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兩千五百年前,東西方經歷青春期,奠定各自的歷史信念。東方基于集體主義,選擇集權管控模型,西方基于個體意識,完善了精神的四階探索。兩千年來的東西方大歷史,就是這兩種信念的實踐過程。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群體的發展仍然是信念加上實踐,這使得我們能夠預控未來。
正如個體的歷史由青春期決定,民族的歷史由精神青春期決定,東西方青春期幾乎都發生在公元前六世紀前后。春秋時期奠定農業社會的儒家思想成為基因,東方團隊的管理總是依照墨家、儒家、法家三個階段螺旋形上升。
創業領袖面臨什么挑戰?團隊業績高速發展期,管理的平衡技巧是什么?超大企業的管理之道是什么?這些問題將在東方歷史中得到參考答案。
課程從兩個方面將中國大歷史與企業大管理結合。古代歷史提供了企業發展三種管控模式:創業模式、高速發展階段、成熟轉型模式。現代革命歷史提供了井岡山、延安和解放戰爭三段治理方略。
課程內容
前言:歷史的生命探秘
古代篇:企業家管控模式
引言:信念對個人、企業、民族歷史的影響
模塊一 東西方的軸心時代
1、春秋時期諸子思想
2、儒家學說的分化,墨、儒、法三階段
3、東西方大循環與小循環
小結:歷史信念與企業信念
模塊二 墨家開創局面:秦漢的開天辟地
1、 為什么是秦統一中國
2、 商鞅是如何打造戰爭機器的
3、 秦的信念基因百年演繹
4、 漢朝的精神管控
5、 漢的基因演繹
6、 漢代獨尊儒術對后世的影響
小結:朝代名號與企業文化建設
模塊三 儒家促進績效:唐宋的大發展
案例:《貞觀長歌》
1、唐朝的精神青春期
2、唐太宗的理性執政技巧
討論:團隊管理結構的制衡
3、趙匡胤的“臥榻”情結與組織設計
4、宋朝的儒式政治管理
5、宋朝的衰亡和破局嘗試(王安石改革失敗)
小結:企業家風格與企業文化互補之道
模塊四 法家控制局面:明清的賞罰策略
案例:《朱元璋》
1、朱元璋對控制人心的極法措施
2、法家思想概覽:一個假設,兩個手段,三個要點
討論:法家對中層干部的管控模式
3、前清的殺人與皇太極開始的的誅心
4、明清征服后管理:如何對待遺民
討論:武力征服后的精神和諧
5、曾國藩對自己的理性反思
企業管控模式小結:企業法制治理結構
現代篇:治國理政新時代精神
模塊五 土地革命的創業機制(1921-1937)
1、秋收起義:根據地和戰法選擇
2、論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十項軍事原則》
3、三灣改編:解決個人和團隊的關系,不能靠師生、宗教,要靠團隊
4、紅軍三大任務三大紀律:激發革命性,管理落后性
5、反“圍剿”五次軍事總結:兵法第一原則集中兵力
6、卡爾施米特《游擊隊理論》:宣傳工作要跟上
模塊六 延安抗戰艱苦時期競合成長(1937-1945)
1、延安三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內部管理
2、越打越多:在抗戰中百倍地擴大隊伍和根據地
3、統一戰線就是競爭下的合作,合作中的競爭
4、如何面對合作伙伴的攻擊
5、克服外部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十三年
6、艱苦時期的隊伍整頓和思想統一
模塊七 規模戰爭的大格局戰略(1937-1962)
1、解放戰爭的七個步驟
2、第一步對戰爭的本質認識,就決定了生死
3、三大戰役絲絲入扣
4、對外局部戰爭:中朝中印中越
5、大格局:軍事的政治化,政治的軍事化
模塊八 如何形成大格局思維力
1、我黨軍事思想的時代條件和個人努力
2、《實踐論》:認識事物的感性實踐和理性思考的關系
3、《矛盾論》:事物發展的內部矛盾、轉化發展
4、《論持久戰》:從時間理性與空間理性預測經營的未來
5、大力提升領導者在壓力下的理性戰爭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