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開信里,加多寶指責廣藥“非理性”,“動用公權力已讓這起民事范疇內的商業糾紛越來越偏離正常的市場軌道”,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面對加多寶5月份鋪天蓋地的《傳人篇》廣告,為了揭露其謊言,不使公眾繼續受蒙蔽,廣藥不得不召開新聞發布會,以公證處公證的10份證據澄清真相;廣州國資委也不得不發聲維護王老吉這個屬于中華民族的品牌,顯然,無論是公證處還是國資委,此舉都是職責所在。
為了回擊加多寶在紅罐官司前夜挑動員工游行靜坐示威、鼓動種植戶簽名“支持”給司法施壓的非法之舉,為了還原商標案的真相,廣州檢察院作為陳鴻道行賄案的偵辦方,向公眾公開案件進程,也在情理之中。
出于職責、用事實說話,以上這些無可爭議。加多寶抬出“公權力”顯然是想挑起另一個更加尖銳的話題,掩蓋事實,蒙蔽消費者。
公開信中,加多寶從“尊重規則”、“尊重司法”、“尊重消費者”三方面展開,指出王老吉違背了三條原則,對此,網友也一一予以了反駁,加多寶所說的不應該是王老吉,而是自己。
17年前,加多寶廉價租用王老吉商標,獲得上百億利潤;為了達到長期占便宜的目的,加多寶利欲熏心,不惜以賄賂手段取得不法合同;行賄事件案發,加多寶老板陳鴻道潛逃;廣藥合法收回王老吉商標,加多寶急了眼,“雙面王老吉”、“雙層王老吉”接連上陣,《改名篇》《銷量篇》《傳人篇》廣告一個接一個,更重要的是篇篇涉嫌虛假,對消費者一騙再騙。同時加多寶還指使經銷商和員工在商超撕毀王老吉廣告、捏扁王老吉涼茶、砍傷王老吉員工,接連上演暴力事件……
就是這樣一個在工商局注冊性質為英資企業的加多寶,在享受了中國的政策和稅收優惠,賺了中國人上百億人民幣之后,竟然還在網絡扮“民企”、扮弱小博同情,一再地樹立國企與民企的對立,挑撥離間。
“是誰主導了‘這場持續很久的涼茶之爭’?是誰的潛逃老板通過賄賂手段取得不法商標合同?是誰動用了網絡‘千軍萬馬’和相關媒體、專家詆毀廣藥王老吉?是誰上演悲情向公眾訴說自己是民企?是誰動用暴力刀砍王老吉大健康員工致毀容?是誰在雅安地震前夜在四川搞送一罐加多寶索要消費者簽名所謂支持自己的行為?是誰在雅安地震后僅僅捐贈了價值不到16萬元的涼茶和礦泉水,之后搞了一場所謂的‘一億元’捐贈儀式而錢不見蹤影?是誰還在紅罐官司沒有開庭之前就搞一批所謂的國內法律專家、學者給自己寫‘支持’的簽名文書?……”
面對公開信里的一系列質問背后的一個個事實,我們不難看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是在眾多的顛倒黑白之下,真相仍然會浮出水面。加多寶真的該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怎么回答,以后又該怎么做事了。
加多寶說,“擁有偉大的對手,賽場才不寂寞”。但對于廣藥來講,擁有如此“強大”但并不偉大的對手又是何其不幸呢。有這樣一個對手存在,涼茶行業的競爭亂局便難以結束。
或許一切還要等加多寶老板陳鴻道歸案,那時才能還王老吉一個公道,還涼茶行業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