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前,賣掉五星電器后,我帶著兩個副總裁、幾位員工重新創業。我們想用非傳統思維去尋找初創企業的路。這幾年,我們找到了一些方法。
突破自我為中心的慣性思維。在2009年,我們確定了“凝聚智慧和力量,讓更多的有志者成就事業夢想”的愿景。事實上,五星控股所做的事都不是我們這些人做的,尤其不是我做的。像我這個年紀,必須迅速地從經營一線中退出來,包括一些高管。可能開始當個配角,最多跑跑龍套,但主要精力逐漸要放到大舞臺上。我們把這個思想建立以后,感覺找到了方向,因為我們需要去幫助一些年輕人,成就自己。
突破線性思維。原來我們做企業,是用一個火車頭拉很多車廂,這是一個線性思維。信息化時代,消費需求個性化和多樣化,所以我們提出分布式、聚合式的發展。我們把火車的發展模式變成一個艦隊作戰模式,我們有很多快艇,哪個快艇跑得快,我就給它資源,它要什么我給你什么,跑得慢的,也可以給你一個纜繩,拖在我后面。但是如果你不行,我隨時拿著斧頭把繩砍斷。
突破大組織瓶頸的問題。組織越龐大,越容易被消滅和衰退。稻盛和夫創造了阿米巴模式,把大組織分得小一點,讓小組織獨立核算,讓更多的經營者參與進來。而我們采用的是反向的阿米巴模式,用互聯網的技術,把小單體聯系在一起,把思想能夠聯在一起,我們幫助這些企業成長。
五星控股未來如何雕刻這些商業模式:
一,圍繞價值雕刻,由現在傳統商業的實現價值轉向去創造價值。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再靠賣商品賺差價已經難了,所以我們從原來的獲取剩余價值迅速轉向去創造價值。我們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買賣,也提供很多的培訓、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管理、信息化管理,共享很多財務信息。未來我們仍要從實現價值到創造價值,更重要的是要去分享價值,幫助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來分享價值。
第二,圍繞人才去雕刻。原來我們招募人才,是為企業服務的,這幾年,我們意識到企業必須為人才服務。原來的因崗適人不對,我們叫因人適崗。
在現有體制當中,你說這個崗位不行,我給你換崗位,只要能發揮作用,你到一線可以,回來當老總也可以,一定要為人才去提供這樣的一個舞臺。
你想創業,我來投資。我們在企業內部設立一個創投基金,資金規模一億元。企業內部員工,只要你有好的主意,好的想法,我就投資,不是投資你這個項目,而看你這個人行不行。
第三,圍繞著產業鏈雕刻。我們現有的零售業,有農村市場,有高端家庭客戶,也有社區商業,還有供應鏈的。接下來,我們會圍繞這些產業,用生態的視角,內部孵化一些相關聯的企業;對外部,我們也投資乃至并購,把整個企業做得更加開放,更加平臺化。以前我們傳統的做法是把一個企業的事情做好了就行,現在五星控股也要開放思想,提供平臺,更多的分享價值,更多的講究生態。
(本文節選自汪建國在五星控股成立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