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蓄勢已久的金融風暴終于轉化成了一場全球的經濟危機,在經濟逐漸全球化的今天,無論弗遠,每個經濟體都受到了凜冽寒風的影響。這場經濟危機為“山寨”提供了營養的土壤,一場山寨風暴挾經濟危機的威力,正在從中國這個制造大國開始醞釀成型、席卷全國、影響全球….2008年,是中國的山寨元年,也是中國制造經濟正式開始轉型的元年!“山寨”這一關鍵詞,必將影響國內消費市場的品牌格局,從而帶動中國制造經濟的轉型。
速度與效率--山寨讓所謂的“撇脂策略”美夢成空。
眾所周知,山寨的成功,在于其產品的個性化與對市場需求的反映速度快速無比,當所謂的名牌大牌還在按部就班的半年一個新產品、一年一個新系列的在消費市場躑躅的推行“撇脂策略”的時候,山寨早就推出了N代功能更強大、價格更適中的新產品,讓“撇脂”成了“竹籃打水”,可以說“山寨”將品牌拉下了水。
縱觀國內的消費品牌:龐大的營銷體系,麻木拖沓的市場反映速度,對消費者需求的漠視等等,皆成為了制約品牌發展的因素,以往一個品牌新產品入市,“撇脂”的策略必定是首選。而今在山寨風開始吹的時候,撇脂就成為了美夢。有人講山寨的這種行為會影響到企業的創新熱情及投資的回收,我講這是適者生存,靠著一款或幾款經典產品來維系整個企業的生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市場需求是復雜的、需求是多樣的、需求是可以引導和改變的。這樣的環境及條件下,勢必會深深刺痛企業的經營者神經,但這是發展的趨勢,潮流不可擋!
在這樣的潮流下,不應該是去思考怎么樣去抵制山寨,更多的是應該及時審視企業自身的條件,如何去適應、如何去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才是明智的!
有人講這是企業的寒冬,我覺得這是山寨的春天,這個春天里正在“百花齊放、百寨爭鳴”。你要問企業如何過冬?我告訴你,借鑒借鑒山寨吧!
山寨,以什么作為與品牌對抗的基礎?
中國是個制造的大國,中國一直在努力的尋求“脫掉制造的帽子”而“帶上創造的牌子”,與國外的知名大企業相比,我們唯一的優勢就在于有這么大的制造業基礎,我們也天真的以為只要我們有了國外的技術以及國外的設備,我們就能夠創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的世界名牌,我們就能夠很快的斷奶騰飛,這個夢我們做了將近20年!而今天,在經過了一次次的碰壁,在經過了一次次的羞辱之后,被山寨的風一吹,該醒了!
我們唯二的優勢在于中國人的“創造力”是無窮的(當然也有人把這種“創造力”認為是“盜版”技術)。而市場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這就構成了一個完美的經濟循環!
基于以上兩點,山寨為中國的部分民營經濟轉型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
中國有數百萬的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山寨是民營經濟中新生的中堅力量,因此可以確定山寨也是中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山寨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成為現實!
什么叫“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看看山寨吧,學習他們是如何控制成本,學習他們是如何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學習他們是如何創新、學習他們是如何思考!
山寨,將讓中國消費市場正式開始走上二元市場,很多企業將會因為山寨而面臨生與死的抉擇,很多企業將會因為山寨而蓬勃發展!我們一定可以看到,在未來的全球市場上,中國的山寨將會與全球品牌共舞。
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