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楊拙
課程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沒有堅實的物資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段講話中最核心兩個問題是中國經濟的“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中國正面臨著習總書記在2018年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經濟和政治形勢日益嚴峻,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和國內的挑戰日益加劇,中國經濟的未來在哪里?未來的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潮流在哪里?個人、企業和地方政府應該如何順應潮流,如何置于全球和全國的大經濟發展背景下發展?
這些經濟發展問題,最后都歸結到“高質量發展”和“新發展理念”,本課程將圍繞這兩個核心問題,結合當下中國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形勢,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梳理和講解,讓您深度理解高質量發展和新發展理念的內核,為您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做出合理的經濟決策。
課程目標:
★ 深刻理解“二十大”報告的高質量發展和新發展理念的核心內涵
★ 深刻理解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規律,洞悉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形勢
課程時間:0.5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政府、企事業單位、銀行中高層
課程方式:理論講授+案例解析+研討+視頻解析
課程大綱:
一、理解“二十大”經濟工作核心要點
1. 繼往開來:國內經濟形勢是怎樣?
2. 繼往開來:國際經濟形勢是怎樣?
3. 中國為什么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4. 中國為什么要構建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
5. 中國為什么要不斷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6. 中國為什么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7. 如何理解“新發展理念”?
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內核
1. 開放: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
2. 創新:科學技術引領中國經濟
3. 協調: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潛力
4. 綠色:青山綠水與可持續發展路徑
5. 共享:如何解決中國社會收入差距問題
三、大浪來襲:數字經濟
1. 數字經濟大潮已來:如何全面改變中國社會經濟?
2. 中國數字經濟“十四五規劃”路徑
3. 中國數字經濟和美國、歐盟其他國家的現狀對比
4.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5. 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進則退
四、大浪來襲:碳中和新能源革命
1. 碳中和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全面改變中國社會經濟?
2. 世界能源結構和中國能源結構,將如何改變?
3. 中國碳中和路徑:“30 ? 60目標”
4. 不同行業碳排放對比分析:電力、工業、建筑、交通
5. 中國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