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國IT領袖峰會”昨日在深圳舉行,其中最重量級的環節無疑是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等人的高端對話。關于互聯網風口、產業融合、BAT的競爭邊界和合作等熱門話題,上述大佬奉獻了堪稱近幾年以來最精彩的論述。
互聯網“下一個風口”在哪?BAT如何定位?聯想如何與蘋果競爭……這一系列問題,都將在本組報道中找到答案。
“打完才知道誰本事好”、“風口論和豬論都是投機主義”、“不融合都活不好”。昨日(3月22日),BAT(百度、阿里和騰訊)再次聚首“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激辯互聯網的風口與格局。
在峰會上,馬化騰表示,看好教育和醫療市場。李彥宏則表示,風口論充滿投機思維。對于BAT競爭邊界問題,盡管相互之間競爭激烈,雙方均認為共融共生超過彼此競爭。
風口論是投機主義?
吹動金融、教育、餐飲、交通等行業產生質變之后,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在哪?哪個行業會成為下一個受益或者被顛覆的市場?
馬化騰認為,下一個風口是互聯網走出所謂的“新經濟”圈子,跟所有的行業結合。從服務業從網上延伸、輻射到任何制造產業。移動互聯網把原有產業中間不合理的,不夠個性化,不夠透明,或者成本很高的因素剔除,重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中間的組成。打車軟件之外,教育、醫療等領域還可以看到有很多創新的空間。
通過一段視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也參與了話題。馬云表示,過去7年中國從互聯網創業到互聯網產業,很快進入互聯網經濟時代,而且正在從IT走向DT(DigitalTechnology,即數字科技)時代。兩者的區別是,“IT以我為中心,DT以別人為中心,講究開放、透明。”
李彥宏的表述有些出人意料。他認為,風口論包括豬論是充滿了投機思維的方向,大家都想找捷徑,整個社會不應該鼓勵大家去找這種捷徑。
“我從2000年回國到現在,15年來時時都處在風口中,吹得我難受。讓我焦慮的是什么能夠不做,而不是還有哪些可以做。我只有回答什么不做,我才能夠真正聚焦,把真正適合我的東西做好。每一個領域都有很多競爭對手,只有擅長和堅持,才能飛起來。”李彥宏說道。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馬化騰昨日在IT領袖峰會上“訴苦”,稱自己跟馬云打實在是“身不由己”。“有時候我們上面想,不如這個別打了合并吧,跟馬云也說別打了,但是下面還是氣勢洶洶,還是拼得你死我活,那怎么辦?那就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正如馬化騰所言,在大到金融、醫療、教育、影視行業,小到外賣、家政、購票細分市場,BAT之間業務交織并非純粹的戰略競爭關系。在戰術上征伐不斷,比如淘寶屏蔽百度搜索、屏蔽微信,微信封殺快的紅包。在戰略上,馬化騰和李彥宏認為,共融共生多過彼此抵制。
馬化騰表示,BAT現在競合關系比較多,比如騰訊與百度、萬達的合作,跟阿里共同投資眾安保險、華誼兄弟,包括滴滴打車和快的的合并。周邊很多摩擦競爭,因為各自主體有嘗試過,但是各自的主陣營都很難進入。隨著競爭的深入,最終會達到動態平衡。“但這是一個過程,你不打完怎么知道誰的本事好,哪一方面誰的基礎更好?經過這樣的交流過程也是切磋,后面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合作出現。”
李彥宏這樣分析BAT的競合作用:中國現在大概有六七億網民,百度、騰訊網民滲透率可能比90%還要更高,阿里可能低一點,到這樣的滲透率的時候,真正推動業務往前走的是整個生態,BAT之間競爭、合作,以及與其他創業型公司,對整個中國互聯網生態來說都是健康的。“即使馬化騰投的公司我也很希望看到他起來。只要他愿意跟我連接,他做得很好,我的用戶體驗也變得很好了。中國互聯網好了,BAT就好了;BAT好了,中國互聯網也會從中受益,我們是共融共生的關系。”李彥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