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建筑建造和營運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近40%,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建筑碳中和可以說決定了碳中和的成敗。隨著國家建設部《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在2022年4月1日正式啟動,標志著整個建筑行業都被納入了強制監管的范圍內。
低碳的目標很遠大,但落實起來需要層層傳導,承前啟后,各個擊破,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如何不斷演進,引領從可持續建筑到可持續社區及城市的轉化,給國家繪制一個更公平普惠的未來,將是每一位建筑人現階段的必修課。
【課程收益】
全面系統性了解“雙碳”圖景路徑
建筑行業在“雙碳”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和變革
解讀建筑行業在“雙碳”背景下政策法規
促進企業綠色發展,學習頭部企業新技術,拓展自身發展空間
【課程特色】
干貨,沒有廢話; 科學,邏輯清晰;
實戰,學之能用; 生動,案例精彩
【課程對象】
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控排企業和非控排企業、建筑、地產、建材行業中高管、對建筑“雙碳”領域感興趣的人
【課程時間】
1天(4-6小時)
【課程大綱】
一、碳中和概述——機遇與挑戰
模塊介紹:介紹碳中和基本理念和國際國內博弈實錄,以及實現碳中和的各種方式
1、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和與實現路徑是什么?
① 碳中和的背景
② 國際基石議定文件解析
2、國際上在碳中和方面如何博弈?是誰在推動碳中和發展?
① 歐盟推動碳中和激進表現
② 中美反對歐盟立場的動力內核
③ 各國減排目標拆解
3、碳中和實現的路徑有哪些?
① 風能、光伏、核能、儲能、碳匯的優劣勢分析
② 碳中和其他前沿技術布局及分享
③ 綠色溢價概念及各行業轉型難度
案例及工具:美國二進二出國際碳中和聯盟、奧巴馬與習主席夜游瀛臺、發電站儲能、第四代核能技術、紅杉資本綠色溢價模型
二、“雙碳”經濟下對建筑行業的影響
模塊介紹:建筑在雙碳領域的發展、政策、及減碳路徑
1、建筑碳中和的背景形式如何?影響如何?
① 國際建筑碳中和的宏觀背景
② 國內建筑碳中和的嚴峻形式及影響
2、國際建筑碳中和有何經驗可借鑒?有何成果可體現
① 三大政策驅動
② 三方面利益體現
3、我國建筑碳中和路徑如何推演?
① 我國建筑碳中和發展歷程及重要政策解讀
② 我國建筑碳中和發展的四大階段
4、 我國建筑碳中和的衍生機遇及成功案例
① 建筑碳中和五大路徑(源頭減量、回收利用、能源替代、節能提效、負碳技術)
② 建筑碳中和成功案例分享
5、 建筑碳中和總結及展望
案例及工具:中國建院近零碳示范樓、通州城市副中心、外灘三號、紐約大廈、中國光伏數據展示、BIPV案例分享
三、中國ESG的發展與實踐
1. ESG的背景及五個偏見
① 企業潛在風險及ESG發展意識投資
② ESG的定義及趨勢
③ ESG的評價體系及行業選擇
2. 中國ESG發展政策與進程
① 我國ESG監管政策發展歷程
② 十四五ESG政策觀察
③ 相關政策文件
3. 中國ESG投資概況
① ESG在中國投資的廣泛前景
② ESG投資在中國正式步入加快發展進程
③ ESG投資在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方面作用
④ ESG的重點要素
四、企業可用的綠色金融工具
1. 綠色金融體系及國際發展經驗
① 綠色金融概念及背景
② 赤道原則解析
③ 國際先進案例
2. 我國綠色金融發展與規劃
① 綠色金融政策發展體系
② 綠色金融制度創新
③ 綠色金融標準及產業
3. 重要綠色金融領域概覽
① 綠色信貸
② 綠色債券
③ 綠色保險
④ 其他特色產品
五、企業碳資產開發與管理
1. 碳市場建立的原因及背景
① 碳交易機制及全球碳市場
② 全球碳市場發展情況
③ 歐盟碳市場規則及價格波動解析
2. 我國區域碳市場及全國碳市場的數據表現
① 我國碳市場發展情況
② 碳市場履約案例分享
③ 我國碳市場發展預期
3. 企業碳資產管理實務
① 信用碳資產
② 林業碳匯
③ 綠證及綠電
④ 碳金融
⑤ 碳資產運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