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王曉毅:漢魏六朝人物品題

    人才策略 28
    王曉毅

    王曉毅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常駐地:北京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中國傳統文化的識人、用人之道》《道德經與道家智慧》
    人物品題,即人才評價,也稱之為“臧否人物”,是漢魏六朝士族社會最重要的文化風尚之一,其本質是通過對人才的輿論,掌控選舉的話語權,確立士族在政治生活中的主導地位。因此,這一文化風尚的盛衰,與漢魏六朝士族社會的發展一致:興起于漢末,發展于曹魏,鼎盛于兩晉,衰落于南朝;品題人才的標準,也隨士族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而變化,即本文以下四個小標題:漢末清議,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兩晉玄風,重“神韻”;南朝衰落,好“文采”。

    一 漢末清議,尚“德行”

    魏晉人物品題產生于東漢后期盛行的“清議”活動。所謂清議,本意是指民間自發形成的對某人道德品行與經學水平的評價,表現為民間傳唱的反映民情的歌謠,即所謂“風謠”。這種風謠多為韻語,讀來瑯瑯上口,通過傳唱不脛而走,穿透力強、影響面大,表達了民心所向,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輿論形式之一。

    清議興起于東漢,與這一時期的選官方式有關——選拔遵守儒家道德而獲得名聲的人物入仕。因為政府選官的標準是道德操行與經學水平,所以東漢清議中的人物評語多集中在這兩個方面。例如道德方面的評語有:“道德彬彬馮仲文”(《后漢書·馮衍傳》),“關西孔子楊伯起”(《后漢書·楊震傳》)。又如在經學方面的評語有:“五經縱橫周宣光”(《后漢書·周舉傳》),“五經無雙許叔重”(《后漢書·許慎傳》)。

    既然出名與升官發財密切相聯,于是在仕途這根無形魔杖的指揮下,出現了求名的狂潮。正常的道德操行已經難以出名,欺世盜名之徒于是紛紛大修“異操”,做出些不近情理的舉動以獲得聲名。有人被強盜搶劫后再將剩馀財物追送強盜而成“義士”,有人在母親墓道中服喪二十年生了五個兒子而成“孝子”。當偽名士畢竟太費周折,不如以權勢疏通或金錢交易更簡捷。在東漢后期宦官外戚交替專權的背景下,選官黑暗,賄賂公行。正如漢末民謠所言:“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抱樸子·審舉》)

    面對政治的腐敗,新興的士族社會自覺地組織起來,運用傳統的清議為武器,向宦官與外戚為代表的黑暗勢力發起了一場猛烈的輿論戰,涌現出一批人才學權威,如李膺、郭泰等。士人一經他們肯定,就會名聲大振,其中最著名的是汝南的“月旦評”:許劭與許靖兄弟每月的第一天公開品題汝南地方士人:“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后漢書·許劭傳》)曹操名聲未顯時,曾攜厚禮求許劭給他下個評語,許劭看不起曹操,開始不肯品題,后來在曹操的威脅下,不得已給曹操下了評語,留下了多個版本,其中之一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后漢書·許劭傳》)

    漢末清議運動很快演化為直接的政治沖突,清流官員與太學生領袖結合起來,官員們在朝中發難,太學生輿論支持,通過“風謠品題”,熱情歌頌清流:“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后漢書·黨錮傳·序》)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后漢書·荀淑傳》)“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后漢書·陳蕃傳》)激烈攻擊惡勢力,稱當權宦官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四人為“左回天、具獨坐,徐臥虎、唐兩墮”(《后漢書·宦者傳·單超傳》)。皇權是不能容忍這種現象的,在宦官的推動下,對清流進行了殘酷鎮壓,連續制造了兩次黨錮之禍,逮捕、屠殺了大量“黨人”。黨錮之禍的發生,扼殺了東漢自我更新的最后一線希望。黃巾大起義給了這個腐朽王朝致命一擊,貌似龐大的東漢帝國瞬間崩潰,中國陷入了幾十年的軍閥混戰。

     

    二 曹魏初霸,辨“形名”

    面對軍閥混戰的局面,只有起用有軍事政治才干的人,才能在角逐中取勝。曹操連續三次發出求賢令,不再以德取士,而是“唯才是舉”,甚至起用那些“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他拋棄了儒家的道德理想主義,以黃老道家“因循”哲學為最高原則,德、法、術并用,“隨時制宜”。其中黃老形名學,在漢魏之際復興,成為顯學。《文心雕龍·論說》:“魏之初霸,術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練名理。”所謂名理,指“辨名析理”,即運用形名學方法對人才與制度進行辨析,強調名實相符。

    漢末清議運動是士族社會與皇權爭奪選官話語權的活動。盡管曹操本人曾與漢末清議領袖打得火熱,拜訪汝南月旦評主角許劭,但是當他一旦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則必然有了皇帝的立場,自然要控制官員的選舉權,反對士人的自由清議活動,稱之為“浮華”“朋黨”。早在建安十年(205),曹操就發了一道破朋黨的法令:“阿黨比周,先圣所疾也。”(《三國志·武帝紀》)曹氏父子在實踐中也搞了幾個鎮壓“浮華朋黨”的大案。例如:清議領袖邊讓“妄議”曹操,被滅門。孔融與曹操唱對臺戲,于建安十年掉了腦袋。魏諷、曹偉,也因為同一性質的問題而引來殺身之禍。

    為了控制民間“清議”,曹魏延康元年(220)開始,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將原來民間自發的人才輿論,改由政府官員“中正”掌握。三國時期的孫吳王朝也效法曹魏,建立了類似“中正”的官職,叫“大公平”。無論曹魏的“中正”還是孫吳的“大公平”,都需要公認的人才標準與鑒定方法,當時公認的方法,就是所謂“形名學”,通過辨析人才的“形”(體貌、言談、行為),了解人才的“實”(本質特點),最后確定其名號(下定語)。三國是中國古代人才學著述最多的時期,而且這些人才學著作被歸為“名家”。例如,《隋書·經籍志》將《人物志》歸為“名家”類:《人物志》三卷劉劭撰。梁有《士緯新書》十卷,姚信撰,又《姚氏新書》二卷,與《士緯》相似;《九州人士論》一卷,魏司空盧毓撰;《通古人論》一卷。亡。

     

    上述引文中有姓名的作者共三人,均為三國時期人,并有選官工作的實踐經驗。曹丕作為帝王,選才是其最重要職責,上臺伊始便開始了選舉制度改革,推行九品中正制,并撰寫了《士操》;盧毓在魏明帝青龍至景初時任吏部尚書,主持選舉,故著《九州人士論》;劉劭在朝中長期參與重要官員任免的討論,受明帝委托,起草了中國古代第一部選官考官的法規《都官考課》,其創作《人物志》的動機,應當與配合選舉制度的改革有關;姚信是孫吳王朝官員,曾任“吳選曹尚書”,著《士緯新書》。

    除上述書目外,其他史籍中亦多見探討人才問題的著論,如孔融的《圣人優劣論》《汝潁優劣論》,陳群的《汝潁人物論》,任嘏的《道論》等,都是當世名論。據《三國志·鐘會傳》記載,蔣濟曾寫了通過眼睛鑒別人才的文章:“中護軍蔣濟著論,謂觀其眸子,足以知人。”當時最有名的人才學著作,是鐘會的《四本論》。圍繞“才”與“性”的關系問題,在傅嘏、鐘會、王廣、李豐四人之間發生過辯論,事后鐘會將四種不同觀點整理成書。

    上述人才研究的論著已在歷代戰火中化為灰燼,唯獨劉劭《人物志》一書,奇跡般完整地保存至今,為我們窺知當時人才學的研究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該書論述了各類人才在生理素質、氣質性格和政治才能方面的差異,以及適宜從事的職業;詳細介紹了如何從形貌神態、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等方面鑒別人才,并對鑒別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索。該書分為上、中、下三卷,由十二篇文章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才理論體系。目錄見下:

    《人物志》中上述十二篇文章,圍繞一個共同的學術主題旋轉——“主德”與“偏才”的關系,即帝王(主德)如何將不同性格與能力的官員(各種偏才)組織起來,建立一個帝國的核心領導機構。這是黃老道家“因循”政治思想的人才版。其中關于“主德”的描述,是以儒家的“中和”思想解釋道家的“無名”,“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人物志·九征》),“中庸之德,其質無名”(《人物志·體別》),與王弼關于圣人人格(理想君主)的描述基本一致。學界認為,該書反映了漢魏之際儒道融合的歷史趨勢,預示著魏晉玄學的時代即將來臨。

     

    三 兩晉玄風,重“神韻”

    “浮華交會”的清議,是士族社會爭奪選官話語權的活動,曹氏父子的屠殺政策不可能從根本上消滅它。魏明帝太和年間(227-233),何晏、夏侯玄、諸葛誕、鄧飏為代表的新一代士人云集于京師洛陽,結成了被稱為“四聰八達”的團體,運用人物品評,表達他們新的玄學人才價值觀:

     

    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時,司馬景王亦預焉。晏嘗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聞其語,未見其人。”蓋欲以神況諸己也。(《三國志·曹爽傳》注引《魏氏春秋》)

     

    何晏品評人物所用典故出自《易·系辭上》,原文為:“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何晏大意是說:夏侯玄思想深刻,能通曉天下的道理;司馬師明察時機,能完成天下的事功;而何晏自己則達到了出神入化與宇宙大道一體的最高境界。何晏品評人物的顯著特征是注意人的內在精神,尤其是以悟“道”的水平為人才高低的標準,而不甚注重外在形跡及具體事功。據何劭《荀粲傳》記載,荀粲對夏侯玄和傅嘏說:“你們二人的功名一定勝過我,但是‘識’(智慧)卻低于我。”傅嘏不服,反駁道:“能成就功名的,就是智慧,您的說法是本末倒置。”荀粲也反駁道:功名有局限,是人類社會對事功的評價;而“識”既能獲得社會成功,又能超越社會局限,探知宇宙的終極真理。因此,“識”最偉大。何晏、荀粲等人的清議活動,引起了傳統勢力和皇權的不安。老官僚司徒董昭上書要求予以制裁,魏明帝迅速作出反應,于太和六年(232)下詔嚴辦“浮華”案,將他們免官禁錮。

    魏明帝逝世后的曹魏正始元年(240),在顧命大臣曹爽的扶植下,以何晏、夏侯玄為代表的“浮華”分子東山再起,控制了朝政,被后人稱為“正始名士”。他們在思想文化領域發動了一場玄學革命,重新解釋了《老子》《莊子》《周易》《論語》,將中國文化引入魏晉玄學的新時代。盡管司馬懿政變使正始玄學受到了重創,但是士族社會及其玄學思想是不可阻擋的。經過竹林名士、中朝名士的推動,玄學思潮自西晉元康時期開始進入鼎盛,直到東晉末年,一直是社會主流思想,領了百年風騷。在皇權衰弱、士族名士掌握政治實權的時代,玄學崇尚“自然”與“神韻”的價值取向,成為兩晉人物品評的思想基調。

    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的本意,是試圖由中央政府掌控人物品評輿論。但事與愿違。兩晉時期,隨著世家大族政治力量的壯大,各級中正均由士族名士兼任,這個制度成為士族控制選官的工具。盡管士族憑借門第可獲得仕進的特權,但能否身居要職,仍取決于本人的才干。對其中優秀分子的遴選,仍需要清議的介入。中正對人才特點的點評——“狀”,就來自士族階層的清議。因此人物品題在兩晉社會達到了鼎盛,是最重要的文化風尚之一。《世說新語》所記載的人物品評盛況,大都發生在這個時期。

    兩晉人物品題活動中對某人所下的評語,叫作“題目”。余嘉錫認為:“凡題目人者,必親見其人,挹其風流,聽其言論,觀其氣宇,察其度量,然后為之品題。其言多用比興之體,以極其形容。”從現存的大量題目看,句子都不長,短小精悍,與中正所下的“狀”比較相似。例如,中正王濟為孫楚所寫的狀為:“天才英特,亮拔不群。”下面略舉《世說新語·賞譽》篇中的幾條以證明之: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山公舉阮咸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萬物不能移也。”

    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鋒太俊。”

    王公目太尉:“巖巖清峙,壁立千仞。”

    庾公目中郎:“神氣融散,差如得上。”

    世目周侯:“嶷如斷山。”

    司馬太傅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羅羅清疏。”

     

    上文的“目”,給某人才性特點下評語,即品題過程。上文評語中的“清”“璞”“渾”“道”等詞語,都是玄學家推崇的哲學術語。在玄學思想的影響下,兩晉時期人才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改變。如果說漢末重德行,曹魏重事功的話,兩晉則明顯忽略德行與事功,而注重內在的精神境界。例如王承與衛玠,既無政績,又無著述,且渡江南下后不久便病亡,對東晉王朝建立無任何貢獻,卻被東晉清議尊為最杰出的人才:“于時中興名士,唯王承及玠為當時第一。”(《晉書·衛玠傳》)

    如何鑒別人物內在精神的高下呢?通過分析《世說新語》《晉書》中的典型案例,結合人才學著作《人物志》的理論,可以將兩晉時期的人才鑒別方法,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觀察體征,即“看相”。但這種看相不是看命運,而是看性格、才能與思想境界。《人物志·九征篇》提出了要從神(眼神)、精(精氣)、筋(肌腱與靜脈)、骨(骨骼)、氣(內氣)、色(臉色)、儀(體態)、容(表情)、言(音色)九種體表特征,了解人的生理稟賦及其才能。這種方法在兩晉時期的文獻中處處可見。下面的案例,均出自《世說新語·容止》。裴楷稱王戎目光炯炯有神,如同閃電:“裴令公目王安豐:‘眼爛爛如巖下電。’”王羲之贊譽杜乂肌膚潔白溫潤如凝結的脂肪,眼睛又黑又亮像神仙一樣:“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劉惔目測桓溫,從其鬢毛如“反猬皮”、眉毛如“紫石棱”,斷定其屬于孫權、司馬懿一類人物:“自是孫仲謀、司馬宣王一流人。”

    2.通過談話,尤其是清談玄理的水平鑒定人才。談話是《人物志》中最重要的人才鑒別方法,如其《接識篇》的內容,是通過德、法、術三種主題談話,了解對方是否具有思想工作能力、立法執法能力與戰略決策能力。兩晉名士最喜好的活動是清談思辯,觀察重點是學術水平與精神境界。許多著名人物就是通過清談脫穎而出的。從西晉元康名士王衍、樂廣,到東晉永和名士殷浩、劉惔,都是通過清談大獲成功而走上歷史舞臺的。以下的“三語掾”與“口若懸河”,是典型案例。

    《晉書·阮瞻傳》載:清談熾熱的西晉元康時期,司徒王戎向前來拜訪的青年名士阮瞻提出了一個玄學問題:“儒家重視綱常名教,而道家崇尚個性自由,兩家學說的主旨有何異同?”阮瞻回答了三個字:“將無同。”王戎聽了非常激動,感嘆不已,立刻破格辟阮瞻為司徒掾:“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

    《世說新語·文學》記載,元康某年,王衍為慶賀其四女兒與裴遐結婚,邀請了大量的玄學名士,在洛水邊舉辦了一場學術清談。“當時名士,王裴子弟悉集。”平民子弟郭象參加了清談,挑戰裴遐,顯示了極高的辯才與理論水平。王衍對郭象極為賞識,予以高度評價:“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晉書·郭象傳》)王衍不僅是西晉元康時期貴“無”派的領軍人物,也是當時最重要的人物品題權威。“太尉王夷甫,一世龍門。”得到了王衍的品評,郭象從此走上了仕途,飛黃騰達。

    3.從行為方面考查人物,這是傳統的識人之道。兩晉時期思想界對人行為的觀察,重心不是政治能力,而是人格特點與精神境界。玄學理論崇尚人性“自然”,但這并非最高境界,達到“忘情”“忘我”之境,才是最理想的人格。《世說新語·雅量》記載,謝安未出山之前,曾和孫綽、王羲之等名流一起乘船泛海游玩。忽然風起浪涌,孫、王等人嚇得變了臉色,要求返航,而謝安卻興趣正濃,吟詩長嘯,十分得意。船長不愿掃謝安的興,所以拒絕了返航的要求。不一會,風轉急而波浪更猛,孫、王等人都“喧動不坐”,這時,謝安才拖著長音慢慢說:“如此,將無歸!”(“這樣,就回去吧!”)自這件事后,大家都一致認定,謝安具有“鎮安朝野”的宰相氣量。從《世說新語·雅量》的案例看,能否達到忘我之境,是人才高下最后的分野,略舉其中三例。

    其一,祖約喜飲財物,阮孚喜歡木屐,是兩人的自然之性所至,不知誰高誰低。某日祖約在料理財物,忽然有客人到,祖約慌忙用身體擋住沒有數完的財物,神色慌張。有人拜訪阮孚,阮孚正在制造木屐,他看到客人來了,繼續手中的工作,神色平靜地感嘆:“生命短暫,不知一生能做多少木屐。”由于阮孚不為外物所累,“于是勝負始分”。

    其二,王徽之和王獻之兩兄弟坐在一間房子里,房頂突然起火,王徽之連木屐也顧不及穿上,赤腳逃出。王獻之則神色安然,按士族走路須人攙扶的習慣,用緩慢平靜的語調喚來仆人,為他穿上木屐,扶著他慢慢走出去。“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其三,桓溫準備篡奪皇位,打算除掉謝安和王坦之兩個重要障礙,他在朝中舉行宴會,暗中埋伏刀斧手。面對充滿殺機的宴會廳,王坦之的恐懼心情完全表露在臉上,倒拿著手版,汗水濕透了衣服;謝安則朗誦著嵇康的詩,從容不迫地前行。“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劣。”

    四 南朝衰落,好“文采”

    淝水之戰后,士族社會與東晉王朝一同走向了衰落。田余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中寫道:“回顧謝安死后東晉的這一段歷史,無論是主是相,還是其他內外當權士族,人物均甚鄙陋,活動均具末代皇朝特征。”從表面上看,玄學的文化風尚在東晉后期士族名士身上延續,而實際上,他們繼承的是玄學文化中的糟粕——酗酒、服散、裸裎、空談而不理政務。人物品題仍在繼續,而標準更為荒誕。王恭如此為“名士”下定義:“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世說新語·任誕》)來自北方前秦的苻朗,因仰慕南方的玄學文化而投奔他向往的文明社會,現實卻使其大失所望。他崇尚的那個清談哲理的社會已經不復存在,官員們所關心的,不是哲學與政治,而是南方的美食。他的“棄暗投明”之舉,無異于燈蛾撲火。

    晉末宋初,隨著士族社會的衰落與武人(中下層士族)和寒門勢力的崛起,皇權復興成為歷史的必然趨勢。在鎮壓反對派的爭斗中,劉宋開國皇帝劉裕使高門士族受到了重創,開啟了皇帝意志主導選舉規則的時代,士族社會沒有能力繼續控制選舉話語權了。劉宋皇室沒有高門士族清談哲理的思辯能力,而是通過詩賦文章與士大夫交游;腐朽的士族社會已經向新的皇權屈服,亦通過文章博取皇帝與宗王的歡心,于是開啟了以文取士的新風尚。這種新的價值取向,在南朝繼續發展,成為皇族、士族與寒人都能接受的新準則。因此文采成為南朝衡量才能的標準,士人通過撰寫詩賦文章獲取聲望、步入仕途,風靡漢魏兩晉的人物品題風尚迅速衰落。

    北朝在漢化過程中吸收了南朝文化,故重文風尚隨之北上。孝文帝好辭章,上行下效,重文之風滲透到北魏的官場和士林之內。經過周隋時期的發展,重文風尚成為隋唐進士科以文取士的思想文化基礎。當然,對人才的評價,任何時代都會存在,但是作為一代文化風尚的人物品題,在南北朝時期退出了歷史舞臺。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歷史系)

    ——本文刊于《文史知識》2017年第11期“特別關注”欄目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日韩在线免费看网站|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