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板來說,好不容易把80后搞明白,摸索了一套比較有效的管理辦法出來,90后又不一樣,原來那一套又不好使了,還得重新來研究。不但老板頭大,人事經理們頭也大。
90后員工的特點,大家都是清楚的:
正面的:
熱情,有沖勁,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知識面廣,相對容易塑造團隊氛圍,對待遇的要求不再作為首要條件。
負面的:
責任意識差,規(guī)劃意識弱,嚴謹不足,容易放棄,不能吃苦,怕麻煩,脆弱,承壓能力弱,一不高興就走,而且還是突發(fā)性離職,提前連個招呼都沒有。
所以,老板說頭疼,人事部經理也說頭疼,說頭疼的時候,有想過自己的問題么?
為什么管不好?有認真研究過問題背后的問題嗎?有分析總結90后的管理特征嗎?有導入過多少創(chuàng)新管理因素嗎?針對90后的員工,對他們是不是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是不是還是在沿用過去的傳統(tǒng)管理模式?是不是還是針對70,80的管理模式?
光把責任都推卸到這些90后員工身上有用嗎?再者說了,這也不是頭疼下去就能解決的問題,畢竟90后越來越多,必將成為企業(yè)員工團隊的主流,再過幾年,00后都要出來了。
再不追問管理者自身原因,也不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先假定這個問題無法解決,然后就說這是個普遍現象。牢騷發(fā)了一堆,看起來也把責任推卸到90后員工甚至是社會環(huán)境上,這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在實際的應對思路中,往往是遷就,不敢進行硬性管理,不敢給更大的壓力,甚至還得要哄著他們,擔心這些90后隨時后離職,讓本來就緊張的人手更加緊張。
這種思路再持續(xù)下去,不但現有的管理問題無法解決,還會導致90后員工團隊的流動性越來越大,人事管理體系越來越脆弱。
一、真不能硬性要求?
誰都不喜歡被硬性要求,當然得要分是什么性質,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規(guī)矩,例如尊重他人,不攻擊他人,遵紀守法,不搬弄是非,工作中的保持紀錄,信息確認,分類歸位等規(guī)矩,這是一定要,這不僅僅是企業(yè)的要求,而是一個社會人基本的做人做事準則。這些基本規(guī)矩都做不到的員工,留在企業(yè)也無價值,并且還會污染其他員工。
而對于一些企業(yè)內部所制定的意識形態(tài),例如 企業(yè)文化 ,各類信仰,效忠企業(yè),企業(yè)精神之類,則沒有必要強迫員工接受,員工能接受是最好,不接受也不強求,畢竟現在個人價值觀是多元的,沒必要硬性要大家接受企業(yè)所制定的價值觀。筆者接觸過的某運動品牌大區(qū)經銷商,老板信佛,逼著眾員工集體信佛,逼走許多90后,然后老板說90后不好管呀。
二、沒有規(guī)劃怎么辦?
90后員工缺乏規(guī)劃意識,那怎么辦?順著他們?那只會更糟糕,沒有基本規(guī)劃的員工更容易陷入茫然狀態(tài),對工作中的障礙和困難沒有心理準備,更容易出現隨意性離職。
所以,員工自己沒有規(guī)劃意識,作為雇傭的企業(yè)方,就要主動來幫助員工導入規(guī)劃意識,至少,可以為員工提供一年度的職業(yè)規(guī)劃模板吧,可以做職業(yè)規(guī)劃示范給大家吧,可以有選擇性的幫助部分員工作職業(yè)發(fā)展回顧吧,員工的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淡漠,就更需要人事部門主動介入,主動幫助。若是員工自己沒規(guī)劃意識,企業(yè)也不幫一把,結果自然是更糟糕。
三、沒有責任心怎么辦
從表面上來看,90后對企業(yè)對工作沒有責任心,這導致做事不認真,不肯吃苦,不愿意承擔壓力,對困難的躲避思想嚴重,即便企業(yè)再三強調責任心如何如何也沒有用。
怎么辦?換個角度想一想:
1、員工對企業(yè)沒有責任心,那么他們對誰有責任心?
2、企業(yè)若是沒有辦法讓員工建立對工作的責任心,那么誰會讓員工重視對工作的責任?
答案是:父母!
在這個問題上,需要借助員工父母的力量,通過與員工父母的關系建立(家長福利品,定期餐聚,家長參與員工活動,優(yōu)秀家長評選,家訪)等等,來間接的實現員工對工作的責任心建立。
畢竟,大部分員工對自己的父母還是有責任心的,同時,我相信大多數父母是希望孩子做好當前的工作,并且是穩(wěn)定在這里的,也就是要有對工作的責任心。
讓員工對工作有責任心,企業(yè)有這個愿望,家長有也這個愿望,兩者合力,應該有許多辦法和策略可以來解決這個問題。
四、傳統(tǒng)的技術學習 系統(tǒng)
既然知道90后的員工變動因素大,存在隨時離職的可能,那么,就更要在學習 體系上進行改良,一是學習 分類型,二是學習 方式的改良。
傳統(tǒng)的學習 模式有幾個特點:
1、先假定員工會在公司里長期做下去,所以學習 計劃 是較為松散的,且多以老員工傳幫帶的形式來進行,
2、集中性的現場學習 也多是以單向的填鴨式知識技術灌輸為主
3、學習 內容較為生硬,通俗化和趣味性程度不夠,別說90后,70后和80后都沒多少興趣聽下去
4、缺乏配套的技術手冊,相關的技術都只是通過言傳身教或是個人記憶。
這類傳統(tǒng)的學習 體系,與90后的特質,及所存在的高流動性根本不匹配,導致學習 效率低,員工技術能力成長慢,工作效率也就無法提升,效率決定業(yè)績,業(yè)績決定收入,收入決定員工的情緒和離職率。
在針對90后員工的學習 體系方面,可考慮進行如下調整:
1、充分考慮到90后員工的不穩(wěn)定因素,及學習 成本的回收問題,應將學習 分類型,對于新入職的員工,得要有對應的入職快速學習 體系,既是在幾天的時間內,對新進員工進行密集的集中學習 ,讓新員工在短期內迅速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在轉正后,再啟動在職的中長期學習 體系。
這種集中型的入職學習 ,一方面讓新員工快速熟悉工作,初步保證學習 成本的回收,另一方面,也可同步測試新員工的學習能力,若學習能力差的,可迅速淘汰,避免傳統(tǒng)做法中,先讓員工上崗,然后慢慢學習 ,等一兩個月時間,才發(fā)現員工學習能力差,再淘汰,對員工和企業(yè)來說,都是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