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就是豐田
生產管理
模式,是當代社會將
企業管理
的各種工具方法和理論、技術以及
企業文化
融為一體的產物。精益生產與其說是管理辦法,還不如稱管理藝術更貼切。看到了一篇介紹參觀豐田生產線的文章,也把其中的精華轉述給朋友們一起分享。
有個叫董祺的人之前也參觀過
北京
的奔馳生產線,通過比較:他感到豐田生產線太人性化了,簡直超乎想象。他在《小改進優化豐田》一文中寫到:
豐田的流水線,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傳送帶了,而是在房頂上和工人身旁都設立的立體流水線。這樣使得工人的很多操作不需要彎腰,大大節省了勞動時間,也會減少職業病對工人的傷害。許多快速穿梭在工人身旁運送零件的車,竟然沒有軌道和操作員,快速運行卻不會相撞。
據介紹,豐田的這些運輸車采用的是隱形電路導航,人們只需要在地板上刷一條肉眼看不見的特殊顏料,這些車就會按預定路線往返。而說到全面質量管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全員參與和持續改進。工人們會隨時根據自己的工作不斷提出小的改進意見,日積月累,使得生產線日臻完善。
比如,許多放工具的地方被設計成斜坡,這樣操作后隨手放下工具就會滾回原處,非常方便。豐田公司整個流水線的組織也一改傳統計劃式生產,采用“拉式生產”方式進行組織,即
供應鏈
下游的客戶需要什么才生產什么,有效降低了庫存,節約了成本。
此外,“看板系統”使得豐田公司能和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實現實時供需信息溝通,從而實現了按時
制生產,并最終通過大規模定制化,解決了流水線和個性化之間的矛盾。豐田每條生產線末端的最終產品并非一種車型,而是各種車型隨機排列的。據說,這是根據訂單先后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結果。
據說,全世界最先進的豐田生產線在中國的廣州?;貜V州有機會我一定要參觀一下廣州豐田,也開開眼界、長長見識。
精益生產的理論介紹充斥網絡、精益生產的講座遍布全國。精益生產的經驗成于日本,理論總結可是五十多個美國人干的。近二十年來,精益生產的運用遍布全球,精益生產的理論也在不斷豐富,精益六西格瑪是最臻于完善的管理方法。它是六西格瑪管理法與精益生產方式二者的結合得到的一種管理方法,代表著世界企業管理的最高水平。
但我始終相信差異是生存的前提,任何好的管理理論或方法如果不與本企業實際相結合,都不會給本企業帶來幫助和改變。管理方法可以學習運用,管理模式則只能借鑒。精益生產管理的實質還是離不開企業完善的管理體系,包括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的企業文化。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到底應該從精益生產管理中學什么?張國祥老師建議:
一、 學習和引進全面質量管理方法
所謂全面質量管理就是全員、全面、全方位進行質量管理。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國有企業普遍推行,并且取得了顯著效果。全面質量管理強調質量是生產出來而非檢驗出來的,由生產中的質量管理來保證最終質量。生產過程中對質量的檢驗與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進行。如首件三檢制、抽檢、巡檢等,保證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根據情況,可以立即停止生產,直至解決問題,從而保證不出現對不合格品的無效加工。產品質量零不良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二、 學習流程規范、精準生產
優化完善作業流程應該成為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首要工作,沒有規范的做事方式,就不會有精益生產。精準生產要求計劃準確周密,具備預測預判能力,對上下供應鏈要求做到及時供給、按時
交貨,既要不良品為零,也要庫存為零。對流程規范化和生產標準化的理解,可參閱張國祥老師文章《企業規范化管理之生產管理》一文。
三、學習不斷優化、持續改進
精益生產既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生產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企業管理和運營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方式,即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它同時又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實施精益生產就是追求卓越,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為實現七個零的終極目標而不斷努力。所以我更愿意將精益生產稱之為完美的管理藝術。
不斷優化,消除一切浪費,去掉生產環節中一切無用的東西,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崗位;持續改進,精簡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管理中一切不產生附加值的工作,長此以往,任何企業都可以達到企業管理的七零境界。
完美的藝術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中國古人講“志存高遠”。追求七零境界應該成為企業生產管理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的辦法就是不斷優化、持續改進。
中小企業如何精益生產管理
- 本文分類:生產管理
- 本文標簽:中小企業生產管理精益生產生產
- 瀏覽次數:21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09-01 08:30:53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sc/12912
- 上一篇 > 如何讓生產更“精益”
- 下一篇 > 生產成本的歸集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