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的困惑
所謂龍頭企業是指在某個行業中,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具有很深的影響、號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導作用,并對該地區、該行業或者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他們的
企業文化
不僅事關自身,更事關整個行業的發展。
我們近兩年在服務一系列國內知名龍頭企業后,發現他們文化提升的根本驅動因素在于一個詞:變化。即在變化的環境下,企業該如何調整以適應變化。
比如,中國聯通作為三大運營商之一,其在2008年與網通合并成新聯通,歷經三年多整合,業務與管理層面的整合逐步完成,跨文化融合問題將成為“十二五”期間企業的重大挑戰。中移動和中電信亦是如此。
中鐵物資作為中國鐵路物資供應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鐵路工程
物流
服務商和全國第二大鐵路物資供應商,在向全球最具實力的工程物流系統服務商和鐵路物資集成供應商邁進的過程中,如何利用文化化解分散性布局的矛盾,提升“一個中鐵物資”的大文化力,事關其戰略目標的高效推進,也將為其他
物流企業
提供示范作用。
伊利作為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今天,消費者信心不斷被沖擊,其作為龍頭企業需要強化什么樣的文化來引領行業風氣,同樣事關整個行業的發展。
騰訊互聯網龍頭,經歷過3Q大戰之后,開始對戰略進行新的調整,也開始對文化進入更深的思考,為了推進其開放共贏的戰略,就需要騰訊更加強調用戶價值,開展以客戶為核心企業文化建設。
德力西
制造業
龍頭,如何在變化的環境下最大化每名員工的價值,就需要鍛造能夠激發員工潛能的文化……
我們通過對這些知名龍頭企業提供企業文化咨詢服務時發現,這些企業以前都具有非常好的企業文化沉淀,但以往的文化在新的環境下、新的戰略目標面前、面臨新的競爭對手的挑戰,它已經不再適用,面向未來的企業文化建設就迫在眉睫。
變化環境提出的要求
說到企業文化與變化之間的淵源,可以直接追溯到企業文化理論的誕生。換言之,企業文化理論的產生也是環境變化下驅動的。早在本世紀60年代,由于世界企業發展呈現出如下三個特征:一是企業經營發展出現國際化浪潮;二是跨國公司組織形式愈來愈復雜;三是日本企業蓬勃發展。
這三個特征,在70年代表現尤為突出。于是進入80年代后,企業界驟然勃發出對企業文化研究和實踐的興趣。首先興起于美國,爾后傳至日本,繼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傳播,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