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營銷 評論-訊】近年來,電影的延伸產品是越來越多,但無非也就是電影中的道具,演員的服裝、造型等諸多和電影內容直接相關的產品開發,而今年老謀子推出“山楂月餅套裝”,不僅有山楂餡的月餅,更包含了電影衍生的元素,收藏品、工具、還有能在數十家影院看電影的票。在如此應景的中秋推出,不僅極富新意,更刺激了很多電影迷的收藏欲望。
相比赤裸裸的植入式營銷,張藝謀的山楂月餅即合情又應景,為電影營銷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從山楂月餅的 銷售 一空來看,張藝謀十分擅長于“借勢”,尤其會借具有中國人共性的“勢”。而這種借勢的天賦,在奧運會的開幕式中,是最為明顯的。他大量的借助了中國最具代表的“載體”——絲綢之路,漢字,火藥等等,尤其是讓李寧飛天的一幕,借勢于“飛天”的傳統形式,以極具中國特色卻又不失想象力的方式,描繪出中國人躋身世界前列的壯觀之景。
借中秋之勢,借月餅之力,幫助銷售電影票的創意,也可以看出,營銷要能會借勢:借的巧,借的好,不僅能夠事半功倍,更能幫助企業節約大量的宣傳成本,更有甚者能起到“被傳播”的效應,正如張藝謀此次的月餅行為,就在微博上引起了廣大的爭議,山楂月餅和電影自然成為免費“被傳播”的焦點,然而就是在爭議的過程中,促發了大家都想嘗嘗月餅,去看看電影的心理,這樣自然而然就令票房大賣了。而面對越來越火爆的月餅市場,我們的月餅企業是不是也該擺脫傳統的營銷思維,除了中秋文化,多借勢于別的文化載體,在包裝,理念,產品形態,產品口味,產品終端上脫穎而出呢?畢竟,月餅早已不是用來吃的了!(葉茂中,資深 營銷策劃 人和 品牌管理 專家,現任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董事長。【世界營銷評論mkt.icx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