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
不是目的,它只是個融資手段,尋求企業發展才是真正的目的。最適合上市的時間就是使投資者認為公司業績在預期中會有良好增長,而并非業績已經達到高峰的時候。
理清一個思路
為什么要上市?上市后能為企業帶來什么?每一位爭取上市的企業“一把手”必須清楚。
不過,很多企業家一開始對上市也不熟悉,心存抵觸。陳澤民創業辦三全湯圓時50多歲了。老頭子原來對上市極為反對,因為三全不缺資金,產品又好。但是,誰料想,半路殺出一匹黑馬來。比他年紀小一半的小伙子李偉,殺進速凍食品行業,在三全同一條街的斜對面建起了思念食品,跟著三全干。2006年8月18日,思念食品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掛牌上市,募集資金超過6億元人民幣。這下三全急了,上市的步伐被逼出來了。總算落后的不算太遠,2008年2月20日,在思念上市一年半之后,三全終于上市了,募集資金5億元,陳澤民及其家族所控制的股份,價值接近40億元。三全的資本短板被補上了。
不管上市前的思想斗爭是如何地激烈,不管上市的初衷是什么,企業家都必須明白:企業上市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需要相當的毅力和耐心,企業上市之后,就成為一家“公眾公司”-千百萬雙眼睛在盯著你,千百條規則在管著你,千百次“機會”在誘惑你,不能有半點閃失。上市不是目的,它只是個融資手段,尋求企業發展才是真正的目的。上市也不是花架子,不是“形象工程”,通過上市的歷練,使企業治理結構更規范、更實用,更科學化、國際化、人性化,更快地與國際接軌,在更高層面上吸引投資者、合作者、創業者,實現企業家追求的抱負與價值,實現企業穩健、持續的騰飛,這才是企業上市的真正目的。
選妥一個上市地點
比較適合中國企業上市的境外
創業板
市場有:香港創業板市場、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英國倫敦交易所AIM市場和新加坡交易所凱利板等。
選擇境內還是境外,如果選擇境外的話,該選擇哪一個?準備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應當對境外主要證交所的不同特點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包括:不同證交所的上市規則、取費標準、年費標準、再融資要求、所在國家與地區的法律、財務、稅收制度、經濟社會特點等。
關于上市地的選擇,要綜合很多方面考慮。選擇上市地的核心并不是選擇交易所,而是選擇企業自己的股東和市場,這樣才能使產業發展與
資本市場
發展相得益彰。企業選擇在國內上市還是在境外上市,一般應考慮以下因素:
1、是否符合該交易所的上市條件。上市規則太專業了,建議咨詢投行或律師。
2、上市費用的差別。一般來講,國內上市的費用低于國外,但費用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
3、不同市場的交投狀況、市場容量、資金充沛程度。
4、公司產品市場或客戶的地域分布。對任何要上市的公司而言,其最自然的投資者群體應當是其產品的消費者,他們最知道公司的投資價值,消費者所在地也是一個公司上市的理想所在地。
5、不同上市地的行業認同度。以
房地產
行業為例,上市并非地產公司的最佳融資模式,房地產開發商從來不是海外股票市場的寵兒,尤其在美國。除了香港之外,中國
房地產企業
在海外幾乎未實現過成功上市。
6、擬上市地投資者對中國及中國企業的認同度。
7、上市后的合規成本。這要看兩個方面,一是上市地法律的寬嚴程度,一是上市后為了合規所需聘請的中介機構的費用。
穩住一支隊伍
企業到創業板上市,發行人最近兩三年內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能發生重大變化。否則,將不符合創業板及中小板發行上市條件。
例如,有一家企業,發行人報告期內管理層重要成員發生變化,發行人核心技術的創始研發人被免去總裁職務,財務負責人也發生變化,發行人在報告期內還發生了多人次的董事、副總裁變動情況。作為技術主導型企業,上市前發生管理層主要成員變化對發行人未來的經營活動、技術研發及發展戰略的實施存在重大影響,而申報材料未反映該等管理層變化后對發行人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進而致使公司經營存在重大變化的風險。所以,發審委否決了該公司的發行上市申請。因此,企業上市,要穩住一支隊伍。
等待一個好時機
市場狀況是決定上市時間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有預見、有膽識、有準備,抓住市場機會。最適合上市的時間就是使投資者認為公司業績在預期中會有良好增長,而并非業績已經達到高峰的時候。
做太陽能的企業不少,有很多企業都比無錫尚德早。中國最早的太陽能企業桑普、開創中國太陽真空集熱管產業化的清華陽光、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皇明太陽能等等。但是,他們都沒能上市。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力諾太陽也只是借殼而已,畢竟不是堂堂正正地直接上市。無錫尚德成立僅僅四年,卻成為“中國太陽能第一股”。“中國太陽能第一股”為什么會是無錫尚德而不是其他企業呢?
首先,按施正榮的話說是“我們在一個合適的時機介入了一個好行業。”。在尚德成立之時,太陽能行業開始進入一個逐步爆發的賣方市場。
其次,尚德處于價值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位置,又是國內的龍頭企業。太陽能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是上游晶體硅加工和硅電池的生產,在中國,尚德執其牛耳。尚德的快速擴張使其很快躍居國內同類型的企業前列。
再次,尚德對上市時機的把握比較到位。2005年初《京都議定書》的簽訂,使得全球太陽能股票價格平均上漲了一倍。在這樣一個長期高速增長的行業背景下,境外資本對太陽能行業興趣甚高。
所以說,企業上市,時機很重要。時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我們要有耐心,等待一個好的上市時機。不過有的時候,實在等不及,只好逆境上市的例子也不少。新浪當年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