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信息】
1. 課程系列:人力資源管理
2. 授課時長:1天,6小時
3. 學員人數:人數控制在40人以內。分組,每組8-10人,每人設置桌牌,利于互動交流
4. 物資準備:投影儀、白板、白板筆、白板紙、A4紙若干、音響
5. 培訓形式:整體方面,講師講解一段內容,學員分組討論公司的問題,并進行呈現后由講師進行點評
6. 目標學員: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
【課程背景】
在目前的中國企業環境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大體上還是一種輔助活動,還沒有上升到主流業務活動的層面,其主要作用還是局限在一些基礎的人事管理層面。因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在企業內部的地位不強,影響力不足,其職業發展的通道也很有限。事實上,凡是優秀的企業,無不是對人力資源管理及其重視的,這些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投入巨大的資源,也換回了巨大的回報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高度融合專業性與實踐性的工作,這需要深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而現實情況是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無論是專業性還是實踐性都不足以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活動。另一方面,由于其支持和服務的性質,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熟悉公司的業務流程、產品知識等,但事實是,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忽視了這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的積累。幾個方面的疊加,造成我們的影響力、地位等等都處在一個被邊緣化的地步,從而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困惑
如果你熱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并想要做好這項工作,就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管理實踐活動,同時還需要懂得公司的業務流程與產品知識,另外,還需要不斷修為各種素質,包括承受壓力的能力、高度的協調能力、影響他人的能力、人際理解力等等。本課程會和各位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力資源工作者
【課程目標】
通過一天的學習,學員可以達到以下目標
1. 正確理解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
2. 深刻理解人力資源管理和業務體系是如何鏈接的
3. 理解HR工作者在企業中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4. 人力資源工作者如何轉型如何突破
【方法論及模型】
企業中的HR工作者,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服務于業務并支持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想要達到這樣一個目的,就需要思考HR工作者如何與業務環節進行鏈接。以下模型來源于該理論
【課程大綱】
一. 變革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
1. 案例分享:目前的環境,尤其是數字化的大背景下,企業管理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2. 在此挑戰下,HR工作如何進行調整與轉型
3. 互動分享并信息收集:目前在企業在管理員工層面遭遇的困惑和難題
4.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人力資源管理歷程
二. 從企業的價值鏈理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地位
1. 企業價值鏈活動介紹
2. 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平衡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3. 舉例分析,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和價值
4. 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應該采取怎么樣的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5. 互動:為什么我們會有這么多的困惑,我們的困惑來源于哪里
三. HR工作如何與業務進行鏈接
1. 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如何通過HR的活動體現
分享互動:HR工作者如何支持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2. 案例介紹:華為公司三十年發展歷程中HR在業務中的價值
3. 深度分析:企業經營目標實現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HR活動
4. 業務驅動基礎下的人力資源管理運作模式介紹
5. 最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組織形態介紹
人力資源三支柱形態介紹
各自的能力要求以及利與弊
人力資源的核心能力要求介紹
案例介紹:華為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模型與內容介紹
6. 業務領導與HR從業者在HR領域的責任與合作分析
7. 分組討論:本公司HR的作用與價值如何體現
HR人員如何貼近業務
四. 哪些因素影響我們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1. 你是否熱愛你目前的工作:了解自我激勵
2. 你是否是在進行系統化的思考和實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系統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型介紹
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樹:你打算如何構建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3. 你是否熟悉并了解公司的業務流程、產品知識:
互動交流:人力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支持和服務公司的經營發展
如何提升:方法與技術分享
通過梳理公司組織結構獲得
通過帶領部門管理者梳理崗位及職責獲得
通過指導部門管理者構建崗位指標獲得
某公司職位梳理、職責分配、指標構建舉例
五. 如何突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局限性
1. 分析的基礎:冰山模型介紹
2. 從劉劭的《人物志》中英雄的解析
如何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水平
需要閱讀那幾本書
如何提高自己的實踐經驗
3. 互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所需要的勝任素質
測試:了解自己的動機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