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物生態系統一樣,商業生態系統也是由眾多實體組成的一個大型的松散連接的網絡。就像生物生態系統里的物種一樣,企業以一種復雜的形式彼此相互作用,每一個企業的績效水平都取決于網絡整體的健康與績效狀況。因此,企業的績效受到內部能力,以及同這一生態系統中其它成員的互動關系的雙重影響。一個謀求長久生存的企業,首先應該謀求建立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體系。
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體系具備這樣的特征:
第一,在外來的沖擊面前,商業生態系統通常會保障它的企業具有更加強健的生命力。生態系統對于外界的沖擊通常能做出有效反應,雖然也能傷害到一些物種,但這些威脅絕大部分都可以被生態系統所吸收;
第二,商業生態體系中的各個成員,可以通過互動產生新生事物,這種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推動了系統的演化。商業生態體系是驅動這一創造性衍化過程的關鍵力量;
第三,商業生態系統中,各成員企業因為扮演截然不同的角色,所以對網絡穩定性及生產效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樣會使商業生態體系整體無一例外地衍化出這樣一種結構,那就是某些成員占據了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位置,而其它成員則沒有這種影響力,這些成員就是生態體系的核心物種與基石。
包括蘋果、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企業,這些處于生態體系中基石位置的企業,都占據著各自商業生態體系中心的位置,為更多的創新提供了基礎,它們調整生態體系成員之間的聯系,致力于增進整個體系的多樣性和生產效率。生態基石型的企業通常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生態體系成員可以賴以生存的平臺。同時,由于生態基石型企業對于整個生態體系的整體健康采取了有效行動,它們也確保了自身的生存與健康。它們所采取的戰略我們稱之為“生態基石戰略”。
無論是在PC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生態基石型戰略都要求企業與生態體系中的成員共享價值,這種價值共享的具體方式,通常嵌入到像Windows操作系統、安卓操作系統、英特爾芯片或淘寶電商的平臺上。所謂平臺,是指能幫助生態體系中的成員企業通過一系列的接口或界面解決問題的一整套方案,在軟件行業中這些通常被稱為API,盡管API在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表達,但它們都遵循了同樣的機理,也就是由平臺作為生態基石的功能載體,借助一套共同的界面,將相關的功能打包并提供給生態體系中的成員,這樣生態體系中的成員就可以以這些界面為工具構造他們自己的產品,并把這些界面看成是創造其價值的起點。
在軟件行業,像安卓操作系統或IOS操作系統,一方面為體系成員提供了利用潛能的路徑,另一方面又免去了軟件開發者對于硬件實際如何運行的擔心。在半導體行業中,像英特爾和ARM這些設計機構,向大量企業提供了設計能力,大大減輕了制造企業對于制造工藝上的投資負擔,英特爾和ARM為第三方合作者開放的設計資料庫,與軟件應用編程接口類似,借著它們所提供的設計技術資料,半導體設計者就能夠迅速開發出功能優良的集成電路。
這些生態基石型企業之所以這樣做,并不是出于利他的動因,事實上,這對于其自身而言也是一種有效的戰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基石戰略。生態基石戰略,是指在改善生態體系的整體生態狀況的過程中,使本企業取得可持續績效、避免坍塌的一種戰略。生態基石戰略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外部資源的管理,努力構建外部網絡結構,積極維持整個網絡的健康并從中受益。
生態基石型戰略關注的重點是,確保其生態體系實實在在的提高功效,并同生態體系中的其它成員一道共享這些好處。生態基石型企業需要為所在的體系提供關鍵的服務,以促進整個生態體系的健康,提升其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它們還通過對新技術的持續投資、研發和整合,為生態體系的其它成員提供創新的引領。它們還在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基礎設施上大力投資,以此鼓勵生態體系創造出更多的創新。
我們的研究結論表明:
第一,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劇烈外部環境變動,各類企業的生態體系存在坍塌的風險,而生態基石戰略是規避坍塌危機,走向重生的重要戰略。
第二,生態基石戰略是具有廣泛適應性的戰略,并不受企業所處的行業甚至規模的限制。
第三,生態基石戰略的本質是企業通過與外部環境建立更緊密可靠的聯結,來共同迎接生態變遷,抗擊坍塌風險。
作者微信公眾賬號:沈拓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