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服務過的一家內衣配件廠,該廠總共只有35人,有明確的組織架構,雖各崗位的人員配置不算完善,但對于只有35人的企業來說,崗位人員配置相對來講屬于完善,由于崗位人員的配置相對完善,導致管理成本加制造費用幾乎等于
銷售
額。中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層人員的普片素質不高,難以達到該崗位的工作要求,造成內耗嚴重,雖然人員配置相對完善,但效率不高,在工作的異常處理也不及時等。所以該企業一直處于微利潤至虧損狀態。該類型企業,雖然生產的產品為必需品,但受到世界經濟影響,以及國內勞動成本急劇增加,國外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柬埔寨、越南等國的勞動成本相對中國而言較低,導致該產品的生產大部分外發到這類型的國家進行生產。
筆者服務過的另外一家做塑膠模的企業,全廠員工共計也是三十多人,但該企業的管理人員除了老板以外,做管理工作的人員就只有4個,其中兩個為銷售跟單。這兩名銷售跟單在企業內的實際工作,除了跟單以外,還兼顧產品的質量,原材料的采購等方面的工作,幾乎為全能型人才。在這種人員配置的情況下,管理層人員的高效工作效率,急劇減小了管理成本,使得銷售額遠遠大于管理成本加制造費用,該企業一直處于盈利狀態。
對比以上兩種不同運作模式的企業,以及面對世界經濟大環境的調整,中國中小微型企業必須通過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減少內耗,開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高端產品,才能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