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 經營管理 者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力?為什么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產業,有的企業快速發展,而有的企業舉步維艱?有的企業三五年躍進為行業的領導企業,而有的企業十年八年處于生存的邊緣線?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分析,但一個最核心的能力才是導致這些區別的根源。這個能力就是思考力。
自從人類有意識開始,就有了思考力,什么是思考力,就是人們透過現象,看清本質的能力,也是通過條件,推導出結果的能力。思考力最核心的特征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這也是人類科學進步發展的基本思維方式。
仔細分析各類企業,你會發現這樣的特點,缺乏邏輯思考力的管理者往往有以下特征:
1、強調快速,爆發式的成長機會,希望通過一項出奇的策劃和廣告來一戰成名;
2、希望能夠用一個能人來完成一夜成功的想法,所以招聘高級人才往往是越是能放大其投機心理的職業人越受到喜歡,但一般這種職業人干不了太長,一年半載,賺一筆就走人。目前市場上流行著大量的江湖術士式的職業人。這是老板們的缺乏邏輯思維方式的必然結果。
3、缺乏構建管理體系和培養人才的耐心,也缺乏進行自主研發的積極性。
4、強調行業的特點,拒絕接受優秀企業或者其它行業的人才和建議。
5、強調本企業的客觀原因,把失敗的原因總是推到 執行力 或者外部機遇上面。
從事咨詢業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接觸各類企業主和高層管理者的思考模式。要說在咨詢工作中最大的體會是什么,那就是企業普遍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很多企業在尋找咨詢公司或者學習 老師時,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本行業的經驗”。而現在受大學教育的年輕人,在這一點上絲毫沒有顯示出邏輯思維的進步,他們有時把人的經驗當成是最重要的判斷標準。
割裂企業的共性,而強調個性的特征,其結果是讓企業形成封閉的思維圈子,在這樣的圈子里,只要有一點不同思維的人都會被認為不符合本行業或者企業的特征,在這種封閉的圈子中,企業主天天在行業內尋找著創意的大師,企業如何能做得好呢?
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必然缺乏對未知事物的判斷能力,沒有邏輯思考力的企業必然導至企業老板判斷不出什么是好的人才,什么是優秀的咨詢方案。對于優秀的咨詢師而言,你的方案要有效果,最重要的是企業經營者要具備和相近的思維方式,只有思維方式相近的人,才會產生共同的認知。
沒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是理解不了靠邏輯分析得出的結論和建議的。不能正視市場的經營的現狀往往是思考力缺乏的最重要的一個表現。
比如有一家家具企業,十幾年每年都做幾千萬,但還想通過推出新的品牌實現快速的引爆。而引爆的方法就是在每年的家具展上,一鳴驚人,當我參觀了他們的產品后,只能說實在是太普通了,但他們自己認為非常好。這就是封閉思維的必然結果。缺乏對現今家具渠道和消費者的基本分析和研究,想在家具展上一戰成功,多少企業年年在這樣的夢想中周而復始的運作。
所以,思考力將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最關鍵的源泉,具備什么樣思考力的企業領導就會把企業引導到什么樣的道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