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卓越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必定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得到實現,預算軟件的選擇是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筆者接觸過不少準備實施或者正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企業,不少企業對全面預算軟件的實施和模式認識不清,往往與企業的發展初衷相違,筆者總結了全面預算管理軟件選型的兩大誤區,希望對正準備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的企業有所幫助。
脫離企業實際管理需求的選擇誤區
每個信息化項目啟動階段,核心工作就是選擇應用軟件的提供商及其產品,這二者往往相連的。軟件開發商、產品選擇是否對路是項目成功核心要素,而且上述決策機制和計劃性的問題都會集中地在這一環節反映出來。
從應用需求層面上來劃分,目前市場上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大概分為五類:
一類是以“財務為中心”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側重于財務管理;
一類是以“流程為中心”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側重于企業業務流程數據管理;
一類是以“協同為中心”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側重于部門業務協作管理;
一類是以“數據分析為中心”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側重于數據分析管理;
一類是以“360度管理為中心”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如博科資訊的Navigator,幾乎涵蓋了以上四類軟件的功能,在操作層面,滿足不同基層業務部門的協作管理,在決策層面,滿足中層管理部門的數據分析要求,在管理層面,滿足高層管理者的的內部控制需求。
事實上,這幾類全面預算管理軟件都在不同程度上滿足了客戶需求,但是很多企業都在沒有全面對比分析不同供應商的產品的情況下,選擇了并不適合企業管理需求的軟件,這一點正是業界許多全面預算信息化失敗案例的根源。
軟件供應商企業在選擇軟件之前,必須明確企業是處于哪個行業?生產形式是離散式還是流程式?企業在供應鏈中定位是供應商、配套廠商、渠道還是零售?是集中式管理還是分布式管理?
對于集團式的大型公司,由于跨部門業務多,只能側重于數據分析與管理。僅僅局限于財務預算管理層面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也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因為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而利用財務軟件的管理是在遵守國家會計制度下進行的財務管理,這樣的預算管理是受限制的但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不一樣,每一家企業在業務、管理等許多方面大不相同,各有特點,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它側重于管理,更側重于業務管理,它要反映的是企業戰略實施和業務流程等管理特點。
事實上,全面預算管理軟件體現的管理思想一定是反映企業老板和管理決策人員的想法,代表著企業管理層的利益,從某種程度來講,這是適應現代企業管理需要的,這樣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是對的。只有這樣,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在企業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推廣應用起來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成功的。
用ERP預算模塊替代的認識誤區
很多企業使用ERP的預算管理模塊,然而,ERP的預算模塊很難達到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統籌管理功能。
原因在于,全面預算管理支持公司政治決策,以中央控制為目的,也就是說以為高層管理者提供支持為目的;而ERP則僅僅以為一線經理提供支持為目的,它提供快速的實際結果、滾動式預算及市場數據,反饋客戶行為方面的信息,提供客戶利潤率方面的信息。
全面預算管理會給一線經理銷售目標上的壓力,預算關注部門而非一線的作業,關注內部比較而非競爭對手之間的情況,預算合同傳導的主要是戰略方面的命令,而非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的策略調整。而包括ERP在內的傳統的MIS是業務系統,其思想根據實際發生情況而構建,并非對目標進行分解。
依照企業管理理論,預算管理是承接戰略和經營的有效手段,其在管理體系中的地位高于財務核算。從實務的角度來看,預算管理絕不僅僅是財務管理的一個子集,預算管理涵蓋財務、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等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而這一點,從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全員、全額”的概括就能體會到。
隨著我國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和應用需求的不斷升級,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對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應用需求顯得越來越迫切,原先的單純的財務軟件、ERP軟件、CRM軟件、人力資源軟件等系統越來越難適應現代企業管理變化的需要。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實現預期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是保障企業資金靈活周轉,合理控制企業日常經濟活動在預期范圍之內的主要方法;是企業實現先進管理、價值導向,確保戰略計劃執行與完成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簡要言之,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選型成功的三要素是環境要求、目標合理、需求推動。推廣和應用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對當前企業管理信息化市場而言,是一場“及時雨”,它關系到企業管理風險的降低與否,關系到企業信息化實施成功與否,更關系到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的提升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