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從學習IBM到學習谷歌
華為還有可能有更多“跨界”的動作,遇到新的競爭者。狼性十足的華為,與誰競爭,從而也定義了華為是誰。華為在全球看起來更像三星這樣的公司,但華為面臨的真正挑戰,還可能是新崛起的一批互聯網巨頭
華為還有可能有更多“跨界”的動作,遇到新的競爭者。狼性十足的華為,與誰競爭,從而也定義了華為是誰。華為在全球看起來更像三星這樣的公司,但華為面臨的真正挑戰,還可能是新崛起的一批互聯網巨頭
蘋果利用用戶的粘性及對其品牌的忠誠度,以封閉生態系統升級、硬件成本無差異等的默契配合而讓用戶心甘情愿購買新iPhone的非典型創新的盈利邏輯已經形成且形成另一種獲利呢?
如果不是親耳聽凡客城品創始人陳年在什么是好書這個問題上,侃侃而談,你可能很難想象,這是陳年,或者這是一個企業家,而不是一個讀書人??吹贸鰜恚駮x一樣的陳年,在創業中幾乎如饑似渴地從廣袤的外界圖書
僅2013年,外婆家就在北上廣深、南京、天津、溫州、沈陽等城市新開了30家分店,至2014年年底,還將增加50多家,全部都開在購物中心里。這款爆品背后隱藏了哪些秘密?它是如何跟著馬云王健林抓住餐飲的風口的?
如何勝任百年愛馬仕管理者的角色,你必須像品牌一樣,有積淀又保持學習創新的激情。
近期業內拿三星業績下滑演繹國產手機崛起的言論喧囂塵上,而這些言論完全是缺乏事實依據的自我吹捧和陶醉,這種做法極易誤導我們正在發展中的智能手機產業,甚至是廠商自己(誤認為自己有多強大)。
有前瞻性的變革模式,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后勁。作為面向3 0時代的企業家,董明珠已慢了半拍,面對不斷創新緊緊追趕的美的和海爾,格力該如何保住輝煌?
小米正在不斷突破平臺的限制,進一步往生態系統邁進,估值極有可能達到千億級美元。
對于上一次做硬件,周鴻祎曾透露,雷軍最初以“互聯網思維”做小米手機時,他馬上看到了這種模式巨大的殺傷力,并找了很多手機廠商談,但廠商“看不起”小米模式。
中國企業家缺少“匠人精神”,換做今天流行的詞,就是“專注”、“極致”,就是“死磕”。中國社會太多的財富是發掘于“機會”,而并非產品,從真正的社會價值上來看,推動商業文明不斷發展的不是投機,而是對產品的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