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實踐、接地氣的課程
訓練營課程照顧到了大學生創業者所需的各個方面。
在《創業總動員》模塊,國內商業模式第一刊《創富志》董事長張信東從商業模式談及創業。他從事商業模式研究已有8年,積累了國內外1000多個商業模式案例。他說,改革開放這30年,第一代創始人的成功主要是戰略選擇的成功,那個時候什么行業都是空白,做什么都可能成功。而現在市場各個領域已經積累了一大批低效率的存量,因此,創業者只有將這些低效率的存量釋放出來,才能創造出更大價值。他建議,創業一定要注重商業模式設計,最好的創新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同時,一定要利用好市場的存量,“要借勢而非造勢”。
《時代·大風口》從當下市場發展的趨勢,分析了未來最可能出現百億級企業的領域。主講者王偉曾歷任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怡安翰威特大中華區副總裁、韜睿惠悅中國區首席顧問等,長年為騰訊、阿里等國內巨頭做戰略咨詢,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在分析了跨界融合、手游、醫療等一些領域的未來發展空間之后,他強調,創業者一定要學會看趨勢,現在被邊緣化的技術未來也可能顛覆主流——比如4G時代的到來肯定要求手機電池技術需要大的飛躍。此外,他認為創業者的退出不一定要IPO,如果你能夠布局在BAT這些巨頭未來要走的路徑上,最后被他們收購,也是一種非常成功的創業。
《風投的口味》主講者眾投邦、國富源投資執行合伙人朱鵬煒以他投資過的數十個90后創業項目為案例告訴學生,在趨勢、商業模式、團隊等因素之外,夢想也是一個吸引投資人眼光非常重要的元素。他通過分析自己為什么投愛牙、樂奇足球、輕生活等幾個項目,闡述了投資人看項目的方法,“首先投資人所關注的是你的行業,你的行業里面有沒有可能巨大的發展空間”,“第二點你選到行業以后,你的產品是什么,你的技術是不是有足夠吸引性?”他說,投資人喜歡的好項目是真真實實改變生活,能夠給生活或社會某一個環節降低成本的。此外,他還強調創業一定是艱難辛苦的,沒有辛苦的元素,創業不可能成功。
《銷售你的夢想》旨在教會創業者如何有效獲得融資,主講人是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湯大杰。作為投資國內上市企業最多的公司副總,他擁有20 年的企業管理、投融資業務和資本市場方面經驗,帶領團隊管理近二十只政府引導基金和商業化基金。他首先分析了創業投資的各個階段:“天使投資就是你出錢我出力”——但天使投資不僅是找錢,更是找合伙人!而VC和PE階段,企業基本都是為了擴大規模、占領市場而進行的融資,再往后就是上市IPO。他也詳細介紹了市場中不同的投資主體,并就創業者在不同階段面對他們時應該采取的策略給出建議:當一個企業小的時候,應盡可能對股權吝嗇一些,能做債券融資不要輕易選擇股權融資。此外,在融資中注意投資主體,千萬不要失去自己資本化的機會。
《聚人·分錢》講述初創團隊的建設與股權配置,主講者硅谷藍天使basic創投管理合伙人馬耀光以生動的案例、互動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一個優秀的團隊應具備的堅持、共同理想、專注等基因和激勵手段,以及如何處理團隊內部危機。他說,CEO是第一執行人,就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同時,CEO還要像是首席娛樂官,因為團隊跟隨你不是要去受苦的。對于團隊的股權配置,他建議發展初期創始人持股一定要一邊倒,最好達到“532”結構,后期,創始人可以將手中的股份拿出來激勵員工,但最好要讓員工出一定資金——“要讓他們有投入了錢的概念!”最后,他送給同學們兩個創業秘籍:第一激情。沒有激情就沒有能量,沒有能量就什么都沒有。第二,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要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
《玩轉商業魔方》是以商業模式畫布為工具,通過國際最領先的創新思維訓練,幫助學生重新梳理并創新自己的商業模式。授課老師林詠慈女士,是全球創新思維領導品牌——德博諾思維系統中國華南區總經理,全球500強創新導師,擁有20 年的創新、管理、市場營銷實戰經驗。在一整日的課程中,林老師每講授一段知識,學員就需要使用手中的商業模式畫布開始練習工作,或進行自己項目的商業模式梳理,或按要求在畫布上“創辦一家公司”。通過這樣的學習,讓同學們掌握了一個企業運作的基本要素,并可對自身創業項目作出補充調整。林老師還給大家講授了調查了解客戶的工具——移情圖,與商業模式畫布相結合后,讓很多同學發現自己項目中的很多難點就此解開了。
全新的創業思維塑造
戰略、趨勢、團隊、融資、商業模式、路演……每一個模塊都是業界的資深人士甚至是大咖出面分享,很多創業者的思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人被一句話一個案例影響。“過去我們太在意產品或服務技術含量的本身,而往往忽略了商業模式的構建與梳理。這次培訓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創富志張信東董事長提出的借勢而非造勢的觀點。特別是陳冠聲老師用他的創業故事闡述了商業模式的獨特魅力。”華南理工大學的馮世杰分享了他的感受。
另一位同學王冬冬的感悟更多在團隊組建方面:“作為一名創業者,如何用你的個人魅力組建你的團隊,如何利用股權和股份配置留住你的核心員工,以及對初創公司的建議等等。這些知識,著實為我指明了一條道路!”
而更多人的感悟和改變是整體思維層面的,對商業與創業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天以來,感受最深的是思想的魅力和沖擊。企業家、研究專家們的講座都非常精彩,不管是向我們提出的顧客甚至競爭對手轉化成合作伙伴的思路,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梳理,都讓我們受益匪淺。”山東大學的胡夢瑤如是說。
“在之前,我做創業只是憑著一股感覺,橫沖直撞,激情主導著我。從周一到現在,我們聽了很多前沿思想,做了很多心靈交流,無論是講解式指導還是實踐式操作,都讓我受益良多。我的創業更加冷靜了,學會去思考、去分析、去更有針對性的思考項目發展。”四川大學的馮軍帥說。
38位創業者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悟,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時間太短,想要學習更多。而學有所得,能為創業者的未來之路減小障礙,正是“燧石星火”創業訓練營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