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愿意為零起步的創業者承擔風險的風投機構比起來,愿意向初期的創業者伸出援手的個人投資者,則被籠罩上一層親和的天使光環。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天使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劉曼紅告訴記者,自由投資者或非正式 風險投資 機構對原創項目構思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的一次性前期投資叫做天使投資,它是風險投資的一種形式。“很多天使投資人本身是企業家,他們了解創業者面對的難處,所以天使投資人是起步公司的最佳融資對象,他們不但可以帶來資金,同時也帶來關系網絡。除此以外,天使投資人還可能是鄰居、家庭成員、朋友或任何愿意投資公司的人士。”劉曼紅表示,創業者接洽天使投資人的渠道非常多,“可以告訴身邊的朋友正在尋找天使投資,此外加入商業組織、貿易機構以擴大聯系網絡或者與專門為企業尋找天使投資人的聯絡公司進行接洽,也可以有機會與天使投資人接近。”
萬學海文總裁張銳告訴記者,2006年底,他們完成了團隊組建和考研產品研發工作,準備大干一場,在行內朋友的介紹下幸運地得到了一筆數目不菲的天使投資。張銳表示:“目前國內很多基金都在四處找項目,對于創業者而言,環境是非常有利的。創業者要做的就是扎實地將項目做好,能夠在產品技術上挖掘出高于同行的差異化優勢,這樣不是你找基金,而是基金找你。”張銳表示,目前國內有很多專門為風投基金挑選企業的咨詢機構,多與他們接洽,也是接近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的好途徑。
■風險投資零基礎創業難獲風投
風投青睞什么樣的創業者?聯想投資有限公司相關人士陳瑞向記者透露了風投挑選投資對象的三大必要條件。“首先,創業者一定要具備企業家潛質,具有很強的創業精神、能吃苦、有遠大抱負;其次,為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這是合作的前提;再次,最好具備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
雖然風險投資很誘人,但記者了解到,對于一個沒有經驗和業績的“零起點”公司,獲得風險投資的可能性很小。陳瑞表示,在互聯網發展初期,有些創業者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成功融資,“那是因為大家面臨的都是一個全新領域,只要創業者看起來很聰明,有創意,就有可能獲得風投,但這種情況現在已不復存在。把錢投到一個看不到任何技術和行業地位的新公司身上,對于投資機構而言,是風險最大的。所以,如果不是某行業內的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士,可以靠經歷打動VC的話,一般初出茅廬的創業者想在起步階段獲得風投的概率非常低。”
陳瑞建議創業者應該先通過努力把業務做到起步的規模,再去找風投。
■銀行以創業為名貸款無門
記者采訪了幾位有創業意向的年輕人,想通過什么渠道獲得創業資金時,得到的第一個答案都是“向銀行貸款”。銀行的錢真的如同大家所想象的那般好“借”嗎?
記者致電國內十多家銀行的個人貸款部,表示想通過抵押個人房屋的方式獲得小額的貸款用于個人創業和自主經營,但都遭到拒絕。部分銀行表示,除非是擁有一家已經成功運營的公司或企業,記者可以申請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某國有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一般銀行的貸款只能用于購買房屋、汽車、子女教育、醫療等消費用途,而個人創業并不在貸款指定用途內,所以不予審批。
國內銀行不放貸,外資銀行的情況又如何呢?記者了解到,渣打銀行近期新推出“現貸派”業務,只要稅前工資達到3000元,由銀行代發到卡里,信用記錄良好的個人可以通過該業務申請約為月工資10倍的貸款,而且無須任何抵押。然而,該銀行某理財顧問楊先生告訴記者,這種聽起來很美的小額貸款業務,同樣只針對個人消費用途。“在放貸后,銀行會不定期抽查使用情況。”花旗銀行理財顧問陸先生同樣表示該銀行不接受創業貸款的業務。
■個人積蓄攢小錢 掙大錢
3G門戶網CEO鄧裕強告訴記者,當年創業的第一筆本金是他早年在電信、移動任職時逐漸積累的。“那時候創辦一個無線wap網站需要200萬人民幣,主要用來購買網站的服務器,升級帶寬,以及辦公地點租用及公司設備和人員開支。”該網站從2004年3月上線,經過4年的發展,成為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領先者,并通過快速增長的無線廣告,在2008年第一季度成為國內該行業首家盈利的企業。
同樣,創立于2001年的學大教育,創辦初期的資金來源也主要依靠3個創始人工作幾年的個人積蓄。“當時投入的資金比較少,大概10萬元左右。”學大教育高級副總裁金鑫告訴記者。金鑫表示,他不建議創業者在借債的情況下創業,“如果資金壓力太大,往往會影響他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