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
定位不能僅僅局限于產品方面,在產品雷同化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價格、渠道、傳播方面的定位。但是這并不排斥產品方面的定位,而是將產品、價格、渠道、傳播都作為定位的備選要素來考慮。如果我們把產品作為定位對象,就需要完成產品屬性、產品利益和產品價值的三維定位。
價值定位登場
湯姆·雷諾茲(Tom Reynolds)和丘克·吉恩格勒(Chuck Behavior)曾提出了消費過程中的“手段——目的”理論。該理論認為,顧客在購買產品和服務時,其出發點是實現一定的價值,為了實現這一價值需要取得一定的利益,為了實現這一利益需要購買一定的產品和服務的屬性。具體地說,個人價值是人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手段是人們實現目標的所有方法,在
市場營銷
范疇中,手段就表現為產品屬性及由此帶來的產品利益。這就形成一個手段——目的鏈(Means-end Chain):產品屬性——產品利益——個人價值。
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與其相反:母親認為做個好媽媽很有價值,而做個好媽媽首先要保證孩子健康;因為孩子健康很重要,所以不能讓孩子有蛀牙;沒有蛀牙首先要預防,所以才買防止蛀牙的含氟牙膏。在這個鏈條中,氟化物是產品屬性,防止蛀牙和使孩子健康是產品利益,“做個好媽媽”是產品價值。
因此,產品的定位,包括價值定位、利益定位和屬性定位三個方面。顧客在購買產品時,總是為了實現個人某種價值。價值是由產品和服務功能利益組合實現的,不同的顧客對產品和服務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而利益是由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屬性實現的。價值確定產品和服務帶來的利益,利益確定產品和服務的屬性。
雖然在表面上,今天的消費者與昨天的消費者購買的是同一種類別的牙膏,但是購買的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他只購買產品屬性和產品利益(比如含氟牙膏或防止蛀牙),但是在今天他常常會購買三種東西:產品屬性、產品利益和產品價值(比如“做個好媽媽”),而產品價值的差異化成為定位的最重要內容。例如兒童防蛀牙膏有很多品牌,這些品牌的產品屬性和產品利益都是一樣的,含氟和防止蛀牙,但是由于佳潔士推出了“好媽媽”這一準確的價值定位,所以取得極大的成功,成為兒童牙膏市場的領導者。
殺菌的清潔用品也有很多品牌,它們的產品屬性和產品價值也是一樣的,含有滅菌成分和殺菌,但是由于舒膚佳推出了“愛心媽媽,呵護全家”這一獨特價值定位,就取得了與眾不同的營銷效果。
利益定位殿后
一個成功的價值定位必須建立在利益定位的基礎上,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中華鱉精、馬家軍一號、生命核能、腦黃金等諸多保健品都有自己的價值定位,諸如讓“一億人聰明起來”,但產品很快就在市場上消失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益定位的缺失,目標顧客沒有感受到這些產品的保健作用。這就如同牙膏沒有防蛀功能,你卻拼命地叫喊“沒有蛀牙,做個好媽媽”的價值訴求,自然不可能成功。
手段——目的理論學者將利益劃分為社會心理利益和工具利益,二者又可以劃分為結果利益和過程利益。
社會心理利益和工具利益。社會心理利益是指人對消費結果的看法,這種看法會影響他們對產品的選擇行為。例如,一個顧客認為自己是高雅的,就會偏愛夏奈爾、寶姿等品牌,排斥古怪、前衛的品牌。工具利益指幫助人們實現心理利益的利益,包括功能利益、體驗利益和財務利益等內容。
結果利益和過程利益。結果利益是指使用產品出現的后果,過程利益是指產品獲得、儲存、使用和處理過程中出現的利益。
各種利益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結果利益和過程利益體現在工具利益和心理社會利益之中。同時,通過工具利益實現心理社會利益,最終實現個人價值。馬克·佩里博士以牙膏為例說明了各種利益之間的關系。
由表中分析可知,口味好可以使孩子刷牙時間更長和感到有趣。刷牙時間更長可以防止蛀牙,感到有趣可以使寶寶更快樂。防治蛀牙可以省錢、可以有健康的孩子、可以誘發出自內心的笑容。寶寶快樂可以使全家快樂,父母不耽誤工作,從而賺更多的錢,帶來更多的快樂。
屬性定位隱身
各種利益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品屬性定位。 因此,在研究了顧客或消費者關注和重視的利益之后,還必須具體研究用哪些產品屬性來實現這些利益。產品屬性是保證產品利益的條件,是生產過程必須考慮的要素,因此在與目標顧客溝通過程中,常常不必強調產品屬性的定位,而是強調產品利益和價值的定位。沒有與利益定位相一致的屬性定位,產品利益定位無法到位。例如早期色拉油的廣告宣傳是沒有油煙,其實是有油煙的,否則我們就不用購買抽油煙機了,抽油煙機的廣告宣傳是廚房干干凈凈,其實抽油煙機抽不了多少油煙,否則我們就不用購買廚房清洗劑了。這些產品的屬性都沒有實現所承諾的利益。
馬克·佩里博士在總結若干學者的觀點之后認為,產品屬性包括:內在、外在、表現和抽象四項內容。
內在屬性是指產品的物理組成,包括原材料、制造和形態等方面的內容,原材料、制造和形態指的是產品的組成部分、制造工藝和制造過程、產品的大小和形狀等內容。
外在屬性是指不是產品物理組成部分,且可以在不使用的情況下進行評估的屬性,包括品牌、包裝、服務和價格等內容。品牌是指產品或公司的名稱和標志等。包裝是指包裹產品的器物。服務是指為顧客購買和使用產品所提供的相關服務,如送貨、安裝、學習
、維修等。價格是顧客購買產品時支付的貨幣數。
表現屬性是指產品發揮作用的方式,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對其進行評估。評估的方法有主、客觀兩種。例如,汽車的耗油量我們可以通過加油紀錄來評估,也可以通過對司機進行抽樣調查來評估。前者是客觀方法,后者是主觀方法。
抽象屬性是指將多種屬性包含的信息集合在了某一種屬性當中,包括加權多種屬性、用戶意向屬性和使用情境屬性。加權的多種屬性是指將外觀質量、可靠性、耐用性等多屬性通過加權的方法合并為一個屬性。用戶想象屬性是指用戶對某一產品或品牌的想象包含了多種屬性。例如麥當勞對孩子們有吸引力屬性,就包含著快速服務、兒童洗手間、有了場地等屬性。使用情境屬性是指顧客對某種產品和服務的使用條件有自己的看法。例如,認為麥當勞是便利餐廳,就包含了位于路邊、標準化、快速等屬性。
對于牙膏這一產品來說,屬性之間有一定的相關關系,屬性與利益也有直接的關系。例如,糖精屬性產生甜味屬性,甜味屬性帶來味道好利益,味道好利益帶來刷牙時間更長利益,從而最終導致沒有蛀牙利益。氟化物屬性帶來沒有蛀牙利益,從而導致節省看牙醫的錢和健康的孩子等利益。包裝上的卡通人物屬性帶來有趣的利益,有趣的利益帶來歡樂孩子的利益。彈開的牙膏蓋屬性帶來不用找牙膏蓋利益,不用找牙膏蓋可以帶來干凈的浴室和母親不易發怒等利益。
雖然我們敘述定位過程是按照價值、利益和屬性的順序,其實在實際規劃過程中也可以按照利益、價值和屬性的順序,也可以先進行產品屬性定位,再進行利益和價值定位。
總之,產品定位之樹包括屬性定位之根、利益定位之干和價值定位之葉,三者密切相關,成才之樹在于枝繁葉茂,枝繁葉茂在于干粗杈壯,干粗杈壯在于根深須多。用一句流行語就是:價值定位、利益定位和屬性定位,一個都不能少。
三維定位法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