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擴散的如此迅速,讓新東方有點火燒眉毛的感覺了,連俞老師都要出來聲明是有人要做空新東方的股票,但問題是股票嗎?是新東方的公關有問題?還是新東方該終結個人品牌秀了?
個人品牌秀:
企業家的個人品牌與企業品牌綁在一起的后果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企業家利用自己的個人品牌來帶動企業品牌發展的企業為數不少,但要數做的比較成功的還要屬蒙牛。
蒙牛雖然靠老牛的個人品牌不斷作秀帶動了蒙牛的快速擴張,但三聚氰胺事件一出,不管是蒙牛的企業品牌還是老牛的個人品牌頓時名聲掃地,甚至譴責老牛個人的人數完全超出了譴責蒙牛品牌的。新東方雖然也屬于靠俞老師個人品牌不斷活躍來帶動新東方的品牌,但與老牛比還差一截,但此次俞老師急切的出來聲明是有人要空股票倒顯得欲蓋彌彰了。
利用個人品牌帶動企業品牌的發展本無可厚非,但博大精深的哲學早已闡明:人無完人,孰能無過!企業也一樣,企業家個人品牌更是企業和其產品的一種精神品牌信仰,甚至在企業家個人品牌傳播的時候已經深深的被綁在了其產品和服務之上。無論企業的產品、服務或者企業家的個人品牌出現一點滴的瑕疵或者負面消息,均會引起企業品牌和企業家個人品牌的損傷,引發品牌危機。
從新東方此次由俞老師出面進行危機公關的形式來看,還是想由俞老師的個人品牌來掩蓋或者鏟除新東方的企業品牌危機。用個人品牌魅力和股票的事情來轉移焦點,但品牌危機能就此終結嗎?
危機公關的錯位:
眾多的企業一直是以盈利為導向,公關一直受到忽視、輕視甚至蔑視。這樣的現實不僅存在于眾多的企業,連很多
上市
公司都不重視公關的作用,甚至會做出公關是只會花錢的論斷。但問題是公關行為不僅影響到日常公眾對企業的產品和企業品牌的選擇,一旦出現危機后其危機公關行為更是決定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
教育學習
行業的公關,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有些企業不做公關,有些企業呢遇到危機才公關,更有的是遇到危機也不公關,完全忽視了公關在品牌推廣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新東方作為知名的上市公司,其上市多年后的公關傳播依然維持在靠俞老師個人品牌來帶動企業品牌的基礎之上,完全沒有從企業品牌戰略的發展和企業家個人品牌發展的基礎上來衡量和制定其相關的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企業家個人品牌發展等相關公關策略。其公關的錯位就是在品牌危機出現后束手無策,只能繼續將俞老師推出來,用透支企業家的個人品牌來換取短暫的危機公關時間。
新東方危機公關的速度,說快還真慢。從危機的出現到48小時迅速擴散到3000余個網絡論壇,到如今網絡上依然存在眾多的負面消息。