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復星自2010年開始采用全球化策略之后,開始的風險管理手段之一。
對于風險控制,梁信軍說,目前復星不僅需要重視 財務風險 ,更需要重視匯率變化對公司的風險。而匯率風險,是每一個開始全球布局的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
復星風險管理模式
高速的增長和風險,對于企業而言總是孿生兄弟。
復星在解讀自己業績增長時,認為自己主要是抓住了全球經濟轉型的一個機遇,同時,利用自己的投資模式,在已形成的產業利潤、投資利潤的基礎之上,還會大力推進資產管理業務,形成自己價值成長的第三引擎,使集團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不增加風險。
而梁信軍在談及復星的業務延伸和風險管理時,稱將建立資產管理集團,以便于對投融資業務進行管理和規范。
比如在海外市場中,復星不斷與金融機構合作建立投資基金,成功投資了部分全球性的企業和品牌。今年上半年,復星與保德信、凱雷成立的基金,亦成功獲批成為首批試點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之一。在境內資產管理平臺上,復星創富、星浩資本新設立的基金均完成了首期募集,合計募集資金人民幣52.05億元;其中復星創富于報告期內完成了3個項目的投資。
“今年上半年,復星通過旗下資產管理平臺,實現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有約人民幣100億元,大大超過去年,我們希望能夠加大管理資產規模,希望盡快達到1000億元。”
梁信軍還透露, 復星醫藥(600196) 正在推進H股發行計劃,海南 礦業 也在推進A股 上市 。目前,海南礦業的毛利達到76%,產銷率接近100%,今年上半年對復星國際的利潤貢獻就有4.5億元左右。
而 房地產 業成為唯一利潤下滑的行業。對此,梁信軍解釋稱,去年復星曾轉讓了一個天津項目,因此減少了此前可以貢獻的6個多億的投資收益,同時公司地產業務的 銷售 收入也有所下降,去年主要是在大城市銷售,今年二三線城市的銷售居多。
這是調控引起的一個業績變化。梁信軍認為,房地產依然是復星的核心業務,上半年土地儲備達到80億元,下半年將保持節奏繼續買地。當然未來會更加注重主題地產的開發,將地產和集團的消費等進行捆綁,比如旅游地產,利用旗下的地中海俱樂部,利用旗下的醫藥連鎖,開發老年地產等,還有星浩資本目前已經在做的開發民企總部基地的城市綜合體。
復星的“感冒”預防
當年在德隆帝國轟然倒塌的時候,很多人的目光聚焦到復星這個投資性的集團公司上,而復星董事長郭廣昌極為痛恨這種對比。郭廣昌曾將其公司的風險視為“感冒”,其對外界的質疑有經典的回復:“感冒和癌癥怎么有對比性。”
而市場研究人士也認為,一個構建產業鏈主要在二級市場操作獲利,與復星構建產業鏈獲取產業增長收益有本質的區別。
在復星國際的中期財報上,資產負債率、現金回報以及管理層的穩定成為其風險控制的三大要點。
其在債務處理上,復星通過其財務手段將其債務延伸至中長期債務,其手段就是債務融資。
自2011年初以來,復星國際及下屬各板塊在進行多渠道融資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尤其是境內外中長期票據、債券的發行以及基金募集等,主要為:2011年5月12日復星國際首次成功發行了五年期3億美元的高息債券,固定年利率為7.5%;復星國際獲得渣打銀行27億港幣過橋貸款,從而保證了要約收購復地股票的順利完成;復星集團與 交通銀行 總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授予復星集團境內外公司共150億元綜合授信額度;復星國際獲批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的2.3億美元五年期和2.2億美元三年期的貸款,已提款4億美元等。
復星這種財務手段獲取的直接好處是,截至2011年6月底,盡管集團合并貨幣資金余額達203億元,較2010年末下降10.3億元,但集團合并可用銀行授信額度達到了360.8億元,較2010年末凈增加106.2億元。同時計息債務中長期債務尤其是長期債券(含中期票據)占比顯著上升,“債務結構更趨合理”。
其財務風險控制手段最為明顯的是讓“復星集團的債務結構持續優化;中長期債務比例連續4年提升以及現金結余及未用信貸額度逐年上升”。
梁信軍說,復星還將會努力將資產負債率從現有的比例逐漸減低至45%左右,同時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提升現金結余,以保持集團充沛的現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