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爾福最高級別的全球供應會議在上海召開,為期3周。在其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歷史上尚屬首次?! ?/p>
據悉,到2007年德爾福每年在中國的采購總額將達到10億美元?,F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整車市場,并且不惜投資數十億元人民幣開始“涉水”,但對組裝成汽車的零部件這塊“奶酪”卻無動于衷。誰能真正撬動這塊“奶酪”?怎么撬動?已經從事數十年汽車零部件供應的戴維·尼爾森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撬動“奶酪”3把工具
過去,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一直停留在玻璃、墊圈、螺絲等相對技術含量比較低的汽車零部件,發動機、電子集成電路等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大多依賴進口。隨著中國車市的發展,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的技術含量不斷提升。德爾福中國公司副總經理蔣健介紹,德爾福去年12月投資5000萬美元在浦東建立德爾福中國科技研發中心;今年,在蘇州投資4050萬美金,專門進行集成電子類產品的生產。除此之外,戴維·尼爾森說,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至少還要學會使用3樣撬動“奶酪”的工具?! ?/p>
精益生產。精益生產也就是“精打細算”,通過精益生產剔除不必要的成本,整個過程會告訴我們“省一分”比“花一分”容易。 技術開發。目前全球有16000名的工程技術人員,每個工作日就有10項發明產生,中國在這方面相對顯得比較薄弱?! ?/p>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市場定位、了解自己的技術能力,這樣才能將資源用到最好?! ?/p>
撬動“奶酪”3個臺階 當記者請戴維·尼爾森預測一下,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究竟有多少潛力時,他笑著說,中國在全球采購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具體的數字很難給出?! ?/p>
去年,德爾福一年的全球采購總額為140億美元,相對來說,中國的2.5億美元還有相當的上升空間,到2007年在華采購將達到10億美元。
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體系,目前尚屬于早期。從1993年進入以來,德爾福已經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在,將醞釀和國內零部件廠商實現“共贏”,共同撬動這塊“奶酪”。現在中國整車市場發展這么快,國內市場的發展對零部件供應的需求相當大,這本身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德爾福將在一些中國主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進行考察、篩選,確立一批長期伙伴關系,派駐采購人員、精算人員進行緊密合作,提升這些國內零部件廠商的管理、技術水平,從而邁上長期為德爾福中國公司供貨的第一個臺階。
戴維·尼爾森說,“我們總是希望供應商,能夠滿足我們的要求,顯示出他們的實力,他們應該是在同類產品當中做得最好最強的。我們的挑戰就是要在中國找到這樣的供應商,他們能夠把質量做得最好,又有非常強的實力。” 這些企業一旦和德爾福確立了供貨渠道,通過長期合作,將進一步上升到全球德爾福供貨體系中去,從而登上第二個臺階。這時一些新進的企業在國內會運行得比較成熟,尤其是擁有了高科技新產品線的企業,就可以將一些原本進口的高檔零部件進行國產化,比如說凱迪拉克等高檔車上的零部件等。從這個意義上說,一開始全球采購并不意味著要出去,前期可能進來還更多,后期慢慢成熟了就再出口?! ?/p>
最后,中國的零部件企業逐漸進入一個全球供應體系,能為全球,如北美、歐洲以及亞洲其他地區供貨。但不是所有零部件都做,隨著市場的“優勝劣汰”原則,可能只是中國零部件廠商特別擅長的,生產得特別好的零部件產品,大量出口供應全世界。這時,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僅可以占有國內市場,同時在全球也將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