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國資委的引領下,近幾年取得了非常好的發展,但受限于體制、機制以及市撤境等因素,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頸。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發展戰略,為企業的成功轉型提供管理支持,財務管理自身的變革和突破可謂迫在眉睫。本文擬從現狀分析入手,對實現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突破,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國企財務管理出現可喜變化
近幾年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新會計準則逐步實行,會計核算更加統一規范。新會計準則2007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公司實施,2008年起由部分未上市的國有企業進行試點,到目前為止,已基本上覆蓋至所有的國有企業。新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突出強調會計信息要真實、客觀、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經濟實質。國企會計準則體系建設的這一重大跨越及其突破,使得會計核算更加規范統一,會計信息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二是資金管理逐步加強,資金風險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之一。通過加強資金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企業管理上存在的資金管理混亂、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等突出問題,為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資金運行秩序,促進企業宏觀掌握和控制資金的籌措、運用及其綜合平衡,從而控制資金風險,發揮資金規模效益,提高使用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逐步建立,風險管理發揮了一定的效應。面對外部宏觀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復雜情況,國資委適時為國有企業啟動了財務風險預警工作。該項體系針對企業債務風險、現金流風險、盈利能力風險和投資風險四大類風險指標進行監測和分析,幫助企業了解財務風險,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加以適當的控制和防范,為降低企業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逐步推行,預算管理能力得到加強。國資委從預算編制、預算專家審核、預算批復、預算調整、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等環節對企業的預算工作加以指導和監督。通過全面預算管理,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了企業運行的效率。
然而,就整體而言,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基垂比較薄弱。
首先,受制于體制、機制,財務管理的意識和意愿還不夠強烈。國有企業有別于非國有企業,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職責,這就決定了它不能夠完全按照其自身的意愿或市朝的手段來經營。不少國企的市鋤制和社會保障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企業內部的法人治理結構、決策機制等仍未健全,自我積累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不強。此外,國有企業的薪酬、約束、激勵機制遠不如民營企業或外資企業靈活。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推進財務管理的動力。
其次,受限于管理水平,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程度還比較低。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還停留在會計核算電算化的水平,部分企業也只是實現了資金管理和預算管理等個別財務管理模塊的信息化,而真正實現財務管理和控制信息化的企業可說是鳳毛麟角。
第三,受限于現行教育體系,財務人員的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當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中存在著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即對企業會計核算業務比較熟稔,但在財務管理方面則相對薄弱,尤其是對管理會計和現代經營管理方法的運用知之更少。這主要是因為現行教育體系中,財務專業比較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而缺少對人員管理素質的培養。同樣,對財務人員的后續教育也只是注重專業知識的更新,而缺少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致使企業缺乏能夠參與經營管理和戰略決策、解決復雜管理問題的高級財務會計人才,從而制約了財務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顯而易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變革
創新重任在肩,必須堅持不懈向縱深推進。
國企財務管理發展亟需變革突破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
一是外部環境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首先,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要求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一定要靈活高效,能對復雜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映,并快速制訂正確的決定。比如,能夠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企業的投融資策略。其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一定要突出,能夠在殘酷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占據管理成本優勢,進而轉化為競爭優勢。比如,能夠根據銷售情況適時調整企業的經營和銷售策略。第三,隨著國資國企整合步伐的加快,要求企業財務并購和整合能力一定要高效,能夠充分發揮整合優勢和協同效應。比如,能夠通過兼并重組帶來管理和效益的提升。
二是內在發展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加強投融資的管理。既需要拓寬融資渠道,突破資金瓶頸;同時,又要加強投資管理,控制投資風險,提高投資回報。其次,企業要實現戰略轉型,必須加強風險管理。要順應形勢,做強做優主業,通過控制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為轉型創造最硬的軟環境。第三,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的目標、戰略、資本、技術、信息等各個方面,需要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才能最終實現。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突破的對策建議
為實現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新突破,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加大基礎財務人員管理能力培養。
從2010年開始,高級會計職稱考試已實施了變革,突出考核運用會計、財務、稅收等相關理論知識、政策法規,對所提供的有關背景資料進行分析、判斷和處理業務的綜合能力,為培養高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但能在金字塔頂端的畢竟是極少數,對目前大量處于金字塔底座的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其知識結構和管理素質仍有待于大幅度地提高。而會計人才,作為國家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能夠適應未來財務管理發展的需求。為此,更需要加大對基礎財務人員管理能力的培養。
二、要繼續發揮國資委的引領作用。
作為國有企業的監管部門,國資委在新會計準則執行、資金集中管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建設、全面預算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和推動作用。信息化是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發展趨勢,建議國資委對國企的財務信息平臺建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提出指導性意見。比如,明確以項目計劃為龍頭,風險預警指標為關鍵控制點,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真正實現從財務分析到財務評價的跨越、從風險預警到預警風險的跨越、從財務管理到財務控制的跨越。
三、加強儲備德、才、能兼備的財務人員隊伍。
財務管理要實現突破,首先必定是財務人員自身實現突破。國有企業要更加重視財務人才的儲備,并重新衡量財務人員的價值。首先是“德”,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堅定的職業操守和高尚的人品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其次是“才”,要具備扎實的會計和財務專業基礎,掌握金融、法律、內控、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并有良好的管理協調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第三是“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主動的財務意識和管理意識,站在財務戰略的高度解決問題。
作者系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計劃財務部總經理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和突破
- 本文分類:財務稅收
- 本文標簽: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發展
- 瀏覽次數:28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10-04 00:02:30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cw/15011
- 上一篇 > CFO成擬上市企業頭號需求 身價達五千萬
- 下一篇 > 消除財務漏洞:天下無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