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店,聽完“歡迎光臨!”,客人直入主題,看車,很快就有服務人員細聲慢語地說:“先生,我們這里有果汁、鐵觀音和綠茶,您需要什么?”。
銷售
顧問極其專業地給我們介紹每款車的特性,當我們落坐,看到茶幾上一塵不染,煙灰缸里潔凈如新。我又注意到這樣的細節,我們鄰桌的兩位客人起身又一次去看樣車,有一服務人員迅速走過來,將客人的茶幾擦拭干凈,將煙灰倒掉擦拭完放置原位。讓人明顯地感覺到,這里的服務人員分工很明確,受過專業的學習
,顧客在這里能體會到“上帝”的待遇,服務與被服務的融洽關系,“謝謝”也是我回得最多的一句話。客人的每一個舉動,細小的需求,都在服務人員的“監控”之下,快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這次光顧,在她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真誠與感謝。
后面我們來到第二家店,受到同樣的禮遇“歡迎光臨!”后,除了銷售顧問領著我們看車以外,再沒有其他服務人員的出現,當我們落坐,看見茶幾上落著煙灰,玻璃臺面上有幾滴水,讓人不敢將攜帶的材料放到上面,煙灰缸里不僅有煙蒂還有衛生紙團,當我們向銷售顧問討水喝時,銷售顧問才慌忙地急促而去,朋友和銷售顧問再一次去看車,我端著杯子去續水,問前臺服務人員哪里能接水時,服務人員用手一指,按常理,服務人員應接過我的杯子,請我入坐,他們去為我加水并熱情地端過來,隨后附上一句:“先生,您有什么需要,請您呼喚我們!”。但是我沒等到這樣的情形,卻看到有幾位沒事的服務人員,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全然不顧周圍在發生什么,根本沒有團隊意識或者我只能理解為這家4S店的工作分得不夠細。可是糟糕的還在后面,我朋友因為這里的折扣較低有點贈品,我們第二天又一次來到第二家4S店準備付定金,當我們又坐到了昨天的座位上,看到的是茶幾上依然是昨天的樣子,煙灰缸里能看到客人們昨天扔的煙蒂,見此,我們心生動搖,萬一未來車有點小毛小病啥得,她們的售后也會如此拖沓吧。門店的細節都做得如此地步,其它的服務更是令人懷疑。第一家店雖然折扣少點,得多掏一千多元錢,但卻讓人有踏實感,從細小的服務中,讓人看到了好
企業管理
的嚴謹周到,無形中人們給人一種歸屬感,這不是價格取信,是服務信任,是細節取勝,最后我們毅然離開了,在第一家4S店下了單。
買車經過我為大家講到這里,但是由此事件所引發的我對門店細節的關注與思考卻是長久的,我現在與大家分享一下。目前,許多商超、銷品茂等購物場所都在門店裝修上下了大功夫,也很重視對高檔品牌的引進力度,使得購物場所檔次不斷提升。但當顧客真正走入門店后,卻發現其在許多細節上遠遠沒有看起來那樣好。我暫且將這些門店細節的不足歸為二類,一是硬件上的,如:指示標識不清、休息區難尋、WiFi普及有限、衛生間服務缺失、高峰時期停車難、未設育嬰室等問題。二是軟件上的,如:廣播提示成雞肋、員工的不當言行、服務制度上的缺失等問題。大家也都明白,其實許多細節只需商家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改善,就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很大的便利,但細小的問題積累起來,會給商家帶來消極影響。
既然細節問題己經提出,那就是企業如何應對及有何解決之道了。細節決定成敗!這是至理名言,它告訴大家,尤其是三產服務業其本身就是由很多零碎的細節個案組成,我們如果認為這些無關成敗,微不足道,不去重視它,不去從根本上解決它,那我就告訴你,你的企業就一定會失敗!你的門店管理就一定是極端失敗的管理!它也必將給你重擊!讓你為此付上沉重的代價!
首先是——細節,無節不細。通俗點講就是沒有計劃的工作,細節就無從談起。有人認為,今天的一切都變得太復雜了,沒有一個人能細致地解決工作中所有的問題。他們覺得對付工作的最好辦法就是埋頭苦干。因此,他們很少花時間對所做的工作進行思考,也很少總結過去的成敗和得失,更沒有去考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而是一門心思地做手頭的工作。他們生怕坐下來思考會耽誤工作進度,耽誤了眼前的利益。不可否認,這種人也想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卻因為缺乏周密的計劃而只能把事情匆匆忙忙地做完,對于細節的追求只能是有心無力。而作為企業的領導層,你們是否也沒有意識,事先對細節地計劃性。如果在工作中,每個員工都能提前做好準備,提前做好計劃,面對各種各樣的細節問題才會不慌不亂;只有進行周密的計劃,你才能很明確自己該做什么工作,應該怎樣去做。如果計劃不能把每一個細節都進行量化,計劃就不可能達到目的。細節始于計劃,計劃同時也是一種細節,是最重要的細節。在你制定計劃時,應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出深入細致的規劃,保證每個環節都有一個目標,都有辦法可依,保證整個計劃是可以反復檢驗的。每一個流程、動作,都要進行量化,都要從細節去分析。計劃做得越周密,細節就做得越到位,這個工作做好了,對個人,對企業都大有裨益。記得有一次我在門店管理中,與太平鳥風尚男裝廳的員工交談時,發現她們在應對顧客比較刁鉆的問題時,總能對答如流。究其原因,公司己事先計劃,下發了一本導購手冊,對各種顧客的極品問題都做出了情景對話,而且要求每一位員工都要了然于胸,靈活運用。可見,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你把工作的細節不斷地量化。過去,人們的觀念是“別老坐在這里了,趕快去干活吧!”,而現在人們更應提倡“別忙著干活,先坐下來想一想”。我們作為管理者,這點細節做到了嗎?
工作有計劃,細節就要有制度化和全面化。它有下面幾個要點:1、企業的細節必須形成制度化,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落實到結尾,用制度管人。2、高管層:整理和明確各工作崗位的工作要點。3、管理層:制定和貫徹系統而細化的規則。4、職員層:設計和掌握基礎管理工具。公司上下通力合作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大家也許想像不到正是由于最基礎的一層,職員層沒有注意細節,那么上面幾層所做得工作和計劃都是徒勞的!上面我講的一個陪朋友買車的事,我想像的出,基層掌握執行就存在問題了,難道第二家4S店就沒有工作流程,就沒有領導向員工強調過待客之道嗎?
下面我再說一個我在某知名大賣場的購物經歷:某賣場憑借實力強、地段好、面積大、品種全等優勢,迅速成為本市人們的新寵。可是,也許因為期望值過高,或者本人眼光有點挑剔,光顧了幾次都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我認為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對員工管理上的細節。首先,精神狀態低迷,服務態度冷淡。不敢奢望每個員工都把顧客當上帝,也不喜歡那種過于熱情、妨礙顧客自由挑選的商品推介。可要找個面帶微笑哪怕是職業性微笑的員工,還真不容易,多數MM都是冷感十足。這么大的企業,員工就沒有崗前學習
嗎?還是老板覺得外企的“八顆牙”的微笑不符合中國國情?其次,是員工防盜意識過強,不顧顧客感受。有次付款后,收銀員還把脖子從柜臺里伸出老長,警惕地“探測”我的手推車里是否有打算拐帶走的東西。防盜很重要,可是不一定要用這么笨的辦法吧。難道收銀員還多領一份保安的工資?有時一個眼神也可以殺死人個!請別低估了消費者的情感需要,不要有欺客的心理,光有好的硬件是不夠的,提高員工服務細節,優化軟環境,才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