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存在哪些心理問題?
金:您從
1997
年就開始深入研究企業的心理問題,并在通用電器、
IBM
、三星等著名企業進行大量的心理學習
。在對企業的長期接觸和研究過程中,您發現企業有哪些心理問題值得重視?
張:一般地說,企業的心理問題是員工各種心理問題的總和,但這個總和不是個人心理問題的簡單相加,因此我們更多地應從組織層面來考察。
企業中最突出的心理問題是壓力。員工的壓力可能來源于工作本身,可能來源于工作中的人際關系,也可能來源于家庭和日常生活,總之壓力可能來源于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實際上壓力是企業心理問題的核心。壓力過大會引起很多消極反應,比如容易疲勞、沮喪,記憶力、創造性下降,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下降,還可能產生各種身體反應。雖然這些反應是員工個人的負擔和痛苦,但無疑極大地影響著工作效率。
第二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溝通和人際關系的問題。在當今企業,溝通和人際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溝通和人際關系有幾個方面,一是與客戶的溝通和關系,二是同事之間的溝通和關系,三是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和關系。這三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溝通和人際關系直接關系到客戶服務質量、信息傳遞的速度和質量、組織氣氛和企業文化的健康,因此與組織運行的效率是息息相關的。
第三是心理危機問題。在某些特定的時期,企業存在心理危機,比如企業裁員、并購以及員工遭遇空難等災難性事件。這時,員工會產生彌散性的心理恐慌,心理學的干預是很需要的。另外,在裁員溝通、績效溝通的過程中,管理者的壓力是很大的,心理幫助在這些方面也大有作為。
第四是員工的一些個人問題,比如戀愛、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個人心理困擾等問題。這些雖然是員工的個人問題,卻是影響員工壓力和情緒的重要因素。
心理問題對企業有什么影響?
金:您指出了很多的企業心理問題,那您認為這些心理問題對企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張:我們有一個常識,心情不好或心理不健康是很難做好工作的。員工的壓力、情緒和個人心理問題必然會影響組織效率。現在不妨重點來談談壓力問題。我們時時處處被各種各樣的壓力所包圍,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那么壓力到底會帶來哪些負面的影響呢?
首先它會帶來一系列的身體癥狀,比如肌肉緊張,消化不良,心因性肥胖,尿頻或者便秘,呼吸急促,頭暈或者偏頭疼,口干,心悸,免疫力下降等等。
其次還會產生不良的行為,比如習慣于緊張、不能放松,對煙、酒、茶、咖啡的依賴性增加,性欲衰退,出現強迫性行為,做事拖沓不主動,難以作決定等等。員工當發現自己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就要注意減輕自己的壓力了。
還有一些是情緒和認知方面的癥狀,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閱讀困難,學習理解能力下降,創造力下降,經常擔憂,煩躁不安,焦慮,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等等。
這些個人的壓力反應,無疑會對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壓力和情緒等問題,不像其他身體問題,在組織生活中是會發生彌散的。那么企業的損失表現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的研究發現,員工的壓力將導致企業的缺勤率增加,離職率增加,事故率增加,工作中的人際沖突增加,招聘、學習
等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增加,工作積極性或士氣下降,工作效率下降。英國有一個研究表明,壓力造成的損失將耗費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十分之一。對企業而言,盡管壓力的代價難以具體估算,但是對一些壓力和心理干預項目投資回報率的研究表明,這類服務項目的收益往往是很高的,遠遠勝過一般商業投資的回報率。這也從反面證明了壓力和心理問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多么重大。
企業應當怎樣應對心理問題?
金:那么企業應該怎樣來管理和解決這些問題呢?
張:企業應對壓力和心理問題首先要轉變觀念,要站在組織層面上來理解員工的心理和個人問題,要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對企業的影響,把員工的心理和個人問題當成是企業本身的問題,看成是企業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
其次我們更應該看到,心理學和心理學專家在企業壓力和心理問題的管理和干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企業應對壓力和心理問題有兩個方面的工作可以做,一個是心理學習
,一個就是員工幫助計劃
(EAP
,
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
我在
GE
、
IBM
、聯想等公司的心理學習
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這說明企業很需要這樣的學習
,另一方面也說明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是這些心理學習
的最佳勝任者。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心理學習
的重要性,比如壓力和時間管理,工作與生活平衡,自信心與積極情緒,咨詢式的管理者,交互作用分析等等。
當然解決員工壓力和心理問題的最有效、最全面的方法還是
EAP
,也就是員工幫助計劃。
EAP
是一個企業壓力和心理問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圍繞著職業心理健康,由專業的心理服務公司設計提供包括企業心理問題的調查研究、組織管理改進建議、宣傳教育、心理學習
、心理咨詢等各個方面服務。國外的
EAP
服務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發展得很成熟,證明
EAP
行之有效并且企業能得到很高的回報。國內也在逐漸地開展這樣的服務。
掛鉤,通過持續對話,增加主管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使其明白公司的戰略和雙方的期望;準確衡量員工績效,識別表現好的員工,使之獲得更好的獎賞和更佳的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