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接替范敏,重回攜程CEO之位,這或許是2013年春節過后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3月1日,這項任命正式生效,原CEO范敏改任攜程董事會副主席、總裁等職。
其實,這個消息來得并不突然。去年下半年,外界傳言,梁建章與范敏在攜程的發展思路上存在分歧,梁可能重掌帥印。不過,范敏曾就此向本刊辟謠,“這是有人在瞎扯”。
但據本刊了解,在2012年年中,梁建章完成美 國學 業后回國,已逐步介入攜程的運營。攜程員工隱約感覺到,“攜程會逐漸走出范敏時代”。
1999年,梁建章與另外三個伙伴季琦、沈南鵬和范敏共同創立攜程,這個“夢幻團隊”從此開啟了中國在線旅游史上的一段傳奇。
但2005年,沈南鵬、季琦陸續離開。一直擔任攜程董事長兼CEO的梁建章也在2006年初辭任CEO,只保留了董事局主席之銜。梁建章認為,“當時公司各方面都上了正軌,產品完善,競爭對手也基本被壓制住”,他本人也想“多學些東西”。2007年,梁建章到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6年,范敏成為梁建章眼中“最合適的CEO人選”。在范敏時代,攜程的營收從1億多美元增長至6.6億美元,在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始終保持著老大的位置。
不過,2011年,攜程的市場份額首次“破五”,2012年更跌至46.9%。這兩年,攜程麻煩不斷,四面受敵。在這樣的時點換帥,對攜程意味著什么?對于核心問題,梁建章能迎刃而解嗎?
危機四伏
隨著網絡消費的崛起和旅游市場的細分,攜程身邊“群狼四伏”。
同程網CEO吳志祥認為,2006年 上市 后的幾年里,攜程“基本上處在一馬平川,找不到對手的狀態”,因此迅速壯大。據艾瑞的統計,2010年,攜程的市場份額雖然在下滑,但仍以51.6%的份額獨占鰲頭,第二名藝龍只占8.7%。
但最近兩年來,隨著網絡消費的崛起和旅游市場的細分,攜程身邊“群狼四伏”,它們聚集優勢兵力,紛紛向攜程開火,令攜程不得不多線作戰,應接不暇。
一部分挑戰來自上游產業鏈。攜程的兩大核心業務——酒店、機票的供應商中,不僅錦江之星、如家、漢庭等不斷降低攜程貢獻的比例,航空公司也拒絕繼續為攜程打工。2008年底,海航推出淘寶“官方旗艦店”,成為國內首家入駐淘寶的航空公司。隨后,東航、國航等紛紛加入直銷行列,將之前返給攜程的傭金直接返給消費者,直接分流了攜程的客戶。
同時,攜程還要應對越來越多互聯網對手的襲擊。以2005年成立的去哪兒為例,它通過網絡搜索、比價的模式,吸引價格敏感群體的關注,逐漸成為航空公司、機票代理和酒店的直銷平臺。2012年9月,去哪兒網副總裁楊威公開稱,去哪兒的機票預訂業務已超越攜程。
再如藝龍,2007年10月崔廣福就任CEO后,決定走一條與攜程不同的路:降低傭金比率,簽約更多二三線城市中小酒店,并通過團購、返現等多種方式促銷,從而對攜程形成包抄之勢。其在線酒店預訂量已從2009年占攜程在線酒店預訂量的20%,增長到2012年的80%。藝龍的目標很明確,要做在線酒店預訂市場的第一。吳志祥認為,“如果失去了酒店預訂第一的位置,攜程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