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是長久以來積累在每個下級的潛意識層面里的,在那個層面的根深蒂固的角落里,在龐大的16兆細胞的大腦皮層里,或許在某時某刻因為某種原因,會突然跳出來的一句這樣的肺腑之言,但日常間的瑣碎之事,常疲于應付,已經讓你無法這樣清楚認知。但我不禁要提醒各位管理者以及有上級的下級們,我們是否應該常懷此心地去問問自己,如果沒有你的上級,在組織中,你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古人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老板不存在了,組織目標沒有了,那么作為下面的分支的“我”還會有嗎?
這自然會讓我們聯想到,與上級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后,我們可以得到哪些預想的收獲呢?首先我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上級支持你,為你開綠燈,提供資源和便捷條件,工作起來自然也會相對得心應手。其次你的工作環境、氛圍就會變得輕松愉快。你成就未來所必需的加薪、晉級和事業,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最后,與上級通暢的溝通,也會使上級更了解你的觀點和看法,從而可以幫助你對所在的組織作出重大貢獻。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調研結果,企業的高、中、基三個層級里,對于人際協調力要求最高的是企業中高層。作為一個中高層管理者,他會承受來自上、下、左右的三重內部壓力,不同方向因為需求、角度、職責、心態各異,造成了內部溝通上客觀的難度。
如果把一個企業比做一個人,高層管理者就是大腦,要思考企業的方向和戰略;中層就是脊梁,要去協助大腦傳達和執行命令到四肢——基層。可以說,中層就是老板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腦的“脊梁”。在一個企業里,中層管理團隊承擔著“腰”的功能,承上管下,領悟和執行高層政策,收集、處理,反饋區域市場的基層信息。市場的業績好壞、市場開發及推廣、終端運營及管理等,無不系于中層經理一身。那些沒做好的企業,往往就死在糟糕的中層團隊上。中層團隊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每一個企業的領導層都必須重視的問題。
不同于對普通員工的溝通水準要求,中層管理者需要更精進的溝通能力,不但要會說,還要說中要害,打動聽者的心。著名中層管理專家李繪芳老師認為中層管理者的溝通,講究的是邏輯的力量,講究的是對聽眾入木三分的前提分析,講究的是對溝通過程的全面把握和無形主導。
當你發覺與下屬的關系逐漸疏離的時候,不要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也不要期望他們主動打破隔閡,因為你是“一家之主”,唯有你才能負起帶動的作用。與有問題的下屬在溝通與相處方面都會有困難,但你既然身為老板或主管,便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嘗試了解他們的性格,并以一視同仁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強調一點,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切不可奢望能在一天兩天內能改變他們的行為。
一般人的麻煩和苦處通常不是一次的商量就可以解決的那么簡單,尤其是內心深處問題的協調更是如此。碰到此類情況,上司要以同情的心態,不厭其煩地聆聽部屬傾吐,并且還可以提出自己類似的體驗、實例等告訴他,不是只有他,誰都有這種情況發生。
著名中層管理專家李繪芳老師認為因此中層不僅要上傳下達,還要左右溝通協調。因此作為中層務須明白:哪些事情是我必須要做的,哪些事情則不是我應該做的;我是對誰匯報工作,誰又向我匯報;我支持輔助那些人,我又需要誰的支持輔助等。不明白這一點,中層就很會感到壓力如排山倒海一樣接踵而來。可以說,煎熬是中層成長的必經路徑,否則中層永遠成長不起來。
中堅主管是企業中連接戰略層和操作層的核心紐帶,是打造一流企業
執行力
的中堅力量,因此如何培養、管理這些中堅主管是企業關注的重點。李繪芳老師推出的中堅主管技能學習
課程,給我們提供了方法和路徑,讓企業在培養自己管理團隊上做到有的放矢。
對企業來說。如果沒有中層這個挺直的腰,領導者再英明偉岸、硬件再先進漂亮、基層員工的素質和執行力再強,企業仍然免不了磕磕絆絆,陷入種種不可預測的困境!恰恰就是這一點,是目前很多中國企業的缺陷和不足。李繪芳老師常常聽到高層經常訴苦:自己的決策中層不能領會,執行管理混亂,真是一將難求;基層也常常抱怨,部門主管老害自己被老總批評,將相無能,累死三軍啊!一家公司,要想“決勝未來”,就要“贏在中層”。而你,中層主管,就承擔著公司的希望和未來!
對個人來說。現在許多中層要太中庸,被高層和底下的員工夾在中間樂活,不求升職也不望加薪,滿足于目前的狀況,覺得這樣也挺好。因為他們愛面子,怕一旦升職不成再原地踏步的話就是件很丟人的事。是啊,做個中層就蠻不錯了,干嘛還要削尖了腦袋往高層鉆呢。
高處不勝寒啊!許多人就是這樣想得。但這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大家都還是希望自己口袋里多些銀子的,于是就見縫插針,總想升職,豈不知這種急功近利的心理使老板討厭,動不動就有人跟自己要錢,你說哪個老板樂意?其實說到底,中層活得怎樣,是老板的問題。你就算是個千里馬,老板不常識你,也沒用,你再有才華,也只能一輩子在一個小職位上坐著。所以跟老板一定要搞好關系,這里說的搞關系可不是要你送禮啊,摸清脾氣,對癥下藥,一切以公司利益為前,站在老板角度上想事情,看事情,準沒錯!
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其實處于一種相當尷尬的境地,上有老板下有員工。既要聽從上司的命令又不能得罪部下,如果你是中層管理者,你該怎么辦呢?如果你是中層管理者,對于公司中有些趾高氣揚的員工,你該以何種方式與其交流,或者你的上司是一位喜歡“朝令夕改”的人,你該怎么辦?作為一個合格的基層管理者,至少要做到30%的時間在管人,70%的時間在做事;中層管理者應當一半時間用于管人,一半時間用于做事;而高層管理者應當有80%的時間在管人,20%的時間在做事。
李繪芳認為“
企業管理
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溝通。不管到了什么時候,企業管理都離不開溝通。一個人的成功,20%靠專業知識,40%靠人際關系,另外40%需要觀察力的幫助,因此為了提升我們個人的競爭力,獲得成功,就必須不斷地運用有效的溝通方式和技巧,隨時有效地與“人"接觸溝通,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你事業成功。
溝通在企業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企業的整個運營中,溝通無處不在,而且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中,幾乎都有溝通不暢的原因在其中,提高組織和個人的溝通能力,也成為管理者的必修課,對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和經營計劃,提升企業的持久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溝通就是生產力".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每個人都意識到溝通是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