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課時】:1 天 / 6 小時
【培訓老師】:鄧斌老師
【課程對象】:
1. 本課程適合規模企業(組織)的中層以上管理者、儲備干部及技術骨干,以企業董事長 /CEO/總裁帶領中高層集體學習為佳;
2. 本課程適合創業階段/成長階段企業有一定管理實踐的領導層。
【課程背景】:
2021 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的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 45.5 萬億元,較“十三五” 初期增長 1 倍,占 GDP 比重達到 39.8%,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 9.6 個百分點。202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 數字經濟獨占一篇,位列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成為未來五年乃至十 五年數字化轉型發展的行動綱領。2021 年 10 月 18 日,中央政治局就“把握數字經濟發 展趨勢和規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總書記明確指示,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 的新引擎,要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 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從企業角度來看,體系化、 系統化、全局化推進數字化轉型,以數據支撐決策優化、提質增效和業務創新,是新時期企 業對沖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必然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字化轉型也成為企業學習的熱門話題,但單從信息技術發展角度,或者 業務職能創新角度,或者商業模式創新角度來探討,都會有企業家和業務管理者有盲人摸象 之感,以至于對數字化轉型產生諸如以下的認知誤區,從而持觀望態度而錯過躬身入局擁抱 數字時代的最佳時機。
數字化轉型 ≠ 數字化技術
數字化轉型 ≠ 信息化改造
數字化轉型 ≠ 改變商業本質
數字化轉型 ≠ 在抖音上營銷
數字化轉型 ≠ 大企業的事,離我們很遠
數字化人才 ≠ 信息技術人才
數字化責任 ≠ IT 部門的事 ......
本課程幫助企業家和業務管理者對數字化轉型建立整體認知,通過解析華為等領先企業的數 字化轉型全景案例,幫助學員掌握數字化轉型框架,明晰數字化轉型的“道”(數字戰略力、 數字變革力、數字領導力)、“術”(流程驅動的轉型路徑、數據驅動的轉型路徑、智能驅 動的轉型路徑)、“器”(數字平臺、數據底座),把數字化能力建立在組織之上,形成適 合組織自身的數字化戰略規劃和落地路徑。本課程對于有志于擁抱數字時代、深度思考企業 未來生存之道的企業家和業務管理者有重要參考價值。
【課程收益】:
1. 明晰數字化轉型的本質;
2. 通過華為等領先企業數字化轉型全景案例學習,掌握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和落地路徑;
3. 掌握數字化轉型的“道“:數字戰略力、數字變革力、數字領導力;
4. 掌握數字化轉型的“術“:流程驅動、數據驅動、智能驅動;
5. 掌握數字化轉型的“器“:數據底座、數字平臺;
6. 形成自身組織的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
【課程結構】
▲ 數字化轉型框架:明“道”· 優“術”· 利“器”
【課程大綱】:
第一模塊 | 數字化轉型,路向何方?
1. 從 F1 賽車車隊協作看工具迭代和組織協同
2. 數字原生企業的代表:特斯拉,憑啥單挑全球 TOP10 車企?
3. 非數字原生企業的代表:從三一重工到樹根互聯
4. 非數字原生企業的代表:從美的到美云智數
5. 數字經濟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解析
第二模塊 | 數字化轉型,如何下樁?
1. 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華為行業客戶調研報告
2. 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從“確定效應”到“反射效應”
3. 未來,絕大多數“活下來” 的企業,都將是數字化企業!
4. 數字化企業的四大特征:連接、在線、共享、智能
5. 通向數字化企業的路上,唯有找準場景,才能找到那根“樁”
6. 案例:華為基于自身實際,從“4 類典型場景”落地數字化轉型
7. 數字化轉型的邏輯:目標-場景-方法
8. 案例:2021 年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
9. 數字化轉型啟示:找到那根“樁”,找準自己所在企業的數字化場景
第三模塊 | 數字化轉型,關鍵挑戰?
1. 數字化轉型:難點不在于前面 3 個字,而在于后面 2 個字
2. 數字化轉型,猶如移動一座冰山
3. 回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變革
4. 華為“之”字形變革法
5. 案例:《華為基本法》為何花 3 年時間起草?
6. 新生產關系達成契約后,華為啟動長達 20 年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之路
第四模塊 | 全景案例:華為數字化轉型
華為案例解析導語:
1. 華為數字化轉型成效
2. 疫情是數字化的試金石
3. 數字化轉型框架:明“道”+ 優“術”+ 利“器”
4. 掌握數字化轉型之“道“:數字戰略力、數字變革力、數字領導力
5. 掌握數字化轉型之“術“:流程驅動、數據驅動、智能驅動
6. 掌握數字化轉型之“器“:數據底座、數字平臺
“道”篇:
數字化轉型之“道”:數字戰略力
1. 什么是戰略?
2. 沒有上升到公司戰略層面的數字化轉型,終歸是失敗一途
3. 缺乏戰略共識,就沒有高效的數字化戰略協同和執行
4. 數字戰略力的四個關鍵要素:戰略洞察、共啟愿景、架構藍圖、確定舉措
5. 戰略洞察
1) 華為數字化轉型“戰略洞察”的素材渠道
2) 數字戰略洞察:“5 看”(看業務戰略 · 看宏觀/行業 · 看客戶 · 看技術 · 看自 己)案例詳細解析
6. 共啟愿景
1) 共啟愿景的誤區
2) 案例:華為數字化轉型“共啟愿景”
7. 架構藍圖
1) 架構藍圖的6個設計原則
2) 案例:華為對齊企業數字愿景和戰略,規劃企業架構藍圖
3) 基于架構藍圖,細化為企業架構(一體四面)
8. 確定舉措
1) 基于數字化轉型愿景和架構藍圖確定舉措
2) 案例:華為確定舉措“3 定”法(定舉措 · 定項目 · 定節奏)
數字化轉型之“道”:數字變革力
1. 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落地的兩個能力:創造價值的能力、改變人的能力
2. 數字變革力的四個關鍵要素:變革項目管理、數字組織、數字人才、數字文化
3. 變革項目管理
1) 變革項目管理承接變革舉措,是數字變革力模塊其它部分的基礎
2) 華為是一家推動變革常態化的公司
3) 變革的 3 大風險
4) 變革風險這么大,為什么還要做變革?
5) 變革的悖論:如果把下不下雨的權利交給一個賣傘的,這個雨會停下來嗎?
6) 變革中的障礙是現實存在的,只有讀懂人心才能真正識別阻力根因。
7) 變革影響分析“8 問”
8) 船模型:數字化轉型的人心管理“轉人磨芯”
9) 管理利益干系人,消除變革阻力的 5 個策略(鮮活案例詳解)
10) 發展變革同盟軍:利益干系人四象限分析法
11) 洞察“危機”,適時發起變革,但“適時”實際操作起來要綜合考量很多因素
12) 案例:華為財務變革項目為何沒在 2004 年發起,而推遲到三年后再發起?
13) “運動”營造變革緊迫性
14) 案例:華為全球倉庫大會故事
15) 華為管理變革的“元規則”
16) 華為數字化轉型變革項目管理框架:“七橫八縱”
17) 任正非解讀:華為管理變革的“七個反對”原則
4. 數字組織
1) 數字化轉型的組織能力構建,主要依靠企業自己
2) 支持變革項目管理的可執行, 需要建立三類數字組織:
3) 第一類數字組織:數字裝備組織(業務和 IT 一體化團隊)
4) 第二類數字組織:數字作戰組織(大平臺支撐下的軍團)
5) 第三類數字組織:變革管理組織
6) 案例:以上三類組織,華為分別怎么建立
5. 數字人才
1)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數字化轉型的所有人才中,領軍人才最為重要
2) 案例:華為新型供應鏈變革 ISC+變革項目主導者
3) 能力融合成為趨勢:業務人員懂 IT,IT 人員懂業務
4) 落實產品經理負責制
5) 按角色組建業務和 IT 一體化產品團隊(典型角色:15 個)
6. 數字文化 1) 倡導“熵減”、“自我批判”;
2) 提倡“用數據說話”;
3) 組織走向扁平化,經線變短,緯線變長;
4) 強調平臺和共享,從利己走向利他,是文化的巨大轉變;
5) 組織分工和協同模式轉變:從“屯兵”走向“大平臺支撐下的精兵作戰”。
6) 數字化改變原有的職位要求和績效評價(KPI)
數字化轉型之“道”:數字領導力
1. 什么是領導力?
2. 傳統的領導力:在數字化轉型中依然很重要
3. 數字領導力發展趨勢
4. 數字領導力:華為心得
5. 農夫的早餐:華為數字領導力的故事
6. 華為數字領導力的案例:監事會主席郭平、首席財務官孟晚舟
“術”篇:
數字化轉型之“術”:流程驅動
1. 要想富,先修路
2. 人類解決問題的思路,驚人的一致:從福特到郭士納到任正非
3. 華為 CIO:不改變業務流程的數字化轉型都是裝樣子
4. 任正非:華為就是要建立流程化的組織
5. 流程的本質:金錢和教訓換來的優秀實踐
6. 華為是國內最早以流程驅動數字化轉型的領先企業之一
7. 華為數字化轉型 V1.0 邏輯:流程變革-組織重構-數字支撐
8. 流程的橫向視角:端到端拉通,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
9. 流程的縱向視角:主干簡潔,末端靈活
10. 流程與政策、質量、內控、數據、組織、IT 的關系
11. 流程管理:從左到右 還是 從右到左?
12. 通過場景化的業務視圖,進行業務流和數據流分析,改善業務價值
13. 流程閉環管理的四階段:規劃、建設、推行、運營
14. 華為流程變革案例:研發流程(IPD)
15. 華為流程驅動數字化轉型:10 點核心理念
16. 流程驅動數字化轉型案例:美的數字化轉型三步走
17. 美的數字化轉型 1.0:“632”變革
18. 美的數字化轉型 2.0:“T+3”變革
19. 美的數字化轉型 3.0:工業互聯網
20. 美的數字化轉型的未來:重塑商業模式
數字化轉型之“術”:數據驅動
1. 任正非為何把管理體系最高獎命名為:“藍血十杰”獎
2. 藍血十杰對現代企業管理的三點貢獻
3. 十四五規劃:數據成為五個生產要素之一
4. 華為數據驅動變革案例:集成財經服務(IFS)
5. 《華為年報》出臺的背后
6. IFS 變革目的:解決 LTC 端到端流程中的關鍵數據打通問題
7. 數據驅動變革案例:三一重工“挖掘機指數”
8. 數據驅動變革案例:從鏈家到貝殼找房
9. 數據驅動變革案例:從紅領服飾到酷特智能
數字化轉型之“術”:智能驅動
1. 人工智能( AI )在業務運營中發揮作用的級別(L1 – L5)
2. 智能驅動案例:芯片研發的“流片”環節
3. 華為智能驅動轉型案例 1:華為松山湖智能工廠
4. 華為智能驅動轉型案例 2:人際協作智能 Welink 平臺
1) Welink 的四個連接:連接團隊、連接知識、連接業務、連接設備
5. 華為智能驅動轉型案例 3:數字化員工(人機共生,智能助手無狀態交付實現業務自 動駕駛)
“器”篇:
數字化轉型之“器”:數據底座
1. 數據治理:新時代的大禹治水
2. 數據治理:把“數據”轉變為“信息”,灌溉“莊稼”
3. “數據底座”: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的生產資料基礎
4. 數據底座的兩大部分: 數據湖 、數據主題聯接
數字化轉型之“器”:數字平臺
1. 數字化轉型,呼喚一個可擴展、云化的數字平臺
2. 數字平臺能力框架(Level 1、Level2)
3. 華為數字平臺 HIS 課程小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