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利是企業的天職,這個道理大家都會講。贏利同樣也是企業營銷的天職,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在當今所有的企業中,銷售和管理為導向的企業比比皆是,營銷為導向的企業卻寥寥無幾。
原因很簡單:在企業的實踐中,贏利還沒有成為營銷唯一的規則。
以營銷者自居的銷售者,根本不會真正關心利潤,因為他們認為這根本與他們無關,贏利與否是企業的問題,銷售者只關心他自己的銷量上去沒有。以管理者自居的企業家,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利潤,但他們認為這與企業的其他人無關。大家幾乎都在有意無意回避利潤這個問題,似乎那本來就應該是個必須保守的秘密。
雖然大多數企業,都有一個名字很好聽的部門叫人力資源部。但只有極少數的企業真正把人力當作資源對待,大多數企業的人力還只是機器。職業經理人其實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不要說企業稱你為內腦,外腦,即使人家稱你為電腦,電腦也只不過是一臺機器。雖然很多企業都有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消費者忠誠計劃,但建立關系和培養忠誠的背后,客戶和消費者仍然被當作工具而不是資源。
這就是現代企業營銷,在不遵循贏利規則前提下的現狀:企業家一個人在營銷,一大堆人按照他的想法銷售!企業剩下的人在干什麼呢?剩下的人在干另一件更耗費經歷的事:叫企業政治!
贏利規則的用武之地,應該是企業外部營銷和企業內部營銷,目前的現狀是:只有企業家一個人,在耗盡心力的琢磨著贏利規則,企業外部依舊風云變換,企業內部仍然波瀾不經。幾乎所有的企業家都說自己好累;我說那是你自己找的,你明明是應該做營銷的,你偏偏固執的做管理,你明明是搞經濟的,你一定要既搞政治又搞軍事。不累才是奇怪的!
娃哈哈僅僅是在企業的外部營銷渠道中,運用了贏利規則,就可以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國際巨頭的夾擊下創造奇跡;娃哈哈的渠道贏利規則很簡單:就是讓價值鏈上的每個人賺錢。娃哈哈的法寶叫營銷聯合體,維護營銷聯合體的秘訣就是:控制價差。
這就是贏利規則的第一個原則:利潤的有秩序分配。按照商業慣例,制造業和流通業各占50%的利潤;這就是利潤的有秩序分配。為什么贏利規則在很多企業的外部營銷中行不通,其實很簡單,就是制造業或者流通業有一方,想強占對方的利潤,所以拋棄了贏利規則。制造業為了強占流通業的利潤,自建渠道;流通業為了強占制造業的利潤,自建工廠;這種情況我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但這都是短期行為或者權宜之計,因為這違反了利潤有序分配原則。
奧克斯集團,5年打造出世界最大的電表制造企業;超越了原來比它大1000倍的競爭對手,8年打造出國內前3強的空調制造企業。奧克斯企業內部的第一條原則就是:一切按經濟價值規律辦事。企業內部,大到公司,分廠,小到商務中心、鍋爐房、宿舍、甚至路燈、草坪,均實行經濟承包,讓承擔具體工作職責的人直接掌握經濟權力。總裁的講話錄音稿要到商務中心整理,只有按標準的3倍付費,才可以優先處理。就連“老總的話”,在“錢的話”面前也要敗下陣來。
這就是贏利規則的第二個原則:利潤的按效率分解。按照商業的通用規則,利潤與效率本身就是一對矛盾??燎罄麧櫩隙〞p失效率,苛求效率一定會犧牲利潤。這道理就向你下班回家一樣簡單:做公交車只需2元錢;但至少要半個小時才到家;做出租車10分鐘就到了,但需要20元錢。大多數企業都迷失在利潤與效率的十字路口??纯磰W克斯深入人心的理念,你也許會受到啟發:“省一個人省10萬元,省一個環節省5萬元,集成一個零件省10萬元,通用一個零件省5萬元,停產一天損失50萬元”。這不是隨意的拍腦袋,也不是簡單的量化,這就是利潤在企業內部的按效率分解,這就是贏利原則在企業內部營銷中的簡單運用。
海爾是中國的翹楚企業。2005年,海爾集團營收成長僅為0.3%,國內營收首次下滑,利潤下滑20-25%,在海爾內部正醞釀著一場變革:海爾企業精神和工作作風已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迅速反應、馬上行動”升級為“創造資源、美譽全球;人單合一、速決速勝”?;蛟S海爾如今要做的,就是拋棄繁花與榮譽,向簡單商業邏輯靠攏回歸利潤!
仔細咀嚼海爾新的十六字方針,我們已經依稀可以看到“利潤的有秩序分配”和“利潤的按效率分解”的影子。但中國畢竟只有一個海爾,我們大多數的企業,仍然在企業內部玩弄政治:用所謂的管理部門束縛利潤的按效率分解;仍然在企業外部推崇軍事:用所謂的銷售孤軍干擾著利潤的有秩序分配。這不是真正的企業營銷,真正的企業營銷只有一個規則贏利規則!
如果你真正想實現從銷售到營銷的跨越,請記住:這不是政治統治,也不是軍事占領,這是企業營銷!
贏利:真正的營銷規則
- 本文分類:管理前沿
- 本文標簽:贏利營銷
- 瀏覽次數:10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09-01 10:45:37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qy/15499
- 上一篇 > 領導者如何創造企業的未來
- 下一篇 > 企業管理與螞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