組織,同樣具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價值選擇,無論是企業的經營者還是員工,其思想動機或是行為方式,都是依賴于企業特定的價值目標。而企業生態文化的創建,就是要營造這樣一種道德氛圍。首先提倡我們的企業家進行生態性決策,執行綠色領導力,做倡導企業生態倫理的典范;同時也要組織員工學習關于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提高其生態意識水平,自覺樹立尊重自然,科學發展的生態態度,形成自覺的生態責任感。
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時代呼喚并要求我們的企業主動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遵守生態倫理道德。
除了追求利潤、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外,還需要考慮資源和環境,實現企業的環境效益,符合企業生態倫理要求。我們可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意識到自己所應承擔的環境責任,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履行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慷慨大方的慈善捐助上,而是積極轉變企業生產和發展方式,積極投身環境保護的事業當中,努力做符合生態倫理要求和公眾期望的企業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