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期間,國家和發展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理事長、研究員喬潤令喬潤令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特色小鎮房地產化的發展思路已經沒有市場空間,特色小鎮在中國目前的政策市場環境下,如果想要生存就要有自我的產業,沒有產業不能稱之為特色小鎮。
中國房地產報:目前,一些特色小鎮存在房地產化的現象,對此你怎么看,怎樣避免這種現象的泛濫?
喬潤令:特色小鎮房地化的情況不在少數,三年前,國家提出特色小鎮建設之后,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地產商在這樣做,拿地、開發、建房、運營。但現在看來這個發展思路并未得到認同。第一,國家不支持,國家發改委、住建部連續發了四五個文件通知,嚴令禁止特色小鎮房地產化。第二,市場不支持這種發展模式,目前,在特色小鎮里蓋房子幾乎沒有市場空間。
特色小鎮在中國目前的政策市場環境下,如果想要生存,第一,要有自我的產業,沒有產業不能稱之為特色小鎮。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的核心,包括安仁古鎮,它的特色產業是文旅產業。第二,要突出特色,有文化,有內涵,有產業,這才有競爭力。第三,特色小鎮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特,不搞攤大餅式的開發。
中國房地產報:城鄉融合之下的鄉村振興有一個重點就是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你怎樣看待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現狀?
喬潤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對于土地改革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推進。修改內容涉及首次對征地的公共利益進行明確界定,這就意味著征地成本大幅度提高,征收農民土地要有合理價格,價格與市場掛鉤;有規章制度批準執行。
另外,有重點突破的是農村集團經營性用地,新土地法取消了集體建設用地不能直接入市的限制,土地指標得以充分利用起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政策新導向鼓勵利用四荒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旅游業。最近三年來,政策是鼓勵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來發展旅游、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
第三,宅基地是土地利用的新空間,農村宅基地新規,可以使大量閑置的宅基地得以盤活。比如利用它們進行康養、民俗、田園綜合體等多種方式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