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2024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對2023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對2024年的工作做出了部署,闡明了施政方略,回應了各方關切。《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政府施政的綱領性文件,經過全國人代會審議通過具有法定效力。如何了解報告起草的相關情況及特點、讀懂報告里的工作要點與未來機遇,對學習貫徹落實“兩會”精神非常關鍵,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課程大綱:
一、報告起草的邏輯要義與多個新特點
2023年是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為《報告》起草工作指明方向和提供根本遵循。李強總理主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先后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全體會議進行討論,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修改《報告》,研究制定相關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的邏輯要義十分清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報告》的靈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報告》的“綱”與“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是貫穿《報告》的主脈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既遵從以往報告的規范慣例,同時也呈現出多個新的特點。
1.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2. 上下貫通、融為一體
3. 實事求是、務實平實
二、十個“新”增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新質生產力、新型基礎設施、新型消費、新型能源體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引人關注的“新”詞,為當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
1.新質生產力
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2.新興產業
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3.新型能源體系
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4.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5.新型基礎設施
報告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是報告提出的重點支持的領域。
6.新型消費
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
7.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報告提出,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8.新型城鎮化
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9.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報告提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10.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報告提出,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培養用好鄉村人才。
三、十大看點折射2024年經濟新動向:
看點一:經濟工作方向——高質量發展和穩經濟并重
看點二:預期目標——經濟和通脹預期目標較為積極
看點三:宏觀政策——財政政策有增量部署
看點四:高質量發展——2024年經濟工作的首要重點
看點五:穩增長擴內需——投資發力可能更為積極
看點六:深化改革——強調支持民企、統一大市場、財稅體制改革
看點七:擴大開放——重點在于擴大吸引外資、放寬準入
看點八:防范風險——繼續著力三大領域風險防范,同時強調安全能力建設
看點九:高質量發展更加系統的部署——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綠色發展等
看點十:保障民生——既有著眼當下的就業優先,也有長期領域相關部署
四、結語:
整篇《報告》,都是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展開的;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好蘊含其中的改革、開放、創新這個大邏輯和保障改善民生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
整篇《報告》,全面系統、內容豐富;把握好“十”個發展新動能和“十”大經濟新動向,對學習貫徹落實“兩會”精神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