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2010年企業財資風險管理策略

    財務稅收 17

    企業財資風險管理不只是為了管理風險而管理,而是為了有效益的管理。換句話說,就是風險管理必須落實到效益之根本。

    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了我們很多啟迪。

    對于企業財資工作者都非常關注的風險管理問題,筆者認為,2010年企業面臨的風險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市場,二是政策。

    中國現在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逐步轉換過程,還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政策因素對中國企業的影響相對較大。這就要求企業要看到市場的波動趨勢,更要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這些政策的依據和出發點,才能針對性地制定風險管理策略。

    有個基礎原則要清楚,中央經濟會議目的是引導中國走向哪個方向?一個大方向:穩定出口、擴大內需,把中國的經濟搞上去;達到什么程度?就是中國經濟復興;怎樣才算是復興?就是國強民富,要提升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有自己的發言權和影響力。

    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被壟斷

    現在,中華民族依然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不公正對待,如歐美金融體系造成的金融危機,產生的風險還要我們承擔,這是切膚之痛。中國在走向復興的過程中,很多方面都被歐美發達國家壟斷,尤其經濟上的被壟斷導致我們經濟發展很被動。雖說2009世界500強中有43家中國企業,但這40多家企業的真正影響力并不在國外,都是在國內,無助于改變中國在國際經濟上的發言權和地位。

    同樣,雖然中國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凈債權國家,主權信用很好,可是有信用未必是好事,不能只做好人,要善于做好人;做好人要睿智,不能被別人欺負,不能做老好人。

    中國實際上就是老好人,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中國借了2萬億給其他國家,他們卻拿這個錢去貶值。

    所以,現在無論中國的實體經濟還是金融體系在國際上都是被壟斷的,風險非常大。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就要針對這種風險進行管理。企業要看到的是,國家針對這樣的風險進行管理會采取什么對策。

    一是我國現在內需不足,對出口依賴很大,大部分產品賣給國際上其他國家(即出口占GDP比重過大)。我們現在生產的大量商品只有賣給歐美,因為其他國家難以消化,也是被壟斷(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這使我們不得不擴大內需。我們的產品既需要國內市場,也需要國外市場,國內和國外市場是平等的、同等的、對等的,當國際上的需求不足的時候,本國的需求可以替代,以避免被壟斷的風險。

    二是金融方面,中國也是被壟斷的。在國際金融格局里,中國幾乎沒有發言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等世界金融組織中中國都不占有重要席位。假設世界金融機構是個公司,那么歐美是大股東,中國只是個很小很小的股東,雖然中國手上有大把的錢,可是抱歉中國不是大股東,有錢未必有發言權。

    打破金融壟斷,用外匯儲備等債權到國際金融機構里換取股權和發言權,勢必會對中國自身的金融管理和金融資產提出要求。盡管中國已是第二大經濟體,工行已是世界第一大行,全球十大銀行中國已占四席(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國金融還遠未走向國際,金融資產還十分落后。因此必須鼓勵中國金融機構加入大型國際金融組織,擴大分布和影響力;同時還要扶植中國在海外的企業進行風險管理。中國很多的本土企業包括個人到海外銀行投資買了一些資產、甚至復雜的金融資產,結果我們的國有銀行、國企損失很大。

    總之,實體經濟沒有繼續“出海”,一是國際上的需求已經下降了,我們必須在國內尋找消費市場;二是與實體經濟相配套的金融企業沒有及時走出去,實體經濟在國際上進一步開拓的時候,缺少后備和金融支持,缺少金融的風險管理。

    金融走向國際,必須做好信用管理、風險管理等工作,否則風險成本還是我們承擔。企業如果經營做的很好,但沒有投資和融資,這個企業的價值鏈就是瘸腿的,不值得稱道。同樣,對于中國而言,經營的實體經濟和投融資方面的金融都要建立起來。現在我們缺少風險管理手段,比如說融資走向海外,國內的企業走出去,會遇到的匯率不穩定問題;貨幣是不是在國際化,現在來看已經不是一個小的問題,不是中國自己想不想做的問題。國際上已經開始主動要求人民幣國際化,因為人民幣的信用在快速提升。金融危機以前,發達國家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貨幣幣值穩定,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買到別人的資源。但是現在,這些貨幣在貶值和波動,信用度出現問題;中國的投資也必須走向海外,2萬億外匯資產大部分是債權不是股權。如果是股權,貨幣貶值不要緊,擁有海外礦產,礦產資源的價值還在;但如果擁有的是歐元、美元及相關貨幣資產,就全都不值錢了。

    對抗國際風險:提高內需

    從這些方面我們再反過來看,才明白中央經濟會議為什么會做這樣的計劃 。

    如擴大內需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為什么要走城鎮化道路,是因為城鎮化非常有利于內需數量級的增長。當市場上處于穩定狀態,經濟要有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和提高往往很難,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變動市場上現有的體系,把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或者把城市人口變成農村人口,只有這種社會變動,才會出現經濟的階梯式增長,有效擴大內需。

    大力城鎮化的時候,很多人會擔心失去了房子、土地、收入的來源,以后怎么辦?社會就會不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便要求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的支持保障力度,加大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金融、環保民生領域的支持,就是為了支持城鎮化的工作。在市場上的大部分消費者有了保障之后,再去引導消費。

    企業這時就要分析哪些行業會發展,會怎么發展。現有的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市場上的供應肯定不足,那么企業可以大量地去提供這方面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現代服務業的內容。

    對抗國際風險:貨幣趨勢

    美國是個債務遠大于債權的政府,美國民眾也大部分是債務人。美元其實代表著美國(政府和民眾)的債務信用。作為債務人,美國有動機降低債務,很顯然,可以選擇的方法之一就是貨幣貶值(也稱通貨膨脹),而這個風險的承擔者更多的則是其他國家政府和民眾。

    低基準利率和寬松貨幣政策,甚至央行直接托管大型金融機構及其償債風險,就是將其本身的市場信用風險,通過國家壟斷的國際貨幣信用轉嫁了。這是絕對不道德的。

    中國沒有義務去承擔別人的責任,何況是經濟更為發達國家的,而中國的經濟穩定及發展也有利于國際經濟復蘇。為此,中國必須在貨幣匯率、利率等政策上有針對性地計劃 ,比如與美元的間接掛鉤等。

    就今天的中國經濟而言,只要解決好民生的保證保障工作,適當的通貨膨脹還是可行的,寬松的貨幣政策更是必須的。兩類企業,兩種定位和方向分析和了解了整體經濟形勢之后,進一步來看企業的發展方向。在這里,我把企業分成兩類,一類是中小企業;一類是國企。它們都是國家的經濟支柱。

    經營層面

    中小企業的市場在哪里?和誰去搶市場?是不是要和大企業去競爭?除非這個中小企業有非常好的競爭力、資源和技術,一般情況下筆者建議中小企業,不要和國企、央企的發展方向競爭。市場的風險把控,就是要找到原有市場會怎么變,會產生哪些新的市場。中小企業要研究、分析和調研在國內內需加大過程中,政府投資加大的力度在哪里?引導方向在哪里?有沒有大的企業參與?如果沒有,那就是我們的市場。筆者認為在三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這些服務型行業,中小企業將大有作為。

    大型國企在經營層面上,應該看清國家的整個經濟形勢。大企業在擴大內需里面不是搶市場,而是擔當支持性的角色。面對國際危機的時候,小企業很容易受到傷害,而大企業在對抗國際被壟斷、國際風險的時候,自身競爭力基本可以得到保障。國有大型企業要加大資源整合和投資,拿出核心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國資委要把央企縮減到80~100家,縮減的是數量,要提高的是質量。國企要做大,不是在國內而是國際上做大。“保出口”也是要靠這些大企業的談判、競爭、對抗壟斷的能力,在國際上獲得一席之地。

    投資層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大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需后的另一個工作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是產業結構調整,就是希望企業能在市場發生變動時,不僅要善于在原有的產業產生效益,更要能跨產業、跨行業達到另外一種提升,這就需要一種新的投資能力。有很多企業還不善于自我投資,更不擅長于海外投資。別說中小企業,中國大型企業在海外投資時,也往往受挫于當地的文化,法律傳統,政策等而以失敗告終。

    融資層面

    以前,我國企業在融資方面受到管制。現在黨中央、國務院已逐步認識到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巨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是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筆者認為,企業融資將繼續寬松,資金將繼續保持平穩供應。2009年初加大增長是因為那個時候經濟發展速度下來了,當2%、3%的GDP增長難以滿足中國社會發展的需求,就需要加大增長以達到8%、9%,這是“保增長”,平穩地向前發展。


    同樣,2010年的貨幣仍是寬松,2009年寬松是因為經濟低迷,所以我們加大貨幣增長,對市場進行積極地支持。這種支持很簡單,就是保持信貸投放量的穩定,去年投放量多少,今年繼續保持相當的投放量。2009年初,我們調整財政政策為積極的財政政策,2010年工作還是加大財政支持,比2009年同期、同等情況下我們將有更多的財政投入和財政支出。

    另外,我們還要關注國際上的影響。在利率上,中國現在加入了國際大家庭,不能自己說多少就是多少。比如說中國的基準利率調高到5%,美國基準利率還是1%,這時候國際上金融套錢保值的熱錢就會涌入中國,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很大影響和沖擊。失業率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可以看一下美國的失業率,他們公布的數字2009年預計在9.8%~10.3%之間,2010年仍會高達8.6%~10.22%(2009年12月23日《經濟參考報》)。雖然美國自稱是一個相對有保障的國家,但10%他們已經吃不消,為了維持經濟社會穩定,美國、歐盟和日本會繼續選擇低基準利率。那么,中國的寬松貨幣政策、低基準利率就不會變,但是有可能會嘗試變化其他政策,這就需要企業家們去研究和分析了。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的企業接下來在經營、投資、融資這幾個角度的財資風險管理策略就比較明晰了。

    企業的目標是效益。在我們的經營有變化的情況下,比如說投資到哪個行業、哪個產業,就要先了解這個行業、產業的風險度。不同產業、不同行業的資金鏈、資金波動密度、資金流動頻率完全不一樣。企業決定介入某些產業的時候,要做好資金和風險應對的準備。

    投資方面,大企業在國內是壟斷者,投資風險很小。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的時候,風險則很大,要建立風險管理體系;中小企業在國內跨行業、跨產業、跨地區投資的時候也需要風險管理。跟國外的風險管理有很大區別,國外的法律、文化和中國不一樣,在國內,都是在同一個法律下面,文化差異也小些,企業更多應該關注的是政策方面的變化。

    企業的財資風險管理建議

    融資方面,企業借入還是借出,要根據借入還是借出的成本以及相對收益決定。資本成本低時借入,成本高時借出;相對收益高時借入,相對收益低時借出。

    資金借出的時候,要對借款人做出信用調查;借入的時候,金融機構等會對企業做信用調查,此時要加強自身的信用管理。

    經營、投資、融資都處于變動狀態。國家優化產業結構、實施城鎮化,都是很大的變動。變動越大,機會越大,風險也越大。金融危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讓我們看到了金融變革的巨大風險,那么企業自身風險管理的加強迫在眉睫。風險管理的核心工作在財資管理人員身上:企業風險管理的成本、效益多少由財資人員數字定量地說明,用定量化的語言把風險給企業家、董事會、股東會描述出來。很少有企業財資人員對自己企業、合作伙伴、企業所在的市場風險度定量性地管理。信用匹配、信用等級的兩個指標是賬期和信用金額。某個市場主體信用好,不可能一百年信用好;信用不好,也不可能一百年信用都不好,只是在某個時間段出現波動、變動。不同金額債務的風險也不一樣。幾十億、上百億債務對于一般企業風險很大,對于類似寶鋼這樣的大型企業集團來說則屬正常。

    財資管理者要知道建立怎么樣的風險管理體系,還要善于風險管理工具——風險管理三保“擔保、保險、保理”的使用,不僅實體經濟,還是金融企業都要學會這些工具的使用。資金流動過程中,企業財資管理者也要做好“經營性資金、投資性資金、融資性資金”這三種綜合性、整體性資金的預算和管理。

    無論如何,中國必須發展,而發展之中國際國內兩個社會的風險也是變動的。中國企業對財資風險管理的需求也愈加凸顯,這不僅僅是為了防范風險,更是為了中國企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為了中國經濟的復興。

    本文同期在《財資中國》上發表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97精品在线视频|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