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要求分解重點:
新常態下中國宏觀經濟分析
中國房地產市場與政策歷史演變
當前全國地產整體概況分析
長三角地區深度分析,突出南京、常州、馬鞍山、上海
未來三年市場趨勢預測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對之策
客戶目的:通過此次培訓了解房地產市場現狀及趨勢、為投資拓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課程設計:客戶主旨目標是投資拓展,客戶以地產為主業,因此拓展方向為土地,主要溝通對象為地方政府和擁有土地的企業,因此,本次課程從經濟、城市出發,針對政府和企業需求,介紹地方政府和企業對于土地的新的要求,著重講述地產業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創新模式,解析各類地區房地產業冰火兩重天的深層原因,提供新型地產開發策略,在各個環節均有特別的案例進行介紹,其中大部分案例為最近兩年來的成功模式。
本次課程大綱:
(內容為兩天版本)
課前案例:
失敗的嘗試,某上市公司大型地產項目敗因解析
第一部分:轉型:新常態中國宏觀經濟的關鍵詞
1、 目前中國宏觀經濟運營特征
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是城市發展模式的轉變
3、 城市化與房地產的關系
4、 房地產業傳統的發展模式對中國經濟的巨大破壞
5、 經濟轉型、城市轉型到房地產轉型
案例:業余團隊完勝著名地產上市公司
第二部分:從渴望到禁止:中國房地產市場與政策歷史演變
1、 房地產首次被禁止的內幕
2、 愛恨交錯:市縣政府與房地產
3、 土地財政的結構分析
4、 黃奇帆的土地政策為何受到中央青睞?
5、 當前特性:天價和零地價集中涌現,為何你只關注天價?
案例:新常態下零地價的大型地產項目
第三部分:不是白銀時代,是鉆石時代與斷崖下跌的并存時代----地產深度分析
1、 萬達將2016年度房地產銷售指標下調600億的真實原因
2、 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兩極分化
3、 一體化與分化
4、 從城市化到城鎮化,分化的房價
5、 房地產市場變化的內在邏輯
6、 長三角城市空間結構巨變,房地產商視而不見的變化
7、 長三角城市產業結構巨變,房地產商視而不見的變化
8、 零地價拿地的央企巨艦
9、 負地價拿地的上市地產公司
案例:某上市公司巨幅土地的拿地方案
第四部分:地產的未來,重生和死亡的選擇
1、 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單一商品住宅開發企業大面積消亡
2、 一體化開發成為主流模式
3、 綜合服務商的異軍突起
4、 分化的兩類開發商:9%的剩余,91%的死亡
5、 社區決定論
6、 萬科,逝去的時代
案例:風頭最勁的地產商盈利模式詳解
第五部分:傳統房地產企業應對策略
1、 合作與平臺構建
2、 城市更新的啟示
3、 產城一體
4、 公服核心
5、 小區拆圍墻居然會刷屏?
6、 文化旅游地產
7、 養老地產
8、 健康休閑地產
9、 教育地產
10、 科技園區與產業園區
11、 雙創基地
12、 取代綜合體的新興商業地產
案例:上述各類模式和策略的案例詳解
第六部分:創新模式分享
1、 城市運營商的興起
2、 從產城融合到新城開發
3、 鎮域空間的綜合利用
4、 商業與住宅的精妙結合
5、 二房東的沒落
案例:各類創新模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