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三大現實和兩大誤區
“中國制造”何去何從?從現實來看,高端制造業有國家政策傾斜和工業基礎,不乏后勁。中端制造業正立足自身優勢,避開短板,通過高效資源整合,從競爭中突圍。而低端制造業因缺乏技術、品牌和市場地位,艱難求生,是最需要避開誤區,在思維和模式上轉型升級的。
“中國制造”何去何從?從現實來看,高端制造業有國家政策傾斜和工業基礎,不乏后勁。中端制造業正立足自身優勢,避開短板,通過高效資源整合,從競爭中突圍。而低端制造業因缺乏技術、品牌和市場地位,艱難求生,是最需要避開誤區,在思維和模式上轉型升級的。
代工廠的興起源于為歐美品牌代工發展而來,但是近十年來歐美品牌逐步衰落。如我們熟知的諾基亞、MOTO、索愛等手機品牌,PC的惠普、戴爾等,隨著這些品牌的衰落代工廠的訂單日漸減少,陷入困境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隨著90后一代、觸屏一代的成長,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業和零售業都在恐慌地發現,消費者消費傾向在變化,他們原來所熟悉的市場不見了,原來所熟悉的成本控制換利潤的模式走不通了。
圖片說明:李杰教授圖片說明:從工業1 0到工業4 0工業4 0時代的制造新思維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杰訪談錄 □江世亮 李輝 幾周前,中國工程院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組特邀美國辛辛那提
中國制造現在還是以低端制造為主。現在我們制造業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為什么?很多工廠里面你去看,又黑又臟,誰會愿意去呢?當然一些企業也有先進的工廠
案例回放 某醫院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一臺醫療設備。采購人通過市場調查,發現此設備市場價格從1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質量和服務差異也比較大,最終根據實際需要并結合可支配的資金,確定預算資金為50萬元。
汽車廠商最核心的競爭力在哪里?一款車的價格是由成本決定的嗎?途觀比CR-V、RAV4賣得貴,是因為它的成本更高嗎?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同時也是解讀德日近年來競爭力表現差異的核心原因之一。
根據市場預測創造產品、業務運作由銷售預測來推動、保持大量(他們認為市場需要的)庫存的做法已經過時。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年代已經來臨:消費喜好的變化越發迅速,預測越發困難。在顧客眼里,企業就是黑匣子—
經過多年的運行實踐,證實了這八個要訣是一個非常系統的方法,一直沿襲到今天,所以很多企業在推動5S時都要用這八個要訣來教育所有的員工。 要訣一:全員參與,其樂無窮 1 5S的推動要做到企業上下全體一致,全
任何企業都是獨一無二的。想要實施精益的企業在設計運營系統時都必須考慮自身的特殊情況:需求、資產、目標等。復制其他組織的運營系統,或遵循某種樣板或指南都不可行也不理想。不過,我們還是根據精益運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