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行業多講究“金三銀四”,即三四月份成為職場跳槽多發季。春節回來,又到了職場“跳一跳”的集中時段,近日包括智聯招聘、boss直聘、拉勾、領英、脈脈等在內的招聘網站以及職場社交平臺,相繼發布了2017國內職場相關人才數據以及2018行業前景預測等報告。其中既有當下關注度盛極一時的區塊鏈行業簡報,也有從女性垂直人群角度進行的數據觀察。
我們根據上述各平臺相關行業報告,對其中核心調研數據進行了一次集中梳理,試圖更直觀而簡明扼要地將2018年有關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等熱點行業及人群分布等做一次統籌,以作2018年互聯網相關行業發展的一個參照角度。
一.求職高峰提前到來,互聯網和金融為人才流入率最高行業
根據BOSS直聘近日發布《2018旺季人才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人才流動趨勢明顯,主要體現在人數增多、高峰提前等方面。
具體表現在,比如2018年春節后一周,求職人數較2017年同比增長20%,創下近三年來新高。與以往春節后三至五天簡歷更新行為開始大幅增長相比,2018年簡歷更新高峰從正月初十提前至正月初六。
這一現象或許也從側面反應出更多職場人群對自己的規劃更向前一步,相較以往更主動地擁抱變化,以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
根據上述同份報告,互聯網和金融行業依然成為2018年求職旺季中人才流入率最高行業,其中互聯網平均薪資最高,為1.08萬元;互聯網行業薪資增幅也為全行業中最高,為5.3%。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培訓和物流/倉儲因知識經濟崛起以及零售行業環境的變化而得以迅速發展,人才吸引力也隨之增強。2018年里這兩大領域人才凈流入比例甚至將超越此前一度受求職者歡迎的專業服務與通信行業。
這也使得互聯網行業成為人才最緊缺行業前五名,此外,在線教育、互聯網金融和企業服務三個細分領域人才稀缺程度最高。
二.區塊鏈盛極一時,平均薪酬2.58萬元
春節前后區塊鏈的熱度完全可以說風頭無兩,它的受關注度甚至已經打破了行業圈與城市鄉村的局限。
即便風口上豬與鷹齊飛,尚未分出四蹄兩翼。但從招聘數據來看,至少這一行業所受追捧情況表現得十分直觀。
根據拉勾網近日提供的區塊鏈人才需求信息來看,目前其平臺有接近1000個區塊鏈崗位正在開放,其中騰訊、阿里、小米、獵豹、順豐、聯想等均在招聘區塊鏈人才,主要鎖定區塊鏈技術專家、區塊鏈研究專家、產品經理、行業記者等崗位。主要薪資分布在月薪3~4萬區間,約5%的崗位提供月薪5~10萬之間。
而最熱門的區塊鏈開發相關技術則主要要求熟練掌握Go、Java、C++等主流區塊鏈系統開發語言中的一兩種,并熟悉Linux/Unix和數據庫知識。
與此同時,BOSS直聘調研數據顯示,區塊鏈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飛速增長,2017年11月之前,區塊鏈相關崗位的平均招聘薪資為2.32萬元。2017年11月之后,區塊鏈相關崗位的平均招聘薪資達到2.58萬元。 而2018年前兩個月,區塊鏈相關人才的招聘需求已經達到2017年同期的9.7倍,發布區塊鏈相關崗位的公司數量同比增長4.6倍。人才供應量同比增加235%。
不過由于行業過新,無疑真正人才存量目前仍遠低于實際需求。
從職位分布上看,有73.7%的區塊鏈相關崗位為技術類,7.5%為產品類、 8.4%為運營類,還有10%其他崗位(包括行業分析師、市場推廣、記者等)。 超過80%的區塊鏈相關職位對求職者的技能要求在3項及以上,技術類人才除了需掌 握常用開發語言外(C++,Java,Go),還需要對密碼學、共識算法、超級賬本、智能合約等有足夠了解。而通過轉崗從事區塊鏈相關職位的人才,幾乎全部為從事基礎開發或數據挖掘的工程師。
值得一提的是,據BOSS直聘透露,截止到2018年2月底,其平臺上沒有發現AI領域人才轉向區塊鏈行業的趨勢,AI領域仍然是大部分資深技術人才轉崗的首選目標。
三.AI方向或將在長期內成為就業市場熱門窗口
有招聘行業相關從業人士對網易科技稱表示, AI仍可能是接下來長時間里熱門的人才需求方向,甚至與此相關的、過去高校里相對“冷門”的應用語言學等正成為就業市場搶手專業。
根據去年年底智聯招聘發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業市場供需與發展研究報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實踐上的不斷成熟以及相關創業公司的增多,在過去一年里,人工智能領域人才需求量增長近2倍,對比發現,僅在其這一相對綜合的招聘平臺上,2017年Q3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相較2016 年Q1 就增長了179%,是2016 年Q1 需求量近 3 倍。
2018年人工智能相關人才需求或將有增無減。從供給側看,目前高校輸出AI人才量仍處于較低數量。
近日南京大學發文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算是國內高校中對該方面人才培養的一個先趨動作。
敲黑板:有志于未來致力于此方面的同學們,人工智能了解一下,無論如何,畢竟擁有AI技能的人才薪酬在持續看漲。
根據智聯招聘報告顯示,擁有 AI技能的人才現階段薪酬區間主要集中于 10001——15000 元 / 月, 占比 40%。從企業給出的薪酬預算來看,具備很大的上升空間,其中15001-25000 元 / 月區間、 25001——35000 區間的招聘缺口較大。
從具體技能要求上看,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8全行業人才遷徙報告》,算法工程師排在了九成以上公司AI業務流入第一位。緊隨其后的崗位需求是數據挖掘工程師。
四.女性整體收入比男性低22%,而這還是比去年情況樂觀的數字
根據智聯招聘《2018女性職場現狀調研報告》,女性面對的職場偏見情況依然存在,整體而言,職場中女性收入比男性低22%,而這一收入差距還是相較去年縮短了8%。
以運營類基礎階段工作舉例,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并無明顯差異,甚至女性的收入略高于男性,但是從兩個人群的整體收入來看女性卻比男 性低了 21%。
智聯招聘認為,導致兩者在職場中收入差的直接原因與女性在領導崗位上缺失相關,依調研數據,目前國內職場上67.1% 的女性為普通員工/ 職員,比男性占比高14.8%;而在管理職位分布上,男性占比顯著高于女性。調查中73.8% 的職場人認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為男性,75.2% 認為所在部門中,經理級別以上的員工大部分是男性。
在晉升障礙調研中,“處在婚育階段,被動失去晉升”這一原因成為女性較為突出的升職阻力,比同身份的男性高出9.7%。35.9% 的女性將上下班方便作為選擇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這也決定讓其放棄了更大范圍的工作機會選擇。
五.城市間人才流動加劇,北上廣深凈流出率達0.6%
根據上述BOSS直聘提供的數據,2018年前兩個月全國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個城市,白領平均月薪為8730元,同比增長2.9%。北京、上海破萬,深圳、杭州隨后。而以杭州為代表的二三線城市繼續吸引北上廣深等人才的流入,一線城市凈流出率達到0.6%,較2017年同期增加0.05%。
其中吸引人才的二線城市中,以杭州、武漢、成都、鄭州、西安五個城市吸引力最大,2018年離開北上廣深的求職者,有35.5%流向了上述5座城市,而這些城市在這一招聘旺季里也出現了大批互聯網相關的創業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趨勢在被統計的18個月左右的區間里相對穩定,可見人才向二三線流動不僅僅停流在媒體的報道故事里。
此外,根據同份報告,將北上廣深設為工作首選城市的18-35歲青年勞動者比例也迅速下降,從 2015年的65.8%下降至2017年末的46.5%。選擇新一線城市的青年勞動者比例直線上升,選擇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比例也較2015年翻倍。
六.千禧一代升職周期大大縮短,跳槽頻率更高
LinkedIn(領英)近日針對千禧一代(80、90后)和X一代(60、70后)發布的職場人大數據顯示,千禧一代決策者中的性別差距逐漸縮小,已從X一代的約30%增至39%,但職業發展也表現出更高的跳槽頻率(平均跳槽周期約2.5年, 對比X一代的3.3年),這在客觀上為其帶來了更快的職場晉升通道。
據其統計數據,千禧一代從基層到總監級別的升職過程上,X一代平均需要10年之久,80后需要6年,而90后則只需4年。同時,90后與以往時代比“大公司情結”更小,而更趨向匯聚在中小企業(200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