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風險,監管是一個大家關心的話題,馮鵬程教程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更多內容請登錄證券時報網財苑社區http://cy.stcn.com)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這是他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事實上,自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金融領域最為熱門的詞匯,余額寶、理財通、微信紅包、嘀嘀打車、P2P貸款……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衍生創新讓人目不暇接。但是,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發展、監管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所以,要適度監管,處理好鼓勵支持與適度監管的關系,不能以監管為名扼制金融創新,對互聯網金融應該“支持”,不要用銀行的辦法管死。
與此同時,有券商發布報告稱,目前銀行業資產質量壓力不減,不良貸款率依然持續上升,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使得銀行業中期基本面堪憂。商業銀行又如何與“寶寶”軍團相抗衡呢?對此,馮鵬程教程認為,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傳統商業銀行若要鞏固自身地位以在新的競爭格局中保持獨斷地位,須制定出一系列政策。首先,改變經營理念,(更多內容請登錄證券時報網財苑社區http://cy.stcn.com)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轉變。其次,要從經營方式上謀變,深度拓展服務渠道,實現物理營銷渠道和互聯網虛擬營銷渠道的有機結合。再次,要從業務體系上謀變,在互聯網上聚集各類商業品種的“金融超市”,以此來提供金融服務。最后,要從戰略導向上謀變,實現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有益合作,而非惡性競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