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利于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發布實施的各方面條件逐步完備。然而,對于作為財務信息基礎的會計準則如此廣泛、深刻、全面地變革,仍需從各方面采取足夠措施、做好充分準備,確保實現會計準則制定的初衷和目標
新會計準則將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執行,其他企業鼓勵執行。這是繼1993年中國會計制度體系變革 之后的又一次深刻變革,順應了中國變革 面臨的新政治經濟環境大背景。新會計準則體系是與中國國情相適應,同時又充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接軌、涵蓋各類企業各項經濟業務、能夠獨立實施的會計準則體系,對于提高我國財務信息透明度及可靠性、提升我國財務信息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新會計準則的少數規定也引起了社會部分人士對于上市公司利潤調節的擔憂。如一改現行準則將無形資產研發支出全部計入管理費用的原則,新無形資產準則將企業的研發劃分成兩個階段,并允許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歸入無形資產中定期進行攤銷。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無形資產研發業務復雜、風險大,將很難明確劃分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因此易成為高新科技類上市公司操縱業績、進行盈余管理的新渠道。再如,新準則要求公司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方法及預計凈殘值至少每年復核一次,只要與原估計有差異時,就應當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與凈殘值,并且調整的方法采用未來適用法,不用追溯調整。因此,上市公司只要找到證據證明其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與原估計有差異,就可以進行會計估計變更,對業績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會計準則作為一項經濟制度計劃 ,它的有效執行還取決于經濟環境中各方面的相關因素。近年來,我國有利于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發布實施的各方面條件逐步完備,如公司治理結構逐步建立、投資者日益成熟、監管進一步加強等,整個市場經濟環境正在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然而,對于作為財務信息基礎的會計準則如此廣泛、深刻、全面地變革,仍需從各方面采取足夠措施、做好充分準備,確保實現會計準則制定的初衷和目標。
新會計準則實施前的充分準備。新準則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上市公司及其財會人員、注冊會計師等中介機構、還是相關監管機構以及報表使用人,都需在有限時間內適應和理解新準則的規定,并為會計準則的實施做好充分準備:新準則與稅收政策的銜接,相關人員輔導學習 ,公允價值模型建立以及相關歷史數據、市場信息的搜集與整理,改進現有財務信息系統等等,并應及早制定轉換計劃,盡量減少準則的轉換成本。
會計理念變革,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會計準則的深刻變革、中國資本市場的全流通使原有的財務處理方法、財務思維必須發生相應轉換。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會計準則實施的效果和財務信息的質量。新的環境向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從各個方面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實現財務理念的成功轉換。
改善整體法制環境,形成相互協調配合的多層次法律體系。目前,新公司法、證券法的頒布以及中國證監會變革 了企業上市(IPO)和再融資(SEO)相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使得各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規范性大為提高。然而,仍需進一步完善及細化法規具體執行條例,使之更具備現實操作性,同時加強執法力度。
財政部應加大對財務信息質量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監督檢查。與財政部39項新會計準則修訂相配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完成了48項審計準則的制定或修訂工作。而對于中介機構及注冊會計師行為的實際規范、監管乃至執法仍是保證會計準則有效執行、提升財務信息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應加大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管理層的有效監管并加重其經濟個體責任,增強獨立董事、注冊會計師等的話語能力,使其理性經濟選擇為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構筑多道“防火墻”。
培育大量機構投資者,使上市公司處于市場的廣泛關注中。證券市場有效性的提高將使市場對財務報表的“透視”能力進一步增強。
提高投資者素質,提高對財務信息披露的敏感性及理解的高效性,充分利用公開披露的信息進行投資決策,從而建立證券市場效率與財務信息披露之間的良性循環。
對于非上市公司,也應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經濟行為規范性。例如中央國資委和地方國資委對于中央國有大型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的監管;國家審計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嚴格審計;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發形成的行業自律體系監管等。
新會計準則好經要念好
- 本文分類:財務稅收
- 本文標簽:會計準則財務上市公司
- 瀏覽次數:22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12-09 23:42:20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cw/7053
- 上一篇 > 現金管理突圍公司業務
- 下一篇 > 淺析企業內部會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