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的一天,拇指閱讀創始人左志堅出現在北京。
拇指閱讀是一家基地在上海的公司,專注于社交閱讀App的開發。每年只有少數的幾次,老左會出現在北京。這次是一個文化界與科技界、金融界的聚會,左志堅將會見到他以前在南方報業的老同事,但這不是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因為這場聚會由3G門戶總裁張向東發起,而張向東為他約了一個重要人物:張畢業后工作的第一個老板——李國慶。
李國慶是一個率性而且知性的企業家,也是文人經商的典范。左志堅約他,并不只是想請教經商的奧秘,而是因為李國慶掌管的當當網,擁有著當時最豐富的網絡圖書版權。而這些,正是拇指閱讀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
李國慶很熱情地和左志堅攀談了起來,他夸贊了拇指閱讀的App,說比當當做的好,而且很爽快的將事情全權委托給當當的分管副總來處理。
第二天,老左就收到當當網副總裁王曦的邀請,去當當的辦公室聊一聊。王曦曾經是風入松書店的老板,而老左是一名資深的媒體人,當雙方聊到文化產業和數字出版的前景時,發現彼此的商業判斷和價值觀竟如此一致。
接下來,本該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左志堅提出,在拇指閱讀上分銷當當的電子書,而拇指閱讀自己可以專注于社區的運營。當當方面也開始布置工程師,準備開發。對于一家資源極其有限的創業公司來說,這件事情能決定拇指閱讀發展的速度甚至生死。
創業之初
2012年,當左志堅和大學好友榮星一起出來創業時,沒有想到這條路走的是如此的艱辛。
起初,他們倆自己湊了一點錢,雇傭了三個程序員,開始做iOS程序。然而,彼時他們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他們要做的社交閱讀軟件,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他們同時在做三件挑戰極大的事情:1、開發優秀的排版引擎,2、整合海量的版權資源,3、運營一個讀書人的社區。
其實一個成熟的創業者,最多只會先做其中的一件事情,而拇指閱讀靠著5個人同時做這三件事。最終,他們累到天昏地暗也無法解決問題,而公司賬上的錢像自來水一樣嘩嘩流走。
那段時間,公司兩位創始人承擔著非同一般的壓力。盡管左志堅和榮星從來不在對方面前叫苦,但是有一次,兩個人在一起時,左志堅問了一句,“你是不是晚上也睡不著覺”。
榮星脫口而出,“當然啊”。
最終,精疲力盡的左志堅決定接入大公司的版權資源,其實就是放棄自己做版權運營。于是左志堅委托老朋友張向東約了李國慶。
與李國慶的會晤看似解決了這個問題,然而,拇指閱讀與當當的合作始終沒有執行。在與李國慶會面兩個月之后,京東將30萬冊正版電子書資源開放給了拇指閱讀,成為出版界轟動一時的盛事。
巨頭垂青
左志堅和榮星原本不需要這么辛苦。
早在2014年2月,當拇指閱讀App正式上線的時候,阿里和騰訊的投資部門都找了過來。阿里顯得誠意十足。
阿里投資部的姑娘約老左去辦公室一聊,坦言是淘寶閱讀部門的人很喜歡拇指閱讀,希望可以合作,然后讓老左去管理淘寶的閱讀業務。姑娘說的很直白,“阿里都希望控股,這是阿里的風格”。
幾天之后,左志堅出現在阿里巴巴在杭州西溪園區的總部,與淘寶閱讀的負責人做了深入交流,淘寶閱讀的掌門人也很有誠意。在西溪園區,左志堅還見了在阿里做高管的老朋友,對方也勸說趕緊賣掉。
產品一上線就受到巨頭的追逐,這顯然是一件好事。回來之后,左志堅與團隊和投資人做了交流,大家卻對賣掉拇指閱讀然后變現都沒有太大的興趣。
就在阿里與拇指閱讀接觸的同時,投資人那邊反饋說,京東方面也有興趣。說京東有個高管,曾經是著名出版人,出版過超級暢銷書《格調》。
幾天后,左志堅在京東的辦公室見到了這位彪悍的商人,以及優秀的前出版人——京東副總裁石濤。他對拇指閱讀的內容和產品都很認同。
石濤也提出了投資的意向,被左志堅婉拒。不過雙方很爽快的約定,展開在電子書版權方面的合作。
接下來,京東方面的執行力讓左志堅見識到京東何以成為京東。這家電商領域的后起之秀,執行速度遠高于當當。兩個月后,京東就把30萬冊電子書輸出給了拇指閱讀,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融資之困
在拒絕了變現的誘惑,以及版權的瓶頸之后,拇指閱讀依然沒有迎來爆發的機會。
問題出在了兩個地方,第一,讀書的需求太小,而且變現比較慢;第二,從后臺數據來看,用戶的增長速度比較慢。
結論就是,社交閱讀這個方向,很難迅速爆發,不太適合創業團隊來做。
那段時間,左志堅再次徹夜難眠,他面臨著所有創業者都要面臨的壓力。
一方面,公司的前景相當不妙,已有兩位主力工程師出走,同時公司賬面上的現金如冰棍化水,公司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但看不到任何扭轉的跡象;
另一方面,個人財務方面也已經到了極限,在創業第一年,兩位創始人沒有拿一分錢工資,第二年經緯創投進來之后,也就拿5000塊的工資,這錢只夠支付老左的房租,而生活費則是從兩位朋友那里借來。
在辦公室附近的一間陋室中,左志堅每晚輾轉反側。想起自己要為年輕的員工負責,要為朋友負責,再想想自己曾經的財務夢想和商業理想。他突然明白,為什么那么多稍年長的創業者,比如唐巖、方三文、徐建軍,都已經有了白頭發。
只剩下融資一條路可走。
2014年7月,左志堅拿著精心設計的商業計劃書出去融資,并與劉芹、李宏瑋、朱嘯虎這些中國頂尖的投資人做了交流。
“你們的產品做的很好,我看書主要是用你們,但是不能太陽春白雪”,朱嘯虎說。
劉芹,這位風頭正健的小米投資人,與老左聊了三個小時,從商業前景和爆發力兩個角度,都否決了這個產品。
只有一家投資人,表達了投資意向,但價格不高。團隊和投資人都覺得比較雞肋。
融資失敗了。
那段時間,老左的幾位知交好友蒙冤入獄,心里又驚又急。加上公司和個人財務的窘迫狀況,他再次毫無懸念的失眠了。
賣掉拇指閱讀
當公司的賬面只剩下三個月現金時,留給老左的選擇就只有兩個。
第一,賣掉拇指閱讀;第二,關掉公司,承認第一次創業徹底失敗,雖然付出了兩年極其艱辛的努力。
好在產品的賣相依然不錯,無論是排版引擎的技術含量,還是團隊的運營能力,業界都相當認可。半年前主動談收購的那些公司,依然很感興趣,其間亞馬遜也派一個老外來到拇指閱讀的辦公室。
已經與拇指閱讀在版權上有深入合作的京東,成為競購的領先方,畢竟雙方的團隊已經有深入了解,而且互相欣賞。問題在于,所有競購方都希望將團隊納入囊中。亞馬遜更是表態如果團隊不進來,就不會收購。
老左和榮星都對回大公司打工沒有興趣。他們決定只賣產品,不賣公司。
這意味著更低的回報,但有二次創業的機會。經緯創投的投資人,也是拇指閱讀的董事叢真說,“我們都聽你的”。經緯對創業者的信任和耐心,讓左志堅做了一個很舒服的決定,賣產品,不賣公司。然后,繼續干!
最終,老左決定將App賣給京東,并承諾提供技術和運營上的保障,公司的股東和團隊沒有任何變化。京東的投資部和業務部門開始擬定合同的具體條款。左志堅曾經戲稱創業者需要同時扮演產品經理、主編、公關、行政、融資顧問的角色,現在,這位CEO又演繹了一個新角色,投行。
在簽署合同之前,左志堅在北京與京東商城CEO沈皓瑜有過一次長談。
沈說,“如果只收購App的話,我怕我們團隊接不住這個項目”。
左回答,“我們賣的不光是產品,而且也希望京東的版權和運營資源能夠幫助拇指閱讀成為業界最領先的產品,干掉所有競爭對手。我們不只是做一筆交易,目的還是做一個最牛逼的產品。”
幾天之后,劉強東在收購合同上瀟灑地簽完字,合同生效。
2015年6月,合并了拇指閱讀后的京東閱讀正式上線,老左和他的團隊為之投入了3倍于承諾的人力。
2015年7月,左志堅和榮星的新閱讀App“大眼”正式上線。這是一個輕快的產品,但承載著比拇指閱讀更大的野心。
現在,這個團隊有了一筆讓自己更舒服的現金,一個彼此更默契的團隊,一堆豐富自如的創業經驗,以及內容產業爆發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